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即博白通菜,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其中的細葉尖通菜(小葉蕹)被北京中國農科院所編著的《中國名蔬菜》列為中國名蔬。

蕹菜又稱通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空心,蔓生。博白蕹菜莖長葉蔬,葉尾尖細、鮮綠脆嫩、清香爽口;煮熟後,次日仍保持原來的青綠色澤。博白蕹菜具有清暑解毒、消食去膩、生津、消炎之功能。便秘者,吃上能使大便暢通;對高血壓病人亦有療養。一位詩人品嘗博白蕹菜後,曾留下“席間一試青龍味,半夜醒來嘴猶香”的詩句。

2011年8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博白蕹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白蕹菜
  • 拼音:bó bái wèng cài
  • 產地名稱:廣西博白縣現轄行政區域
  • 品質特點:鮮、脆、嫩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第93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1年8月30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種:博白蕹菜品種有大葉蕹菜、小葉蕹菜、三角葉蕹三種,其中以小葉蕹最佳。
外觀:博白蕹菜莖長葉少、葉尾尖細,只在莖末稀疏地長著尖細的嫩葉;把莖蔓折斷成段,其斷口即裂開捲縮,狀似喇叭,用鋒利的刀也無法將莖口切平;煮熟後,次日仍保持原來的青綠色澤。
烹調:博白蕹菜的烹調方法主要有水燙法、猛火炒,且兩種方法都十分講究火候,如果火候不準,即使能保持其綠色,但爽脆可口就難以保證。水燙法——燙蕹菜的水必須達到沸點,然後加入幾滴花生油,緊接著迅速將菜放進滾水中泡,不停地翻動,待其八九成熟後起鍋,稍涼後就等待加配料了。猛火炒——猛火烹調,要起好油鍋,待油鍋起油煙時下佐料(蒜泥),聞到香味後把菜下鍋,並不停地翻炒,待到八九成熟即可起鍋。
食用:博白蕹菜以鮮美脆嫩著稱,味道清香爽口,百吃不厭。博白蕹菜湯清淡可口被譽為“青龍過海”,是人們最喜歡的素食湯菜之一。博白蕹菜的吃法很多,而博白人多是將蕹菜洗淨後,置開水中燙煮二三分鐘,撈出擠水,配以蒜米、香油、辣椒等調料,十分清脆爽口。
功效:博白蕹菜除可作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還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便秘者,吃上博白蕹菜能使大便暢通,對高血壓病人更有療效。在夏天,人們喜歡用蕹菜送白粥,不但能大開胃口,增進食慾,而且能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當地有“蕹菜送白粥,張口不知足”的說法,而有蕹菜煮湯也是博白人一大傳統吃法,喝上一碗,使人食慾大振,特別是在魚肉餚滿桌的筵席上,有一盆碧綠清香的蕹菜湯,更使人們胃口頓開,膩味盡消。
博白蕹菜博白蕹菜

產地環境

博白縣屬桂東南丘陵區,地貌類型有平原谷地盆地崗地丘陵山地,地勢特點是西北、東北部較高,中部偏南處隆起,形成從北向南呈高——低——高——低起伏之勢。根據2014年10月博白地情網官網顯示,博白縣有耕地面積7.6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5公頃。全縣土地總面積38.30萬公頃,其中:耕地7.73萬公頃,園地2.02萬公頃,林地23.43萬公頃,草地8578.3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21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754.07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58萬公頃,其他土地1208.85公頃。博白縣屬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無霜期長,夏長冬短,夏濕冬乾,春季陰雨連綿,夏季颱風暴雨多,春秋常有乾旱,冬季偶有低溫霜凍,氣候呈顯著的季節性變化。2014年,博白縣年平均氣溫為22.1℃,日照時數1696.3小時,總降水量1451.4毫米。
博白蕹菜的特點是水田栽植,與陸地種植都可以,陸地種植需要每天早晚勤澆水,保持土壤一直濕潤就可以。由於博白蕹菜生長選擇的土、肥、水條件特別,其他地域引種變異很大,只適宜在博白縣城郊方圓十幾公里範圍內的水田生長。
博白蕹菜田,泥肉較深,土質肥沃,灌溉方便,經常保持4至5寸水層;肥料全部施用腐熟的農家水肥,不施化肥。縣府門前的南門塘種植的蕹菜最脆嫩,飲馬江、東圩塘、雞心塘、北街口、南園、鷓鴣麓等都是著名產區,在異國他鄉用博白蕹菜種子培植的蕹菜味道卻大為遜色。

