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基督教

厄瓜多基督教各派的統稱。厄瓜多總人口約1264.6萬(2000年),基督徒約1231.2萬,約占總人口97.36%。其中新教有宗派49個,約60.9萬人,獨立宗派有71個,約17.8萬人,聖公會有宗派1個,約2000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1040萬人,東正教有宗派1個,約2000人,新興宗派有3個,約33萬人。有3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9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4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新教教會有:印第安福音派聯會、宣道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四方福音會、浸信會聯會、神召會、神的教會(克利夫蘭)、宣聖會、美洲福音派聯合會、福音聖約教會、宣教士聯合教會等;新興教派教會有耶和華見證會摩門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厄瓜多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Ecuador
1532年,厄瓜多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天主教傳入。16世紀初,天主教傳教士把每80戶以上的美洲土著居民家庭集聚在一個地方,由一位神父或傳教士負責傳教。1533年,方濟各會開始傳教;1534年,建立基多傳教中心;1535年,開始從事文化教育事業。1541年,多明我會開始傳教。耶穌會士在亞馬遜河流域傳教。天主教會在基多和其他城市建立教堂和修道院。1586年,奧古斯丁會創辦厄瓜多第一所大學聖富爾亨西奧大學;1622年,耶穌會創辦聖戈雷格里奧·馬格諾皇家大學;其時還有教會創辦的聖托馬斯大學。方濟各會開辦圖書館,藏有大量圖書。17世紀末,基多擁有10多座大教堂、10所修道院、2所教會學校及其他一些小禮拜堂。1809年8月10日,厄瓜多宣布獨立。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和1860年的執政者都極力維護天主教會的利益及其制度。1862年,執政者與羅馬教宗簽訂條約,把一切教會完全劃歸天主教會管轄,一切出版物和進口書籍必須經過天主教會的監督和審查。1901年,自由黨人古鐵雷斯任總統,政教關係開始緊張;至1939年,政教關係有所緩和。1972年8月,陸軍司令吉列爾莫·拉臘發動政變後,國內政教關係復又緊張。1975年,在里奧班巴城舉行拉美天主教會議,政府當局曾以參與所謂“顛覆活動”為名逮捕各國參加大會的37名宗教人士,並驅逐出境。全國有3個大主教區、8個主教區、10個教區和960個堂區;有紅衣主教1人,主教26人;全國主教會議為教會最高權力機構。有7名代表出席1979年第三屆拉美主教會議。羅馬教廷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設有大使館。自1892年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後,新教開始發展。1931年,新教建立“安第斯之聲”電台;二戰後,新教發展更為迅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