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即墨地瓜主要種植品種普薯32,表皮光滑,顏色純正,營養豐富,口感具有香、軟、粘、滑四大特點。富含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保護心臟及預防肺氣腫、糖尿病等功效。
營養價值
據農業部委託的檢驗機構檢驗,“即墨地瓜”澱粉含量15.8—18.6克/100克、膳食纖維2.4—2.53克/100克、
維生素C28.9—36.2毫克/100克、鈣27.0—45.5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即墨市受嶗山山脈與膠濰河谷盆地的影響,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形成了低山丘陵與平原窪地相結合的三大類地形:東部低山丘陵區:面積為626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35.2%。地面高程在海拔0-327米之間,區內山嶺、溝壑、階地、梯田層疊交錯,山前平地分布在河谷間和沿海一帶,丘陵梯田和山前平地,土層較厚,適宜大多數農作物生長;中部平原區:面積631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35.4%。地面高程在海拔50米以下,是東部低山丘陵區和西部低洼區的過渡地帶,地勢較為平坦,土壤耕層深厚,適宜大多數農作物生長;西部低洼區:面積523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29.4%。地面高程多在海拔20米以下,地勢平衍,土層深厚,素有“西北窪、糧油囤”之稱。
即墨土壤類型主要有棕壤、沙姜黑土、潮土和鹽土4個類型。即墨地瓜生產區域以棕壤、沙姜黑土和潮土為主,分別占耕地面積的60%、31.3%和8.3%。棕壤主要分布東部低山丘陵區,沙姜黑土分布西部平原窪地,潮土分布河流兩岸及入海處的濱海地帶。耕層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11.6克/千克,鹼解氮平均含量為74毫克/千克,有效磷平均含量22毫克/千克,速效鉀平均含量71毫克/千克,pH為6.2-7.0;土壤肥力較高,各種養分含量都比較豐富,團粒結構好,通氣性良好,土壤條件適宜地瓜生長。
水文條件
歷史常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95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3.37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1.579億立方米。地表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過境河道客水,即墨市境內共有河流50餘條,多為寬淺季節性河流,其中較大河流有14條,包括內河11條,界河和過境河3條,總長度331千米,流域面積1588平方千米,覆蓋全市89.2%區域。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東部低山丘嶺區地下水水量相對匱乏,西部沿三河(大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區域地下水以河水補給為主,儲量豐富。農田灌溉水水源充足,水質優良,能夠滿足生產灌溉需求。
氣候條件
即墨地瓜生產區域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黃海西岸,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加之海洋環境的影響,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少雨,氣溫回升慢,空氣乾燥,多旱;夏季濕熱多雨,但持續時間短,約集中全年60%的降水,災害性天氣較多;秋季溫和涼爽,降水漸少,蒸發強,常受旱災威脅;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長。常年平均氣溫12℃,年際變化在11℃-12.7℃之間;無霜期196天-234天,農耕期279天-29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63小時,東部少、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667.9毫米,東部為773毫米、西部為61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772毫米;年平均風速2.2米/秒,以西南風為主導風向;地溫變化趨勢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且均與降水量變化呈現一致性,水溫同季,對地瓜生長十分有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旱澇、大風、乾熱風、暴雨、冰雹、霜凍等。
歷史淵源
