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棗(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南酸棗(無患子目漆樹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酸棗〔學名: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 的果核較大且非常堅硬,因其頂端有五個眼,自古以來就象徵著“五福臨門”的意思。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幹挺直,樹皮灰褐色,小枝粗壯,暗紫褐色,具皮孔無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花雜性,異株;雄花和假兩性花淡紫紅色,排列成頂生或腋生的聚傘狀圓錐花序,雌花單生於上部葉腋內;核果橢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時黃色,中果皮肉質漿狀,花期4月,果期8-10月。

南酸棗又名四眼果、化郎果、鼻涕果,為漆樹科植物酸棗樹。分布於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

南酸棗為較好的速生造林樹種。樹皮和葉可提栲膠。果可生食或釀酒。果核可作活性炭原料。莖皮纖維可作繩索。樹皮和果入藥,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之效,外用治大面積水火燒燙傷。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栽培技術,園地選擇,種植密度,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主要價值,經濟,醫藥,現代研究,化學成份,藥理藥性,毒性毒理,鑑別特徵,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8-20米;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暗紫褐色,無毛,具皮孔
南酸棗
奇數羽狀複葉長25-40厘米,有小葉3-6對,葉軸無毛,葉柄纖細,基部略膨大;小葉膜質至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12厘米,寬2-4.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多少偏斜,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幼株葉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無毛或稀葉背脈腋被毛,側脈8-10對,兩面突起,網脈細,不顯;小葉柄纖細,長2-5毫米。
雄花序長4-10厘米,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苞片小;花萼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或近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或闊三角形,先端鈍圓,長約1毫米,邊緣具紫紅色腺狀睫毛,裡面被白色微柔毛;花瓣長圓形,長2.5-3毫米,無毛,具褐色脈紋,開花時外卷;雄蕊10,與花瓣近等長,花絲線形,長約1.5毫米,無毛,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花盤無毛;雄花無不育雌蕊;雌花單生於上部葉腋,較大;子房卵圓形,長約1.5毫米,無毛,5室,花柱長約0.5毫米。
核果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成熟時黃色,長2.5-3厘米,徑約2厘米,果核長2-2.5厘米,徑1.2-1.5厘米,頂端具5個小孔。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2000米的山坡、丘陵或溝谷林中。南京有引種。
南酸棗南酸棗
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上限1600米。喜光,要求濕潤的環境。對熱量的要求範圍較廣,從熱帶至中亞熱帶均能生長,能耐輕霜。
本種生長快、適應性強,
性喜陽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適生於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澇。淺根性,萌芽力強,生長迅速,樹齡可達300年以上。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江蘇、雲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重慶、西藏、陝西、甘肅、海南、四川等省市。
中南半島、 印度、 印度北部、 印度東北部。

栽培技術

園地選擇

南酸棗為陽性樹種,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山地紅壤、黃紅壤生長較好,宜選擇海拔300-800m(不宜超過800m),坡度40°以下的南坡中下部、山腳、山谷、土壤肥厚或較肥厚的宜林地建園。

種植密度

行距為6m,株距為5m,每畝約20-30株,以“品”字形錯開種植,充分利用光照,擴大樹冠面積。注意平均每畝必須種植樹1-2株雄株

水肥管理

前期水肥管理重點
一是大穴,穴的規格為60×60×60cm,條件允許可以擴大至80×80×80cm;二是大肥,每穴施芒箕或稻草等10kg、石灰1kg、腐熟的有機肥12kg,分3層回填。
造林後的水肥管理重點
造林1年內要圍繞“草淨土松有肥”來管理,保持樹幹基部1-2m範圍內無雜草。結合除草修築水平帶,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生長。將雜草埋人土壤中,並每株施用5kg尿素。第2年始,進行斬雜即可。
結果樹的水肥管理重點
經過2-3年的撫育,便可以試產,並抓好三個時期的管理。一是每年2-3月萌芽期,為促進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長,在樹冠外沿水平兩側各挖一條寬20cm、深30cm溝,施1-2次有機肥,每次5-10kg;二是每年4月下旬-5月下旬開花期,在樹冠外沿水平兩側各挖一條寬20cm、深30cm溝,每株施腐熟有機肥10-15kg、石灰1kg保花;三是每年6-7月果實膨大期,每株施腐熟的綠肥+餅肥10kg,並輔以少量磷鉀肥。

