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莫拉菌感染

隨著對本屬細菌的深入研究其命名還將會發生變化。卡他莫拉(MC)菌是一種革蘭陰性雙球菌。過去認為僅是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寄居菌群,近年來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呼吸道病原菌,其發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多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最近10年來建立了研究MC的各種動物模型,有些模型並不適用於研究人類感染。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套用豐富了我們對MC致病基因、抗原性致病機制及宿主免疫反應的知識,並有望研製出疫苗。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Moraxella catarrhalis infection
  • 就診科室:內科,耳鼻喉科,眼科等
  • 常見發病部位:呼吸道
  • 常見病因:卡他莫拉菌
  • 常見症狀:多種感染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MC在血平板、朱古力平板等各種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冰球”狀。菌落光滑、直徑1~3mm不透明,乳白色,易從培養基上刮下。本菌無芽胞、無鞭毛形態上易與其他奈瑟菌屬相混淆。MC可產生氧化酶、觸酶和DNA酶。菌體基因組DNA中G+C含量為40.0~40.3mol%。將不同地區分離到的MC經對細菌外膜蛋白進行純化、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分析發現其成分高度相似。大多數MC都表達菌傘,菌傘與人體上皮細胞的糖(神經)鞘脂受體結合,從而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細胞上啟動感染的過程。

臨床表現

該菌可引起人類多種感染。如急性中耳炎、上頜竇炎和下呼吸道感染,亦可引起腦膜炎、心內膜炎、尿道炎,嬰兒和兒童眼結膜炎、角膜炎和敗血症。近來報導MC尚可致男女性生殖泌尿道的感染,如前庭大腺膿腫、男性尿道炎等。該菌產生β內醯胺酶的菌株漸多為臨床治療帶來一定困難。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近年來不斷推出快速、準確、簡易的方法,如改良糖類降解試驗;產色底物快速酶試驗;丁酸鹽油脂水解試驗;丁酸酯酶試驗。其中:Bacto-TB水解試驗具有特異實用、簡單、費用低等優點,可對MC作出快速鑑定。基於LPS的血清學分型、β內醯胺酶蛋白等電聚焦、蛋白外膜電泳譜均已用於MC的表現型鑑定。
最近基於核酸多態性的限制酶分析、巨限酶(macrorestrictionenzyme)和脈衝場凝膠電泳(PFGE)技術也為細菌學檢測提供了有力武器。菌株特異性DNA探針也已試用於臨床。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FLPA)和自動化核型分析系統用於臨床分離菌的鑑定發現,耐藥MC為同種間的異質基因,是來自於某一克隆的成功繁殖。此外,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和16SrRNA基因測序可精確鑑定MC。同時測定三種或更多種常見致病菌的多重(multiplex)PCR技術也已經在臨床套用。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數顯著增高可有核左移。
2.其他輔助檢查
肺部感染時,X線胸片可見異常病變。

診斷

根據各系統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可判斷感染髮生的部位,細菌培養到MC為確診依據,應注意有基礎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的臨床表現可不典型,要依賴痰菌培養生化鑑定和塗片革蘭染色,有條件者可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

治療

MC所致許多感染均可口服抗生素治療。MC對以下藥物通常是敏感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噁唑)、四環素、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MC也對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注射用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敏感。對青黴素、氨苄西林、萬古黴素、克林黴素和林可黴素耐藥。
因此對MC菌感染者,建議首選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和(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此外,對於原發病的治療,增強抵抗力加強營養支持療法等亦十分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