甘薯在即墨已有200多年種植歷史。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即墨市甘薯種植面積每年都穩定在近百萬畝,曾是即墨人民的“救命糧”、“饑荒糧”。特別是東部鄉鎮沿海多山、旱地面積大,適合抗乾旱、耐貧瘠的甘薯生長。當地民眾素有種植甘薯的傳統,生產經驗比較豐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小麥、玉米生產的發展,甘薯生產進入了低谷。
2006年,即墨市開始建設了特色甘薯生產繁育基地,引進新品種進行試驗、示範、推廣,免費給農民提供種植技術、配方施肥等服務,引導發展甘薯生產。
2007年,青島市老科協特色作物科普示範基地在研究所掛牌成立。
生產情況
2010年,即墨市各類甘薯種植面積5萬畝,年產甘薯12萬噸,其中深加工類8萬噸,年產天然色素、薯泥、薯棗、粉條等2萬噸,出口創匯2000餘萬元,成為全國特色甘薯種植面積最大、甘薯品種保有量最多的縣級市,輻射帶動日照、煙臺等地11萬戶農民發展甘薯種植24萬畝,幫助農民增收1.2億元。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即墨地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即墨地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青島市即墨市所轄
田橫鎮、金口鎮、鰲山衛街道、溫泉街道、龍泉街道、龍山街道、北安街道、大信鎮、藍村鎮、段泊嵐鎮、移風店鎮、靈山鎮總計12個鎮(街道)812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0°07′-121°23′,北緯36°18′-36°37′。
質量技術要求
1 地塊選擇
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工礦企業、公路、車站等交通要道,空氣、灌溉水、土壤沒有污染,產地應符合DB37-T2882-2016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的規定,產地農田空氣、農田土壤必須符合DB37/274.1-2000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規定,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理化性狀良好,土壤肥力較高,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應避免薯類作物連作。
2 茬口安排
即墨地瓜栽培茬口安排分春季、夏季兩個茬口,以春季露地栽培為主。
以氣溫穩定在15℃-16℃栽春地瓜為適期。五月上旬開始栽,夏瓜力爭越早越好,即5月中旬和6月下旬前分別結束春、夏地瓜栽植。
3 栽培技術指標
3.1 土壤物理性狀:土壤孔隙度50%以上,其中非毛管孔隙在20%以上,毛管空隙在30%以下;土壤耕層20厘米-30厘米,土壤容重1.1克/厘米-1.3克/厘米。
3.2 土壤化學性狀: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全氮含量0.07%以上,水解氮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速效磷20毫克/千克,速效鉀120毫克/千克,土壤pH值6.5-7.5。
3.3 溫度:地瓜生長溫度範圍為16℃-35℃,即墨常年無霜期為216天,全年可滿足地瓜230天的有效生長時間。
3.4 供肥指標:每生產1000千克薯塊,全株吸收純氮4.9千克,五氧化二磷1.34千克,氧化鉀11.5千克。營養診斷指標為葉片中含氮3.8%,含磷0.36%,含鉀4.1%。
3.5 病蟲害防治指標:按控制指標進行防治,做到預防為主。
4 品種選擇
選用通過國家或山東省登記的品種,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栽培品種,即墨市種植的地瓜主要品種為普薯32。
5 生產過程管理
5.1 育苗技術
5.1.1 育苗時間
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7℃-8℃開始育苗。
5.1.2 種薯精選與處理:
種薯選用脫毒的具有本品種特性,薯皮光滑、皮色鮮艷、薯塊均勻、大小適中、無病害和破傷的薯塊做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種10分鐘,防止種薯帶病。
5.1.3 苗床建立
苗床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無薯病的土壤和管理方便的地方,苗床類型根據生產規模、基礎條件選用回龍火炕、釀熱溫床和冬暖式溫室進行育苗。回龍火炕優點是保溫好、省燃料、管理省工、出苗早、出苗多而勻、受外界氣候影響小;釀熱物溫床覆蓋塑膠薄膜優點是做法簡單,苗壯。
5.1.4 苗床施肥
每平方米施有機肥5千克,硫酸銨50克,過磷酸鈣60克,硫酸鉀40克,以保證充足的養分。
5.1.5 苗床排種
春薯一般在栽插期前一個月育苗,即3月下旬到4月上旬,夏薯採用采苗圃育苗。每平方米床面排種20千克-25千克,根據薯塊大小進行分類,分別排薯,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種要上齊下不齊,使薯塊上面覆沙一致利於出苗均勻整齊,用斜排法,種薯頭尾相壓不超高三分之一,分清頭尾,切勿倒排。瓜種排好後,撒一層細土填充瓜種間隙,澆水至床上完全濕潤,上面再蓋3厘米-5厘米厚的細沙,然後噴水浸潤,最後蓋膜、草苫等覆蓋物。