整形修剪

對南酸棗進行適當修剪整形,可培養良好的冠形,擴大結果面。造林後在離地約l m處留3-4個主枝,剪除其它枝條,主枝萌芽形成枝條後,在80cm處截枝,每條主枝再留3-4個側枝。2-3年就可以培育成自然開心形樹冠。南酸棗萌發能力較強,為增加有效結果枝,要適時修剪枝條,整枝原則是:留強去弱,留稀去密。對強壯枝條儘量保留,細小、病蟲枝要及時剪去,特別對嫁接口以下萌發的枝條要剪去。

主要價值

經濟

南酸棗是我國南方優良速生用材樹種,其木材結構略粗,心材寬,淡紅褐色,邊材狹,白色至淺紅褐色,花紋美觀,刨面光滑。材質柔韌,收縮率小,可加工成工藝品。果實甜酸,可生食、釀酒和加工酸棗糕;果核可做活性炭原料;樹葉可做綠肥;樹皮還可作為鞣料和栲膠的原料。

醫藥

南酸棗南酸棗
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二版,上冊,p596-597)
藥用為南酸棗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採收加工:秋季果實初成熟時採摘,曬乾。
性味:甘、酸、微澀,平。
歸經:脾;肝經
功能:
行氣活血,養心,安神。
消食,解毒,醒酒,殺蟲。
抗心肌缺血,保護心功能等作用。
主治
用於氣滯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氣短,心神不安。食滯腹痛,酒醉。
南酸棗南酸棗
樹皮和果供藥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燙火傷,通常外用。
用法用量:1.5-2.5g。
10-25克。外用治牛皮癬、燙傷和外傷出血,通常煅炭存性,研細末調香油塗敷患處。
內服:煎湯,30-60g;鮮果,2-3g,嚼食;果核,煎湯,15-24g。外用:適量,果核煅炭研未,調敷。
各家論述
南酸棗果核南酸棗果核
⑴《廣西中草藥》:鮮果,消食滯,治食滯腹痛果核,清熱毒,殺蟲收斂。治湯火傷。
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果核,醒酒解毒;治風毒起疙瘩成瘡或瘍痛。
驗方參考
酸棗樹皮(去外皮,取二層皮)煎濃汁塗患處,治燒燙傷,若曬乾研粉外用,則治外傷出血。
⑵酸棗樹皮煎濃汁塗敷患處,治牛皮癬

現代研究

化學成份

預試果實含香豆素類化合物。
含有胡蘿蔔甾醇、早谷甾醇、水楊酸、鞣花酸、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7-o-葡萄糖苷、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多種胺基酸、無機元素矽、鈣、鉀、鈉等化學成分。

