熟食結網捕魚
伏羲氏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聖賢,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稱庖犧氏或宓犧氏。《三皇本紀》稱他“養犧牲以供庖廚”,是說他教給人民畜牧以供廚下的肉食。
《周易》又載庖犧氏“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唐代
史學家司馬貞把這兩個記載結合起來:“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是把教給人民結網打魚和馴養禽畜的功勞全歸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播種五穀
關於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古史多有記載,如《周易》說:“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遺記》說:“時有丹雀銜五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
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
白虎通》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課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書》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記載有“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和“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勞。
磨製石器
河姆渡的
磨製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約九十件。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石器,出土各種骨器七倍於石器,最常見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裝一根木棍,稱為耒。用耒耜耕作,稱為耜耕農業。
我國最早種稻
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亞洲稻和
非洲稻兩種。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學家認為起源於非洲西部的
奈及利亞,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
亞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長期以來學術界大多認為
印度是亞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發現過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遺存,20世紀70年代又發現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遺址。而我國河姆渡遺址和另一處浙江桐鄉
羅家角遺址出土的人工稻穀距今七千年左右。
198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
湖南澧縣彭頭山發現了更早的碳化稻殼遺蹟,距今年代為九千年至八千年。後來,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
道縣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是水稻的發源地。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應是亞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乾欄式的房子
河姆渡居民住在乾欄式房子裡。這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
浙江地區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於是蓋造
乾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
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梁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
乾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濕,下面還可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建築形式。
我國最早種粟
世界農學界幾乎都認為,粟的種植,是中國人的首創。我國和世界上發現的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於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年代為七千三百年左右。此後,
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也大量種植粟,半坡遺址發現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
日本農學家認為,大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
朝鮮,向西傳入
阿拉伯、
小亞細亞、
俄國等國家和地區。
彩陶燒制技術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經驗的婦女們製造的。她們選用粘性適度、泥質較細的泥土作陶土,並根據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雜質,或摻和適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調好後,搓成泥條用盤築法或分段銜接法作坯,小器物則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著是修飾陶坯,先用慢轉陶輪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濕粘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屬檔案。等陶坯半乾後,要用陶墊托著內壁,細心地進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與光潔度。
上彩之前要塗上一層白色或淺紅色的陶衣。繪彩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蘸上赤鐵礦粉或氧化錳粉,在器皿上繪出紅色或黑色的花紋來。最後放在窯中去燒成。由於當時的窯室封閉得還不夠嚴密,陶土中的氧化鐵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絕大部分呈紅色或紅褐色。因為燒制火候估計有1000℃左右,所以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高。
紡線織布製衣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已出現了原始紡織業。最早的織機遺存出土於河姆渡遺址。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織機。半坡原始遺址則出土了用以捻線的石制陶製紡輪。從半坡陶器底部發現的麻布印痕分析,當時最細的線紋直徑0.5毫米,已和今天的線差不多。
半坡居民使用原始的織機,織成麻布,製成衣服。
農業生產
在
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耜耕農業已占統治地位。這裡出土的
石耜多於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還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長的
鹿角鶴嘴鋤,至於各種質料製作的鐮刀,其總數超過了整地農具的數倍。耜用於翻地,鶴嘴鋤用於中耕,鐮刀用於收割,整套農具的出現,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技術的提高。當時農業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家畜飼養業和制陶等手工業都有賴於它的發展。
由於剩餘糧食的出現,制陶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豬的飼養也得到很大發展。
半坡氏族的豬,絕大部分是在幼小時宰殺掉的,因為那時人們的生活資料還比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宰殺的,則多為一二歲的成年母豬,且豬的數量也很大。豬的飼養,間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的相對發達。
黑白陶燒制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業中出現的兩個新品種,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顯著進步。這時的陶器,已用快轉陶車來製造。陶車由輪盤和輪軸組成。使用時,由一人轉動輪盤,使其急速旋轉,由另一人藉助陶輪轉動形成的離心力,配以雙手靈巧的動作,將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轉陶車制坯,數量多,質量也好。燒制技術也有提高。擴大了窯室,縮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窯箅箅孔的數量,使熱力分布更加均勻。這時採用了高溫下嚴密封窯技術,使陶土中的鐵元素得以還原,有的還在陶土中摻過炭,因此燒成的陶器多為黑色。白陶用高嶺土製造,製造時努力保持陶土的純潔,因而燒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現有重大的意義,它為以後瓷器的製作奠定了技術基礎。白陶上有的還有圖案花紋。
