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效應

1910年,德國行為學家海因洛特在實驗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隨在它第一眼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如一隻狗、一隻貓或者一隻玩具鵝,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隻小鵝形成了對某個物體的跟隨反應後,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印刻效應”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之中,也同樣存在於人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刻效應
  • 外文名:Imprinting Effec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概念,關鍵期,

概念

洛倫茨在對雁鴨科動物,特別是對小鴨的研究中,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印刻效應(impirnting)的概念。最早發現印刻現象的是洛倫茨的老師海因洛特,他指出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竟會跟在它們最先看到的活動物體之後,而充當這種活體的除了小鵝的母親之外,人或者其它無生命的活體也可擔當此任。從這以後,幼鵝就被刻印下它們最初所見的活體的印象,對此,海因洛特將這一過程解釋為“銘刻作用”。1932年,洛倫茨將該詞解釋成“印刻效應”(impirntign)。所謂印刻,在德文中,它的意思是壓抑作用、銘刻作用、鑄造作用。而對洛倫茨來說,印刻效應則意味著“雙親同伴”或者“兒童同伴”關係,是一種由本能預先安排好的條件作用形式的獲得過程;同時,絕大部分鳥類雖然不能意識到自己的本能,但是,在鳥存活的整個生命期間,它們的絕大部分行為都必須與之保持一致。這種引發作為一種社會反應的印刻效應的釋放裝置,不一定是那個標準活體,因為,一個替代物也能這樣去做。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們會對那些慣常刺激以外的事物起反應。”(洛倫茨,1937,P.263)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小鴨的印刻對象是其母親,但它也可以對人、對無生命物體,以及其它的活體產生印刻效應。

關鍵期

第一印象一旦印刻下來,這種固定行為模式就會保持終身。與條件反射不一樣,這種印刻效應是不可逆和不易消除的。進一步說,它不依賴於強化過程,因為這裡不涉及酬賞。印刻效應的另一個特徵是,其效應發揮具有一個關鍵期,或可稱之為“敏感期”。這是一生中印刻效應發生的一個主要時期。這是個明確規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一種特殊的學習出現了,並且,假如這個生物體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進行學習的話,那么它再也無法獲得這樣一種學習機會。
如果將這種理論套用於人類,可用來說明: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一種特殊的語言,那么我們將經歷可以想像的許許多多的困難。換言之,如果利用這個敏感期來獲得某種行為的話,那無疑是一個理想的契機。印刻效應的特徵還有,它是“環境的抵抗者’,;因為它對環境的干擾不是非常敏感,所以它很難被消除掉。習性學家認為,印刻效應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如果在預先安排好的時間(即敏感期)內,或者說在一個生物體的早期生活中,生物體獲得一種持續的社會接觸,這種社會接觸的對象就會持續終身。一般來說,這種社會接觸的對象是其母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