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背景 1830年5月13日,厄瓜多正式獨立,獨立後的厄瓜多因政局動盪,導致政權更迭頻繁,從而使得國旗幾經變動,直到1900年10月31日,厄瓜多才正式通過法律形式確定了國旗圖案的最終樣式。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
發展歷程 1809年8月10日,
基多 城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革命,革命者們成立了基多自治政府委員會,革命者們在起義時,打起了白桿紅旗,旗面中央繪有叉形白色十字,這面旗幟是革命的象徵,也是厄瓜多獨立運動爆發後採用的第一面旗幟,該旗幟在1811年和1812年的起義時再度被革命者使用。
用於懸掛的豎版厄瓜多共和國國旗
1820年10月9日,
何塞·華金·德·奧爾梅多 等革命者在
瓜亞基爾 城發動起義,起義成功後,革命者們組成了執政委員會,並宣布成立瓜亞基爾自由省,瓜亞基爾自由省成立後,正式採用由奧爾梅多設計的藍、白、藍、白、藍五道平行寬條相連組成的藍白相間雙色旗,旗面中央的藍色寬條上繪有三顆白色五角星,五角星一說代表基多皇家檢審庭的三個行政區:
昆卡 、瓜亞基爾和基多,另一說代表瓜亞基爾、
波托維耶霍 、
馬查拉 三個城市。
1822年6月2日,在昆卡和基多加入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後,瓜亞基爾自由省正式修改了旗幟,新旗幟旗面為白色,占旗面四分之一的左上角為藍色,藍色中央繪有一顆白色五角星,這面旗幟只使用了很短的時間,同年7月31日,瓜亞基爾自由省被正式併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標誌著厄瓜多正式成為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其正式國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後世為了與1886年成立的
哥倫比亞共和國 相區別,稱之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組成部分。
1822年7月31日—1830年11月19日,厄瓜多使用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國旗。
1830年5月13日,厄瓜多脫離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為獨立的共和制國家,定國名為厄瓜多國,同年11月19日,厄瓜多開始使用在原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國旗的基礎上設計的新國旗,該國旗由自上而下的黃、藍、紅三色面積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旗面中央為厄瓜多國徽。
1835年,自由派總統
比森特·羅加富埃爾特 掌握了國家政權,定國名為厄瓜多共和國,同年8月10日,自由派政府對厄瓜多國旗的樣式進行了修訂,將原國旗中的國徽去掉,厄瓜多共和國國旗變成了由自上而下的黃、藍、紅三色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的三色旗。
1845年3月6日,自由派在瓜亞基爾發動了革命起義(又稱:1845年革命、三月革命),起義的革命者們宣布恢復藍、白雙色旗,該旗幟由從左到右的白、藍、白三個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組成,中間藍色旗面上有三顆白色的五角星,一顆星在上,兩顆星在下,象徵著共和國的三個行政區:昆卡、瓜亞基爾和基多;6月17日,保守派總統
胡安·何塞·弗洛雷斯 下台,原黃、藍、紅三色旗停止使用;11月6日,自由派在昆卡召開立憲大會,正式宣布採用三月革命起義時使用的藍、白雙色旗為厄瓜多共和國國旗,但將中間藍色旗面上的三顆星增加到了七顆星,七顆星代表共和國當時擁有的七個省。
首都基多的總統府卡隆德萊特宮上空飄揚的厄瓜多國旗
1860年9月26日,重新掌握政權的保守黨人