貧富分化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教材提到的10號墓隨葬品最多,數量居各墓之首,達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還有製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綠松石等質料的裝飾品。據鑑定,墓主人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此外,有兩組墓葬(可能為兩個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組7個墓,隨葬品比較豐富,最多的一個墓有77件,最少的一個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豬頭等;另一組4個墓,隨葬品很貧乏,總共只有17件,為陶器、紡輪、獐牙等。墓葬隨葬品懸殊之大,反映貧富分化已很顯著。
中國文明起源
以前,我們長期認為,階級社會是文明時代的開始,我國從夏朝進入文明時代。也有一種傳統意見認為,
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時代是應當從華夏族祖先黃帝開始的。近幾年,考古界和古史研究專家另有新創。著名考古學家
蘇秉琦提出了“古國──方國──帝國”的新學說體系。認為我國國家的形成發展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國”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文明是古國、古城“滿天星斗”式地遍布中華大地。著名的有紅山文化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冢,已經形成了古國規模,“紅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國階段”。“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國家已經產生”。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是另一類型,“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古城古國,已可以由良渚文化上溯到先良渚文化”。其他還可以舉出
山西陶寺的“古城古國”,以及
河南登封王城崗、
淮陽平糧台古城址等。
這些“古國”發展一步即是“方國”。時間大約距今四千年,史籍上“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夏有萬邦”,都是古時方國存在的紀實。蘇秉琦認為:“從‘古文化’‘古城’‘古國’的觀點,到‘古國’‘方國’‘帝國’的理論,是中國各區系由氏族到國家具有普遍意義的發展道路”(《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版)。
水井草棚復原
這是1973年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木構水井遺址復原想像圖。井口呈方形,邊長2米,井口為榫卯套接的木框,每邊豎以排樁為井壁;水井深約1.35米,外圍有一直徑約6米的柵欄和28根木柱,專家據此推斷,井上可能蓋有簡單的井亭。這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水井。
骨耜復原圖
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
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系用動物的肩胛骨加工製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耜長約二十厘米,肩臼處橫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淺的豎槽,淺槽下部兩側各鑿一孔,木柄豎貼著骨板淺槽安裝。圖上是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式樣,使用時手握耜柄,腳踏橫棍,推耜入土,進行翻地。這種骨耜比較銳利,適於開發南方的沼澤地帶。
箭頭魚叉魚鉤
骨器是以哺乳動物的骨骼為材料製成的器具。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我國的遠古居民就已經製造出骨器,與石器並用了。到了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了骨制的箭頭、魚叉和魚鉤等。半坡的骨制箭頭也叫鏃,是一種狩獵用的工具。1953年,半坡遺址出土的箭頭有三角形、圓柱形和柳葉形多種,總計三百多件。魚叉和魚鉤都比較尖銳,是半坡人捕魚的重要工具。這些骨製品的出土,標誌著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房屋復原圖
半坡遺址的房屋有圓形,也有方形,大多採用“半地穴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每間房屋的面積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部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成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著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半坡還有少量從地面建築起來的房屋。
紡輪
這是1955年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紡輪直徑6厘米,中間有一圓孔,是陶製品。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即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桿,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
特點
栽培穀物,聚族而居
居住環境
南北方居民房屋不同,兩者都是因為當時自然條件,特別是地理因素的影響才選擇不同的房屋.
前者處於浙江地區,浙江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所以建造乾欄式房屋有利於防潮,防水,防毒蛇侵襲.
後者主要是因為黃河流域乾旱,風沙大,氣候又比較寒冷,所以選擇這種可以抵風擋雨,又可以保暖的
半地穴式房屋。
遺址
1.仰韶文化。1921年首先發現於
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故名。這是
中原地區分布十分廣泛的一種新石器文化。現已發現的遺址達1000多處,其重點發掘有西安半坡、
臨潼姜寨、
寶雞北首嶺,河南
陝縣廟底溝、
洛陽王灣,
鄭州大河村、安陽後崗等,分為若干個不同類型。仰韶文化的地理分布,以
關中平原、
河東盆地和
豫西沿河谷地為中心,東至
豫東、
冀南,西及
隴西,北過河套,南達
鄂西北,影響所及的地區更為廣泛。據碳—14測定,距今約六七千年,前後延續達2000年之久。
2.河北。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和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據測定距今七千年以上,與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關係。黃河上游以洮河流域為中心地區,亦發現早於仰韶文化的大地灣文化遺址,受仰韶文化影響並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馬家窯文化,時代較仰韶文化稍晚。
遊牧文明比較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是中華民族古代的兩種不同文明,存在著互補性。
農耕文明起源於母系氏族繁榮期,是指以農耕生產為主的一切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農耕技術、石器、陶器生產,定居方式、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等方面內容)。
半坡聚落與河姆渡聚落均屬農耕文明階段。
“聚落”一詞與以往稱為“氏族”不同。“聚落”就是早期人類的定居地。“氏族”又稱“氏族公社”,是按血緣關係組成的比較固定的社會群體(集團)。聚落從地域意義上說,它應包含著很多氏族,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可能是由若干個氏族組成的一個大公社、一個大的聚落。
半坡聚落與河姆渡聚落有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性。
共性是:
①兩者都處於大致相同的發展階段,屬母系氏族階段;
②都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形態,兼有飼養、漁獵、採集等經濟活動;
③都會建築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④都會使用和製作磨製石器和陶器。
相異之處是:
①地理環境不同;
②建築房屋的特點不同;
③農作物不同;
④陶器製作的風格不同。
因此,我們常認為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乾旱地區農耕文明的特點,是黃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濕潤地區農耕文明的特點,是
長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