5.1.6 苗床管理
從種薯上床至種薯薯苗發芽出土萌芽階段,主要任務為高溫催芽,主要管理措施是增溫保溫,床土溫度掌握在33℃-35℃,催芽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後床溫控制在30℃左右至出苗,出苗前一般不澆水,過乾時選在晴天近中午時適當噴水保濕;在齊苗到薯苗長成的長苗階段,主要目標是保證薯苗健壯生長,管理上以催為主,催控結合,床土溫度掌握在25℃-30℃,濕度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保持床土濕潤,除進行換氣、澆水外,要使薯苗充分接受陽光;采苗前的煉苗階段,薯苗生長到15厘米以上,采苗前2天-3天,停止澆水、升溫,降低苗床溫度,進行煉苗,保持床土溫度在20℃-25℃,揭去覆蓋物日曬夜晾;苗高達20厘米以上時,及時采苗。采苗後管理:采苗後繼續轉入以催為主,促使小苗快長,床溫迅速升到32℃,采苗當天不澆水,第二天澆一次大水,並隨水適量追施尿素等氮肥,按每平方米苗床一次追施尿素不超過20克為準,施肥後用清水淋洗葉面。
5.1.7 壯苗標準:
百株重500克以上,頂葉三葉齊平,葉片肥厚較大,葉色綠,莖粗節勻,株高20厘米左右,剪口漿液濃,莖上無氣生根,無病蟲害,苗齡30天-35天。
5.1.8 秧苗處理
採下的秧苗要在潮濕陰涼處存放,勿使烈日曝曬,栽種前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鐘,晾乾後栽插。
5.2 夏地瓜采苗圃育苗技術
育苗時間應在用苗前40天-50天進行。育苗採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小壟式,壟距50厘米-60厘米,株距15厘米;二是朝陽溝式,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這兩種方法,苗期多劃鋤,緩苗後打頂尖,促擴杈,麥收前半個月澆水追肥促伸蔓;三是畦式,每平方米可栽400株,栽後加強管理,按每1/15小時平方米建采苗圃66.7平方米進行育苗。
5.3 土地耕整
5.3.1 施足基肥,增施鉀肥。1/15小時平方米施入優質土雜肥2000千克以上,複合肥30千克-50千克,硫酸鉀20千克-25千克。有機肥耕前撒施,隨耕地混施土中,複合肥和鉀肥混合,於起壟時作包餡肥施入。
5.3.2 耕地作壟。甘薯田栽秧前進行深耕,深度25厘米-30厘米,起壟,做到壟直、壟面平、壟距勻、壟土實落、壟內無硬心、壟形高胖、壟溝深窄。春薯壟距70厘米-80厘米,壟高30厘米,株距23厘米-25厘米;夏薯壟距60厘米-70厘米,壟高25厘米,株距22厘米-24厘米。
3.3.3 黑膜覆蓋。蓋膜要做到拉緊、貼實、壓嚴,使膜邊與貼坡壓牢,不鼓泡。蓋膜後每隔3米-4米壓一道土帶,以防大風揭膜。
5.4 栽植技術
5.4.1 栽植時期:春薯栽插時間以氣溫穩定在15-16℃,5厘米-10厘米地溫穩定在17℃-18℃時為宜,即墨市以4月底至5月初為地瓜栽植始期,立夏前栽植完,覆膜地瓜可提早10天-15天;夏薯在搞好育苗的前提下,越早越好,寧早勿晚,力爭在夏至前栽插結束,保證夏薯全生育期積溫在2700℃以上。
5.4.2 栽秧方法:從頂端第一片展開葉算起,將第3節-5節栽入結薯的土層。秧苗外露2節-3節、3片-4片葉,其餘葉埋入窩內泥土中,栽深6厘米,深插斜栽,平推一把土,壓住基部。夏地瓜要栽育苗圃蔓子頭,帶葉深插,上露頂葉,以利成活和提高門瓜率。
5.4.3 栽秧密度:春薯每667平方米3500株-4500株;夏薯每667平方米4000株-5000株。
5.4.4 澆窩水:窩水要澆足,窩水滲下後,施少量苗肥,最後封窩,封窩要嚴,用窩外細土覆蓋,使苗頭直立,保全母葉。即使墒情充足情況下也應澆水,但水量不要過大。
5.5 田間管理
5.5.1 生長前期
從栽苗到分枝結薯為生長前期。春薯從栽植到6月下旬,歷時60天。夏薯從栽植到7月下旬,歷時30天,此期以促苗早發早結薯為主攻方向。
5.5.1.1 查苗補苗:栽苗後6天,抓緊查苗補苗,選壯苗補栽,偏施少量氮肥,促苗平衡。
5.5.1.2 澆還苗、促苗水:遇天旱,苗子萎蔫,澆一次還苗水或促苗水,澆水量不要過大,採用分段澆水或隔溝澆水的辦法,澆後鋤地,防止土壤板結並消滅雜草。
5.5.1.3 追肥:肥料不足,在封壟前每畝追施硫酸銨5千克。
5.5.2 生長中期
從莖葉封壟到莖葉生長量達最高峰為生長中期。春薯大約從6月下旬到8月下旬,歷時60天,夏薯從7月下旬到8月下旬,歷時30天。此期應保持莖葉的正常生長,爭取較大而適宜的葉面積,為薯塊膨大奠定基礎。同時控制莖葉生長過旺,協調地上部與地下部關係。
5.5.2.1 排澇防旱:田間有積水及時進行排澇,增加土壤透氣性。此期是雨季,不澆水。久旱不雨,適當輕澆。
5.5.2.2 拔除雜草:莖葉均勻布滿田面後,少量雜草,用手拔除,避免莖葉損傷。
5.5.2.3 追肥:此期不再追肥,如表現缺肥,除追氮外結合追鉀,促進薯塊與莖葉同步增長。
5.5.2.4 禁止翻蔓:翻蔓易損傷莖葉,造成減產,禁止翻蔓。
5.5.3 生長後期
從莖葉生長高峰到收穫為生長後期。不論春、夏薯均是從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歷時50天,此期應保護莖葉,促使瓜塊快速膨大為主攻方向。