加夫列爾·加西亞·莫雷諾 頒布法令,宣布恢復黃、藍、紅三色旗,該旗幟為自上而下的黃、藍、紅三色橫長方形相連組成的三色旗,但政府對旗面的顏色分布比例進行了調整,規定黃色部分居上,占旗面的二分之一,藍色居中、紅色居下,藍色和紅色各占旗面的四分之一;法令沒有規定新版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長寬比例,由於與
哥倫比亞國旗 的圖案樣式基本相同,因此厄瓜多在一些國際外交場合使用長寬比為2∶1的國旗,以防同哥倫比亞國旗搞混(哥倫比亞國旗的長寬比為3∶2)。
1900年10月31日,國民大會在首都基多召開,會上正式通過法律形式確定了國旗的樣式,規定由自上而下的黃、藍、紅三色橫長方形相連組成的三色旗為厄瓜多共和國國旗,並在旗面中央添加了厄瓜多共和國國徽,顏色分布比例同1860年版的國旗相同;規定在沒有具體要求的情況下,國旗的長寬比為2∶1,11月7日,
埃洛伊·阿爾法羅 總統正式簽署了關於厄瓜多共和國國旗樣式的法令。
2009年11月16日,厄瓜多政府通過法令,正式將國旗的長寬比確定為3∶2,而此前的2∶1版本國旗在一些場合或是活動上依舊可以正常使用。
設計要素 旗幟圖案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為3∶2,旗面由黃、藍、紅三種顏色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黃色部分位於旗面的上半部分,占整個旗面的二分之一,藍色部分居中,紅色部分在最下方,藍色和紅色部分各占整個旗面的四分之一;旗面中央繪有厄瓜多共和國國徽圖案,國徽圖案為橢圓形,主體圖案正中豎立著積雪皚皚的
欽博拉索山 ,山峰的上空繪有人面太陽,太陽兩邊的
黃道帶 上自左向右分別繪有
牡羊座 、
金牛座 、
雙子座 和
巨蟹座 的天文符號,山前流淌的是通向海洋的
瓜亞斯河 ,河流兩岸是肥沃的綠色土地,河面上漂著一艘冒煙的與國旗相同顏色、飄揚著國旗的蒸汽遠洋輪船,船上立有一帶翅雙蛇杖;橢圓形兩側各有兩面厄瓜多國旗,左邊兩面國旗間繪有月桂樹枝,右邊兩面國旗間繪有棕櫚樹葉;國徽下端是長斧和束棒,上端是一隻展翅欲飛的安第斯神鷹。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尺寸和顏色分布
歷史上,厄瓜多是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國旗源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先驅
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 設計的三色旗(米蘭達三色旗),因此,厄瓜多與同屬於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組成部分的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兩國國旗在顏色和圖案上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顏色標準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顏色標準 象徵意義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中,黃色代表著金色的陽光、穀物、豐饒的物產和資源等,象徵著國家財富,藍色象徵著厄瓜多境內蔚藍的天空、廣袤的海洋和波瀾壯闊的河流(
亞馬孫河 ),紅色象徵著為自由和正義而戰的愛國者們的勇氣與鮮血;旗面上的厄瓜多共和國國徽是厄瓜多國家主權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揮舞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民眾
使用原則 法律法規 1900年,厄瓜多共和國政府頒布法令,將每年的9月2日定為國旗日。
1955年,厄瓜多共和國政府頒布法令,將每年的國旗日改為9月26日,並規定了全體厄瓜多人向國旗致敬的誓詞。