藥理藥性

⑴廣棗總黃酮(TFC)對動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擴作用
①廣棗總黃酮對小鼠耐常壓缺氧、耗氧速度和死亡時余氧量的影響:腹腔注射TFC5.06和11.2mg/kg能顯著延長小鼠存活時間,且有明顯的量效關係,尚能顯著減慢小鼠的耗氧速度,30分鐘時耗氧量明顯低於對照組,而死亡時瓶中的余氧量卻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廣棗總黃酮具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②TFC對大鼠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的影響:靜脈注射TFC5.06及11.2mg/kg,均能顯著對抗靜脈注射垂體後葉素1.0μl/kg引起的心電圖ST-T變化,即第一期ST段抬高和T波高聳;具有明顯保護大鼠垂體後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同時,TFC有對抗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嚴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律減慢的作用,使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由給藥前的100%降至17.6%,心率較單純給垂體後葉素增加9-27%。
⑵抗心律失常
李增唏等證實了廣棗總黃酮的氯化鈣-氯化乙醯膽鹼,烏頭鹼,喹巴因,腎上腺素和氯化鋇所引起的多種房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有顯著拮抗作用。靜脈注射TFC5.6mg/kg使CaCl2-Ach誘發小鼠房顫(撲)發生率由81%降至38%,TFC11.2mg/kg靜脈注射使大鼠AC發生室性早搏(VP),室性心動過速VT,室性纖顫VF和心臟停搏(HS)的時間分別延長253,104,126和71%;使豚鼠喹巴因(Oua)產生VP,VT,VF和HS 時中毒劑量分別增加30,41,20和35%,使家兔Adr性心律失常發生時間由0.2±0.1分鐘延長至0.5±0.2分鐘持續時間由7±5分鐘縮短為2.3±1.5分鐘;使大鼠BaCl2所致心律失常迅速恢復主竇性心律,心律失常持續時間為2.2±1.1分鐘(P<0.01)。
⑶血小板聚集
靜脈注射 TFC20或10mg/kg對ADP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在給藥後10分鐘已具有顯著作用,30分鐘達到高峰,持續2小時後作用逐漸減弱。TFC亦能降低家兔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能顯著降低高、低的切變速度下的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和血沉,紅細胞電泳時間顯著縮短,從而改變血液流變性王乃利等從廣棗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出的活血有效成分,體外具有抗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其抗ADP誘導血小板聚集百分抑制率分別為:原兒茶酸(5mg/ml),17.5%±2;沒食子酸(5mg/ml)28.4%±4;鞣花酸(0.36mg/ml)65%±10;3,3-0-二甲基鞣花酸(0.36mg/ml)82.7%±10;檸檬酸(5mg/ml)60.6%±11。且可使血流加快速度,改善血液循環和微循環。但TFC對纖維蛋白元未見明顯改變。
⑷麻醉犬左室
①對左室功能的影響:靜脈注射TFC5.6mg/kg後除可使心率明顯減慢外,對反映心肌收縮性能的LVP,clp/dtmaxt-dp/dtmax和左室前負荷的LVEDP等指標均無明顯影響。對左室泵血功能的指標CO和CI也無顯著降低作用,而心搏指數稍增加,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
②對冠脈循環的影響:靜脈注射TFC5.6mg/kg後,具有明顯擴張冠狀血管作用,5分鐘對冠脈血流量明顯增加達21%,15分鐘時冠脈血流量的增加不顯著,而冠脈阻力的降低仍有顯著差異。
③對血壓和外用血管阻力的影響:靜脈注射TFC5.6mg/kg能明顯降低動脈血壓,5和15分鐘時分別達20%和24%,25分鐘時血壓似明顯低於正常(P<0. 05)。給TFC後,總外周阻力呈明顯減低,5、15和25分鐘時分別達22%、24%和16%,股動脈血流量和血管阻力亦有增加和減低。
④對左室作功和心肌耗氧的影響:靜脈注射TFC5.6mg/kg後,5和15分鐘時的左室作功指數明顯降低達19%和15%(P<0.05),由於TFC具有顯著降低血壓和減慢心率作用,故反映心肌耗氧的指標TTI顯著降低,5、15和25分鐘時分別為22%、24%和26%,均具有顯著差異。TFC一方面增加冠脈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一方面又減少心肌耗氧量,固而使心肌的氧的供求達到新的平衡。
⑸對小鼠免疫功能
①TFC對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昆明種小鼠,體重20±2g,鼠齡35天左右,雌雄各半。59隻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鹽水;環磷醯胺(Cy)組,Cy25mg/(kg.天),ih × 2天;TFC組:TFC40.32 mg/(kg.天)和20.16mg/(kg.天),腹腔注射×5天;TFC+Cy組,TFC20.16mg/(kg. 天),腹腔注射×5天,Cy25 mg/(kg.天)ib×2天。分別於停藥次日處死動物剖取胸腺和脾臟稱重,並計算胸腺和脾臟指數。結果表明,TFC可明顯增加正常和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臟重量。對正常小鼠作用的特點為,TFC40.32mg/kg增加胸腺重量的作用強於脾臟,較對照組分別增加69%和20%,20.16mg/kg增加脾臟重量的作用強於胸腺,較對照組分別增加45%和36%。TFC還可明顯對抗Cy對小鼠胸腺和脾臟的抑制作用,其重量較Cy組分別增加51%和40%(P<0.01)。
②FC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TFC40.32mg/kg和20.16mg/kg可使正常和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明顯增強,正常小鼠的吞噬指數較對照組分別增加170%和162%(P<0.01),免疫功能抑制小鼠吞噬指數較Cy組增加271%(P<0.01)。
③TFC對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ANAE(+)細胞百分率的影響:TFC具有非常顯著增加正常及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淋巴細胞ANAE(+)細胞%,正常小鼠較對照組分別增加121%和67%(P<0.01),並呈現良好的量效反應關係。免疫功能抑制小鼠,TFC20.16mg/kg較Cy組增加64%(P<0.01)。
④TFC對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響:TFC40.32mg/kg正常小鼠半數溶血值(HC50)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TFC20.16m/kg可使正常和免疫功能抑制小鼠HC50值明顯升高,正常小鼠較對照組增加 10%(P<0.05),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較Cy組增加433%(P<0.01),提示較小劑量TFC具有促進IgM介導的體液免疫作用。
⑤TFC對小鼠血清抗體形成的影響:TFC40.32mg/kg和20.16mg/kg均具有非常顯著促進正常和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血清抗體形成作用,TFC小劑量組的作用明顯強於較大劑量組,此與 TFC對小鼠HC50的作用相一致。
⑥TFC對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響:TFC40.32mg/kg和20.16mg/kg 腹腔注射×5天使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由對照組的124.5±16.9μg,分別增加至350±94.3μg和448.4±104.2μg(P<0.01)。
上述結果提示,TFC具有非常顯著增加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TFC增加免疫功能的特點為較大劑量TFC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強於小劑量,而小劑量TFC增強體液免疫功能則優於大劑量。TFC增強小鼠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可能與某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功能有關。

