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現代政治思想

印度近現代政治思想

在印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結構特有的經濟基礎、文化傳統上逐漸形成的政治思想。它的不同思潮和流派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和自由化地主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利益和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近現代政治思想
  • 過渡時期:殖民地,印巴分治,印度共和國
  • 資產階級:19世紀20~80年代
  • 社會改良:1885~1920年
  • 代表人物:RM羅易、KC森、RG高士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在印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結構特有的經濟基礎文化傳統上逐漸形成的政治思想。它的不同思潮流派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和自由化地主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利益和要求。近代西方先進的人文思想傳播到印度後,產生了以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為特點的資產階級新思潮。隨著印度國民大會黨和民族運動的產生與發展,又先後出現了社會改良思潮、甘地主義和尼赫魯主義。它們都同濃郁的宗教思想不同程度地結合在一起,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鬥爭形勢的變化,經歷了逐漸深化的發展過程。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印度產生了共產主義思潮。
資產階級新思潮19世紀20~80年代,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反映在社會習俗中的新舊矛盾錯綜複雜,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束縛的情況下,資產階級新思潮應運而生。它在形式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啟蒙教育運動,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資產階級和自由化地主中的先進知識分子是新思潮的代表者。他們對殖民主義的侵略本質認識不足,因而側重於啟迪個性解放,擺脫中世紀的落後狀態,解決資產階級同封建守舊勢力的矛盾,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同時也注意啟迪民族意識,喚起民族覺醒。其典型代表人物R.M.羅易、K.C.森、R.G.高士認為,種姓和社會陋習是印度進步的基本障礙,不革除這些陋習,印度人根本無法從事任何艱巨的事業;必須把婦女從宗教外衣掩蓋下的殘殺中解救出來,否則將帶來民族的不幸;認為尊重印度優秀的文化傳統和興辦近代教育是擺脫印度落後狀況的重要方法;要求種族平等和印度人參加公職的權利;提倡國貨,實行關稅保護。新思潮推動了社會改革浪潮的到來,為民族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思想、理論、組織上的準備。
社會改良思潮印度國大黨成立後,在1885~1920年間推行社會改良路線,其間出現了溫和派和激進派兩種主要思潮。

其他信息

溫和派思潮反映資產階級上層、自由化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的觀點,受到印度古代唯心主義哲學和社會理論、西方資產階級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影響,主張實行社會改良。D.羅吉、S.班納吉、M.G.羅納德、G.K.戈卡爾和S.維韋卡南德是該思想的代表。他們認為殖民統治給印度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好處,印度的繁榮與進步取決於英國統治的延續。幻想用改良的方法在不觸動殖民統治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並期望在短期內獲得殖民地式自治。這些觀點為後來的社會改良主義者和印度國民經濟學派提供了理論基礎。1919年後,溫和派思潮逐漸失去影響。
激進派思潮反映了資產階級左翼、小資產階級、小地主和自由職業者的觀點,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論淵源是印度古代唯心主義哲學、宗教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B.G. 蒂拉克、B.C. 帕爾、L.拉伊、C.R.達斯和A.高士等提出不同殖民當局合作,對殖民統治實行抵制和“全面抵制”的思想路線,認為這是印度走向完全自治的途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殖民者的鎮壓與安撫下,他們的思想逐漸同溫和派思潮接近。
甘地主義在反對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鬥爭中,M.K.甘地形成了獨特的非暴力抵抗的政治主張和思想體系。 他的主張和思想可歸納為: ①同殖民統治“不合作”,動員人民民眾參加反帝運動。②提倡嚴格的非暴力原則,力圖通過非暴力抵抗使反帝鬥爭免遭殖民者的暴力鎮壓。③斯瓦拉吉(自治)觀:包括政治自主(或獨立)、人的精神完善和社會協調。④“堅持真理”觀:愛包括殖民者在內的一切人,用戒殺生、非暴力、心靈上的自我淨化和犧牲去感化殖民者,促使其良心發現後改正錯誤。⑤主張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代議制。⑥提倡教派團結、社會改良,要求給婦女、賤民以平等的社會地位。⑦認為現代文明的弊端同現代文明密不可分,因而要反對文明的弊端就要反對文明本身。甘地主義對國大黨政治綱領的形成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尼赫魯主義尼赫魯思潮是在印度獨立運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獨立後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確立。J.尼赫魯摒棄了甘地最基本的思想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歷史唯物主義賦予歷史以新的含義,給未來帶來光明的前途。他主張迅速發展印度現代工業,認為龐大的失業大軍只有依靠實行社會主義計畫經濟才能最後消滅,發展社會生產力將帶來無限的社會進步。尼赫魯主義的基本思想是:①強調自由、平等、個人尊嚴和人的精神解放等民主傳統。認為西方國家有民主而沒有社會經濟平等,社會主義國家沒有民主,但實現了社會經濟平等。②認為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都贊成政治獨立,但就印度來說,社會主義最終將成為推進民族主義的政治動力。③宣揚以“中間道路”為特徵的民主社會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間的距離正在日益縮小,主張使民主制度與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建立一種介於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新型社會主義“福利國家”。④主張政教分離和世俗主義。⑤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事務中不與大國集團結盟。認為不結盟可以使印度在國際事務中作出獨立判斷並享有行動自由,不結盟地區越大,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越小。尼赫魯逝世後,尼赫魯思潮仍在印度政治思想領域居於主導地位,其中尼赫魯參與倡導的不結盟思想在第三世界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共產主義思潮反映印度工人階級的思想觀點。印度的共產主義思潮是在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列寧主義的影響下逐步興起的。初期深受共產國際的影響,主張暴力革命,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解放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印度共產黨開始實行統一戰線策略,開展“民主團結”運動和生產運動。
1947年印度獨立前後,印度共產黨人先後主張並發動農民進行武裝鬥爭和以城市革命為中心的武裝鬥爭,以及以土地革命為中心的武裝鬥爭。1964年印共發生分裂,以S.A.丹吉為首的印度共產黨認為,印度革命將力求通過和平手段建立由工人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階級共同領導的民族民主國家,然後通過非資本主義道路實現工人階級領導權並過渡到社會主義。以E.M.S.南布迪里巴德、P.孫達拉雅為首的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和原則指導黨的活動,認為印度革命是反封建、反帝、反壟斷資本主義的人民革命;既要力求通過和平手段實現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革命,也要有應急的準備。主張對壟斷企業實行國有化,消滅封建土地占有制,實行公平和平等的收入。
1969年 4月由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一些退黨黨員發起成立了印度共產黨(馬克思列寧主義)。初期該黨主張通過武裝鬥爭奪取政權,1971年11月起分裂為若干個派別。1981年以後,大多數派別認為印度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買辦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是土地革命。但各派對統一戰線鬥爭策略問題仍存在意見分歧。80年代以來,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各派政治思想,在印度政治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