歷史淵源

博白蕹菜歷史悠久,品種優良,尤其以城郊南門塘的最有名。解放以前,博白城郊五里廟就有專蕹菜粥攤,生意十分興隆,城內的餐館、攤檔亦常有蕹菜粥供應,常常顧客盈門。古時的廣西玉林曾有過這樣的說法:“陸川豬北流魚,博白靚蕹菜”。一位詩人在品嘗博白雍菜後,曾留下“席間一試青龍味,半夜醒來嘴猶香”的詩句。可見博白蕹菜確實早已譽滿神州,名揚海外,被當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遊子歸來以吃上博白蕹菜最為稱心,外來旅人也以品嘗博白蕹菜為快。
博白籍的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對博白蕹菜作過考證。他認為,博白蕹菜僅次于越南河內蕹,居世界同類菜第二位,中央召開“九大”及“十大”時,博白蕹菜曾空運北京,當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從美國回來探親的兩位朋友說,博白蕹菜曾在美國的舊金山唐人街菜場出售,蕹菜雖然經過冰凍,莖葉有點兒乾皺,但每斤售價仍高達一美元,比雞肉價僅差兩毛錢,可見博白蕹菜身價不凡。

生產情況

博白蕹菜曾只用莖苗繁殖,一般畝產5000公斤左右,後改用蕹菜種子育苗,帶苗移栽,重施農家水肥,畝產提高到8000至1萬公斤。夏秋兩季為生長的旺盛期,也是產品上市的高峰期,生長期為每年3月至10月。
博白人把早晨採摘的通菜,採用快班託運到南寧欽州、北誨、梧州、桂林等地銷售,有的還空運銷往廣州、深圳、海口,甚至遠銷到港澳地區及東南亞。一般早晨五六點鐘在田頭採摘的博白通菜,傍晚時分就成了外地人的盤中餐。
博白縣每年種植博白蕹菜的面積約300畝,年產量150萬公斤以上。博白縣政府現已把發展博白蕹菜列為一項農業綜合開發多種經營項目,有計畫地在博白縣城郊建設博白蕹菜生產基地,種植規模2500畝,結合無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種植新技術,提高單產,並進行保鮮及真空包裝,提高產品供應量及延長供應時間。
  • 種苗儲藏
把當年種植的莖苗藏在比較乾燥的地窖裡面越冬,到第二年天氣達到一定溫度時候在重地窖裡面取出來種植繁殖,當種植到一定(30厘米)的長度時候,即可剪下一段進行扦插。

產品榮譽

2011年8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博白蕹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是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內容之一,也是國際上判定產品正宗與否的質量認證標誌。根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對博白蕹菜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11年8月30日起對博白蕹菜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公告2011年第93號),正式對這一具有悠久種植歷史,頗具人文特點,風味獨特的通菜從法律的層面實施保護。

地域保護範圍

博白蕹菜產地範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 (一)品種
當地傳統小葉型水蕹類型。
  • (二)立地條件。
耕層深≥30厘米,土壤pH值6至6.4,有機質含量≥1.80%。有灌溉條件的水田栽培。
  •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扦插繁殖,扦插時間為3月至10月,插條長度35厘米至40厘米。栽植密度為每公頃≤41萬株。
2.施肥: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15000千克。
3.水分管理:生長期間田面保持≥15厘米水層。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 (四)採收。
採收期3月至10月。分批採收嫩莖,收穫的嫩莖長度30至50厘米,採收在日出前完成。採收後常溫下當天上市完成。
  • (五)質量特色。
1.感觀特色:葉細、尖,莖折斷後其斷口裂開成喇叭狀,食用脆嫩。
2.理化指標:粗纖維0.7至1.0克/100克。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博白蕹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博白蕹菜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