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學

印度哲學

印度哲學已具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印度哲學的發展可分為三個基本時期:

古代時期(從公元前第一千年初到公元頭幾個世紀)、中世紀時期(中世紀早期,10—12世紀和中世紀晚期,17—18世紀)、近代(包括現代)。

印度哲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提出和探討了很多問題:世界的起源和發展、物質和精神的本源、靈魂和肉體的關係、物質運動的形式、時空的實在性、人類認識的能力和途徑、思維的辯證發展、語言邏輯與實在的關係、理論與實踐的關係、解決社會苦難的方法等,內容十分豐富,對世界影響巨大。一代天才賈伯斯深受印度哲學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哲學
  • 歷史時間:已具有近三千年的歷
  • 發展時期:古代時期、中世紀時期、近代
  • 發源地:印度
  • 特點:以古代的吠陀經典為基礎等
  • 相關著作:《印度哲學史》、《印度哲學》等
簡介,歷史淵源,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特點,相關著作,

簡介

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世界主要傳統哲學之一。印度古代通常把哲學稱作“見”,哲學學說或哲學體系,又稱為“探究的學問”。

歷史淵源

印度哲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哲學(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紀哲學(公元750年~18世紀)、近代哲學(約18世紀~1947年)、現代哲學(1947年以後)四個時期。

古代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時代中就已出現世界觀的萌芽,進入奴隸制社會後開始形成系統的哲學。最早的哲學著作《奧義書》中已經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鬥爭。公元前10~前6世紀,印度奴隸制國家形成之後,婆羅門教的宗教唯心主義思潮和唯物主義或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沙門思潮進行了激烈的鬥爭,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把唯物論的著作加以銷毀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世紀

在中世紀,宗教占統治地位,統治階級的哲學囊括在印度教神學體系之內,印度傳統地把這個時期中承認吠陀權威的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彌曼差派等六派哲學稱為正統派,把否定吠陀權威的順世派、佛教、耆那教等稱為非正統派。這些學派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陣營:屬於唯心主義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大乘佛教中的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屬於唯物主義或者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有順世派、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經量部等。12~13世紀,伊斯蘭教成為占統治的思想體系之後,伊斯蘭教內部也展開了正統的經院派與蘇非派或清淨派之間的鬥爭。

近代

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印度教中很多啟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的影響下,對印度教的正統派哲學進行了批判,力圖對世界作出唯物主義和合乎科學的說明;在伊斯蘭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精神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新的解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印度後,印度的進步哲學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種種意識形態進行了不斷的鬥爭。

現代

巫白慧在《印度哲學》中指出,現代印度意識形態領域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潮是“新吠檀多主義”。它是吠檀多哲學在現代的條件下,沿著近代特別是由辨喜所開闢的路線而構成的新形態。它的主要特點為:它把理論(智彌曼差)和實踐(業彌曼差)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在內心直覺上下工夫,求得對絕對之梵的親證。“新吠檀多主義”在繼承傳統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先進的科學思想和西方各國的哲學思想,結合印度現代社會的特點,賦予吠檀多新解釋,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新吠檀多主義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 奧羅賓多高士 ( 1872 ~ 1950 )和拉達克里希南( 1888 ~ 1975 )。

特點

1.印度哲學的大部分體系都是以古代的吠陀經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或者以它為理論指導,或者是以它為理論出發點。
2.印度思想不滿足於單純的解釋世界,不滿足於為認知而認知,它們都帶有一種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向:希望能夠為人民提供一種正確的人生指南和獲得解脫之道。
3.印度哲學家都輕視純粹的理性認知,他們強調“真理存在於理性之外”,真理是不可言說的,只有通過直覺才能把握真理。
4.印度哲學家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他們的那種氣度非凡的寬容性。
5 .印度哲學傾向於鄙視塵世生活和超越現實人生。

相關著作

《印度哲學史》1989年,黃心川
《印度哲學通史》2014年,黃心川
《印度哲學》199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姚衛群
巫白慧的《印度哲學》2000年,東方出版社
《印度哲學通史》2014年,大象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