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美學

印度古代美學指的是印度古代美學思想、理論的統稱。公元前在印度萌生,1世紀時開始形成,10 世紀前後趨於成熟。其特點為:(1)宗教特別是婆羅門教影響巨大,唯物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傾向顯得微弱。(2)在藝術論方面,主要是用宗教觀念解釋藝術。把藝術看作是神的象徵。認為藝術的目的是表達神的生活的美,人不配在藝術中加以描兮。藝術的功用就在於幫助人們達到“摩克沙”對塵世的解脫。

(3)追求形象的抽象性。婆羅門教諸神(梵天、毗濕奴、濕婆)在本質都是無個性的、虛幻的。他們同時可以有許多化身。要求藝術朝著創造抽象的、沒有固定性和明確性的形象發展,神只能被畫成概括的、擬人的、理想化的形狀。(4)注重藝術的“韻味”。認為梵就是韻味,韻味就是極樂,“印”(手和手指的姿勢和動作)能幫助引起相應的韻味。(5)從總體上說,印度古代美學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從對具體門類研究走向進行較為抽象的理論概括的過程,但仍缺乏類似西方古代美學那樣高度的哲學概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