5.5.3.1 防旱、排澇:此時需水量減少,不必澆水。乾旱嚴重時澆小水。如有田間積水,儘快排除。
5.5.3.2 追肥:利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追施液態肥,或根外噴施氮、磷、鉀溶液,防止莖葉早衰。
5.5.3.3 保護莖葉:後期莖葉基本停止生長,瓜塊膨大快慢,很大程度上決定莖葉數量多少,此期禁止采葉、翻蔓,保護莖葉。
5.6 病蟲害防治
5.6.1 主要病蟲害
甘薯的主要病蟲害有甘薯莖線蟲病、黑斑病、根腐病、小地老虎、黑絨金龜、螻蛄、甘薯天蛾、斜紋夜蛾、卷葉蟲。
5.6.2 防治原則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優先運用農業、物理、生物、生態等防治措施,適當運用化學防治措施,創造不利於病蟲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於各類天地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甘薯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定的標準範圍。
5.5.3 農業防治
採用合理耕作制度、輪作、脫毒技術來預防病害。
5.5.4 物理防治
採用溫湯浸種,預防黑斑病。
5.5.5 生物防治
通過選擇對天敵殺傷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學農藥,避開自然天敵對農藥的敏感時期,創造適宜自然天敵繁殖的環境等措施,保護天敵;利用及釋放天敵控制害蟲的發生。
5.6 收穫
當地溫降到9℃以下時,時間過長會造成地瓜的冷害。即墨市常年初霜期在10月下旬,故10月下旬是地瓜收穫的最佳時期。留種地應10月中旬開始收穫,保證在霜降前收完,以免受到冷害。
收穫應選擇無風、晴暖天氣,上午收穫,下午入窖。作到輕刨、輕裝、輕運、輕放,以免破傷。入窖地瓜嚴格選擇無病、無破傷、無凍害,確保質量。
6 貯藏技術
6.1 窖址選擇
地瓜的窖址要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和運輸方便的地方。根據地勢、土質、水位高低不同,選擇不同窖型。即墨地區的主要窖型有高溫大屋窖、發券大窖、深井窖、棚窖、崖頭窖。
6.2 入窖
地瓜入窖前,對窖消毒和清掃。高溫大屋窖和發券大窖採用石灰塗刷窖壁或每平方米用20克硫磺點燃熏蒸,窖底填乾淨細砂10厘米厚,洞四周用麥穰或穀草圍好,防濕保溫。崖頭窖和井窖要刮土進新,清掃乾淨。
6.3 貯藏期管理
前期:入窖20天內為貯藏前期。窖溫達到18℃以上,開門窗、窖口和氣眼,通風散熱排濕降溫,待窖溫穩定在14℃-15℃時,逐漸關閉窖門、窖口和部分視窗。
中期:入窖後20天到次年2月上旬為貯藏中期。注意保溫防寒,把薯窖溫度控制在12℃-14℃之間。
後期:2月上旬以後,氣溫回升,溫度控制在11℃-13℃之間。
7 生產檔案
即墨地瓜生產的全過程,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全面記載,妥善保存兩年以上,以備查閱。
即墨地瓜生產嚴格執行NY/T 393-201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和NY 5221-2005 無公害食品 薯芋類蔬菜的規定。
即墨地瓜上市前進行嚴格質量檢測。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以上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即墨市農業技
術推廣站申請使用即墨地瓜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地瓜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即墨地瓜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2)即墨地瓜地理標誌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3)地理標誌使用人應按要求使用產品標識。即墨地瓜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即墨地瓜”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即墨地瓜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按照生產經營年度簽訂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並按照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即墨地瓜”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即墨地瓜”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5)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