毒性毒理

急性毒性試驗:體重18-21g 健康小鼠,雌雄皆用,按序貫法求得小鼠尾靜脈注射廣棗總黃酮(TFC)的半數致死量為112±12mg/kg。另有報導廣棗總黃酮注射液對小鼠靜脈注射半數致死量為403.2 mg/kg。

鑑別特徵

理化鑑別
⑴取該品粗粉5g,加水50ml,浸漬過夜,在60℃水浴上溫熱10min,濾過。取濾液1ml,加5%a-萘酚乙醇溶液2-3滴,再沿管壁濃硫酸1ml,在界面處顯紫紅色環,振搖,放冷,加水稀釋產生暗紫色沉澱。
⑵取該品粗粉2g,加甲醇50ml,在水浴上回流1h濾過,取濾液1ml,蒸乾,加氯仿1ml溶解,再加硫酸1ml,在紫外燈下觀察,氯仿層顯藍綠色螢光,硫酸層顯綠色螢光。
顯微鑑別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由表皮細胞和數列厚角細胞組成,表皮細胞外壁被有角質層,細胞內含有黃棕色色素塊。中果皮寬廣,最外方的數列細胞長圓形,排列整齊,從外向內細胞形狀逐漸變大,切向延長,並呈不規則交錯排列,細胞內含多數黃棕色的顆粒狀物質,偶可見簇晶樣物質,直徑約為10-25μm;內果皮組織中,可見細微的維管束組織,導管的直徑稍大於其周圍的纖維狀石細胞,此外尚有壓縮的頹廢組織。
粉末特徵
棕黃色。①外果皮細胞為不規則多角形或類圓形,細胞內含黃棕色色素塊,有時可見加厚的角質層紋理。②中果皮薄壁細胞淺黃色,細胞內含豐富的顆粒狀物質,偶見簇晶樣物質。③內果皮石細胞呈類方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為27-54(-108)μm,胞腔和紋孔明顯,胞腔中常含有黃棕色色素塊。④內果皮纖維細胞多成群散在,偶見有細微的維管束組織通過。⑤棕紅色色素塊眾多,呈不規則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