飄揚在城鎮上空的厄瓜多共和國國旗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在作為國旗使用的同時也作為厄瓜多武裝部隊整體及海軍和空軍的軍旗使用;當國旗因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等原因而被行政當局宣布無法使用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收回及保存,並等候處置。
使用場景 厄瓜多共和國境內的政府機關、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軍事基地、學校和廣場等公共場所需要全天懸掛厄瓜多國旗,厄瓜多的
海外領地 加拉帕戈斯群島 (厄瓜多官方名稱為:
科隆群島 )亦需要全天懸掛厄瓜多國旗,國家邊境地帶和駐外機構也需要懸掛厄瓜多國旗以表示領土主權。
國旗在全國哀悼日或國葬期間需要降半旗的,需要在特定場合降半旗並致以哀悼。
在一些特定的公共節日,如獨立日(即國慶日,8月10日)和國旗日(9月26日)等,公共和私人建築上也需要懸掛國旗。
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圖像可以用作厄瓜多共和國國家獎項榮譽的要素或紋章基礎,以及各種官方機構的旗幟、徽章及紋章標誌等。
閱兵式上,手持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士兵
文化特色 1936年,厄瓜多音樂家安赫爾·里瓦德內拉·佩雷斯(Ángel Rivadeneira Pérez,1906年—1997年)創作了愛國歌曲《對國旗的讚歌》。
厄瓜多國內的學生和軍警等公務人員必須能夠熟練的背誦向國旗致敬的誓詞;在舉行閱兵式、教育機構開學或畢業結業儀式等需要升旗的重要公共活動上,需要朗誦對國旗致敬的誓詞;在獨立日(即國慶日,8月10日)和國旗日(9月26日)等重要日期舉行需要進行升旗的大型公共活動時,公民也需要朗誦對國旗的致敬誓詞。在朗誦完對國旗的致敬誓詞後或是升旗儀式結束前,需要集體演唱《對國旗的讚歌》。
手持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的學生
2023年1月1日,厄瓜多開始擔任
聯合國安理會 非常任理事國;1月3日,國旗安放儀式在聯合國安理會廳外舉行,標誌著5國作為新當選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開始履行職責,厄瓜多常駐聯合國代表發表簡短講話,並將厄瓜多國旗安插到國旗座上。
被厄瓜多共和國官方機構宣布無法使用的厄瓜多共和國國旗每年都會在一個特定日期進行焚燒儀式,一般舉行焚燒儀式的日期為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在對無法使用的國旗進行焚燒儀式時,需要在焚燒前進行佇列表演,焚燒時應在裝有酒精的金屬容器中進行焚燒,同時演奏歌曲《對國旗的讚歌》,演奏結束後,會有專人發表演講,強調焚燒儀式的意義。焚燒儀式結束後,旗幟的灰燼會被存放在特製的盒子內,裝有旗幟灰燼的盒子會被送往海軍司令部駐地,由海軍艦艇對旗幟灰燼進行海葬。
相關旗幟 厄瓜多共和國的其他相關旗幟 總統旗(政府旗)
厄瓜多總統旗(政府旗)的顏色和樣式與厄瓜多共和國國旗相同,但旗幟形狀為正方形。
民間用旗(海上用旗)
厄瓜多的民用場合和商船用旗一般使用不帶厄瓜多共和國國徽的厄瓜多共和國國旗。
市政用旗
厄瓜多共和國境內的市政當局所使用的厄瓜多共和國國旗,根據法律規定,市政用旗的顏色和長寬比同國旗相同,旗面中央是排成圓圈的白色五角星,共24顆,代表著厄瓜多境內的24個省。
陸軍軍旗
厄瓜多陸軍所使用的軍旗,呈長方形,旗面底色為紅色,長寬比為4∶3,旗面中央是厄瓜多陸軍軍徽,軍徽呈盾形,左上部紅色區域分為八塊,按照順序,每塊依次是交叉步槍、交叉戰刀、交叉炮筒、城堡、交叉旗幟、帶劍玫瑰、螺旋槳翅膀和大炮圖案,右上部綠色區域為束棒、長斧和神鷹,下部底色為藍色、繪有白雪皚皚的欽博拉索山,上下部分間有國旗顏色的色帶相間隔,盾形上方為頭盔,頭盔上有紅色的冠狀羽毛,兩側為金黃色花卉,盾面下方白色綬帶上用紅字西班牙文寫有“厄瓜多陸軍”的字樣。
海軍艦首旗
厄瓜多海軍部隊的艦艇所使用的艦首旗,呈長方形,旗面底色為深藍色,長寬比為3∶2,旗面上方是白色禿鷹,禿鷹屹立在白色的船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