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蚤科,客蚤屬,產自蘇丹獻迪。為世界公認的鼠疫媒介,在我國,為家鼠鼠疫地區的主要鼠疫媒介。

又稱開皇客蚤,體型較小,長約2.5mm,淡黃色。沒有頰櫛及前胸櫛。眼發達,眼鬃位於眼前方。後頭鬃每側有5—6根。中胸側板寬,中間有一縱行內嵴將側板分為前後兩片。雌蚤受精囊頭部鈍圓,尾基部較頭部粗,呈馬蹄形。分布極廣。主要寄生於褐家鼠、黃胸鼠、黑家鼠等家棲鼠類,亦可寄生於人、狗、貓、兔、小家鼠等體表。屬毛蚤,喜歡叮人,是最重要的鼠疫媒介,其蚤指數與鼠疫流行有密切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鼠客蚤
  • 拉丁學名:Xenopsylla cheopis
  • 別稱:開皇客蚤
  • 二名法:Xenopsylla cheopis
  • :動物界
  • :蚤目
  • :蚤科
  • :客蚤屬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寄主與寄生方式,媒介特徵,流行狀態下的檢菌陽性率,菌栓形成,傳播能力測定,

形態特徵

下唇須長,可達前足基節末端;後頭末端鬃兩側共12個。第2~7腹節背板各具1列鬃,眼鬃位於眼的前上方。雄蚤抱握器近似三角形,末端稍凹陷,具有一縱列鬃,8~12個,第9腹板末端膨大;雌蚤受精囊頭部圓形,尾部長,尾基部稍寬於頭部,尾部末端稍細。
頭:額緣圓。眼大,色深。眼鬃1(2)根,位於眼的前方。觸角第2節長鬃,早者可達棒節末端,矛後頭溝發達。下唇須可達前足基節末端。胸各節背板都有鬃1列,各有6~8根。後胸側板桿和側拱均發達。前、中足第5跗節各有3根亞端鬃。後足第5跗節有2根亞端鬃。腹各節背板均有1列鬃,下位1(2)根在氣門下方。兩性都只有1根臀前鬃。

生態習性

為多宿主型,是我國家棲嚙齒類的黑家鼠、黃胸鼠、褐家鼠的主要寄生蚤,喜歡咬人。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於南北緯35°之間,北緯35°以北部分地區亦有發現。我國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省區均有。在雲南,滇南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州各縣、金沙江下遊河谷地區比例最高,一般占家鼠蚤寄生的50%以上,甚至100%;西北部的鶴慶、劍川、雲龍、瀘水以南,保山、漾濞、下關以北,以及東北部的宣威、會澤比例最低,僅占家鼠蚤的10%或更低。
印鼠客蚤分布地區的海拔,根據云南調查均在2200m以下,按它們的主要宿主黃胸鼠和褐家鼠的垂直分布2400m來看,不能隨宿主的分布而分布。

寄主與寄生方式

印鼠客蚤是寡寄主型跳蚤,其寄主雖有10餘種之多,包括齧齒目和食蟲目動物,但主要寄生家棲鼠類中的黃胸鼠、黑家鼠和褐家鼠等。閩南地區(1952~1966年)占家屋鼠類寄生蚤的75.04%,占黃胸鼠寄生蚤73.9%。在東北通遼市(1950年)占當地褐家鼠寄生蚤類的81.67%。有時可見於達烏爾黃鼠、黑線倉鼠、黑線姬鼠、小家鼠、針毛鼠、黃毛鼠、臭嗣、社鼠。偶爾在家貓、家兔上檢出。
印鼠客蚤主要寄生家犧鼠類中的黃胸鼠、黑家鼠和褐家鼠等。由於鼠類相互交竄,蚤類也發生寄主的交換,特別在家貓、家兔體表也可檢到,對人群的威脅較大。
印鼠客蚤對人具有較強的嗜血能力和較高的吸血量,其嗜血率為74.39%,吸血量為0.148mg。

媒介特徵

流行狀態下的檢菌陽性率

自1950---1998年在黃胸鼠疫源地據不完全統計共收集蚤類173374組,檢出鼠疫菌584株,從印鼠客蚤525株,占89.9%。

菌栓形成

印鼠客蚤菌栓形成率為72%,且有11.1%的菌栓蚤具有形成兩次菌栓的能力。

傳播能力測定

雲南省進行了蚤類傳播鼠疫的試驗研究證實:印鼠客蚤的感染潛能為0.833、栓塞潛能為0.72、傳播潛能為1.556、媒介效能為0.933、栓塞存活潛能為0.416、媒介指數為0.388。集群傳播宿主動物傳疫率為100%。染疫的印鼠客蚤存活時間可達177天,平均51.6天,120天仍具有傳播能力,132天還分離到鼠疫菌。
相比之下,不等單蚤菌栓形成率37.5%,集群傳疫率20%,媒介效應0.036,媒介指數0.006;部分感染蚤帶菌時間可達44天。而緩慢細蚤菌栓形成率1.39%,對小白鼠的媒介效能0.028,媒介指數0.017,對黃胸鼠的集群傳握率和媒介效能均為0。人蚤的菌栓形成率25.93%,集群傳疫率94%,媒介效能0.241。媒介指數0.0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