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南鄉子1
何處可魂消2?京口終朝兩信潮3。不管離心千疊恨4,滔滔。催促行人動去橈5。
記得舊江皋6。綠楊輕絮幾條條7。春水一篙殘照闊8,遙遙。有個多情立畫橋9。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南鄉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
詞牌名,有單調、雙調兩體,此詞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一韻到底。知不足齋本《張子野詞》於“南鄉子”下有題目“京口”。京口,今江蘇鎮江市。
杜佑《
通典·州郡典·潤州》:“因京峴山在城東,故稱京口。”
魂消:即消魂,也作“銷魂”,靈魂離體而消失,形容傷心。
江淹《
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終朝(zhāo):自天亮至吃早餐的這一段時間。兩信潮:即早潮和晚潮。信潮,即“潮信”,因潮水來去有定時,故稱。
離心:別離的心情。
橈(ráo):船槳,借指船。
江皋(gāo):江邊或江邊高地。皋,近水處的高地。
幾條條:百家詞本《張子野詞》作“飛條條”。
多情:指鐘情的人。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樑。
白話譯文
哪裡是讓人傷心之至的地方?大概是自天亮至吃早餐這段時間江潮都按時而漲並依時而退的京口。這裡的潮水不管分離的人千般不捨的別離心情,只管波濤滾滾。連濤聲也仿佛在催促將行之人划動離去的船。
仍記當初分別時的江岸。一條條綠色的柳絮隨風搖曳。漲了一篙深的春水在落日餘暉中顯得水面寬闊,將行之人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行漸遠。那個鐘情之人始終站在雕飾華麗的橋樑邊遠眺。
創作背景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二》載:張子野云:“往歲吳興守滕子京席上,見小妓兜娘,子京賞其佳色。後十年,再見於京口,絕非頃時之容態。感之,作詩云:‘十載芳草采白蘋,移舟弄水賞青春。當時自倚青春力,不信東風解誤人。’”滕子京,即
滕宗諒。據《
嘉泰吳興志·卷十四·郡守題名》,滕宗諒於
寶元二年(1039年)知吳興,
康定元年(1040年)十月離任。故
夏承燾《張子野年譜》“皇祐元年”條云:“滕席見兜娘,乃子野五十歲事再見於京口,當是此年左右。詞集一有《南鄉子》‘何處可魂消,京口終朝兩信潮’一首,又有同調“南徐中秋”一首,皆別妓詞,或即贈兜娘之作。”即此詞可能是張先於京口再見小妓兜娘時贈兜娘之作,時間約為皇祐元年(1049年)。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詞上片描寫情人之間離別時的情景,由於離恨重重,所以見潮水而魂消,以為它在催人啟行。首句以“何處可魂消”指示消魂之處,其中的“魂消”二字化用江淹《別賦》中的句子“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說離別,表現出分離之人痛苦的情狀。次句承首句的“何處”而來,敘述分別的地點,將離別情懷轉化為“京口終朝兩信潮”,以示別情難已,並以“兩信潮”暗指詞人與兜娘兩次相見。緊接著又從潮水寫到離舟,以江潮的無情,不知人為離恨所苦,在人不欲離別時,卻以滔滔潮水“催促行人動去橈”,讓人即使不忍分別,也只得離去。
下片敘寫行人對往事的回憶和情人遙送的情景,回想江皋、楊柳、春水、殘照以及立在畫橋上的多情人等別時情景,將遙立畫橋的多情人定格在記憶中,凝固為美麗的畫面。首句以“舊江皋”提起往事,離舟出發,江岸的景色使行人回想起往日的情景,在環境的不變而時間的易移中,以“綠楊輕絮”一句高度濃縮了“濃得化不開”的故事。離舟漸行漸遠,在那綠楊輕絮、春水殘照之下,行人遠遠地還能望見“多情”的愛人站在畫橋邊。結句前面的敘寫均是從行人的角度出發,結句的描寫則落實到送者身上,給全詞平添了無盡的韻味。
名家點評
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
吳熊和、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沈松勤:
劉禹錫《楊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訊息到今朝。”此詞下片所賦與之相近。(《張先集編年校注》)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柏嶺:張先《南鄉子》(何處可魂消)說“記得舊江皋。綠楊輕絮幾條條。春水一篙殘照闊,遙遙。有個多情立畫橋”,記憶中的舊江皋的三個場景,實則是條條輕絮、春水殘照、畫橋孤立三個碎片連成,典型傳遞出詞人賞玩舊痕的審美追憶心態。(《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
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阮忠:說京口江潮“不管離心千疊恨”的涌動,暗寓了時間的迅猛流逝,行人應該離去了。(《宋代四大詞人群落及詞風演化》)
作者簡介
張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
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
晏殊知永興軍時闢為通判,後官都官郎中,晚歲退居鄉里。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曾以三處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有《張子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