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普鐘(752年-768年)是南詔閣羅鳳的年號,總計17年。是南詔的第一個年號,也是雲南改元的開始。“贊普鐘”一詞來源於藏語,意為“贊普之弟”,為吐蕃君主赤德祖...
南詔東帝,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南詔王閣羅鳳北臣吐蕃。君長贊普冊閣羅鳳為“贊普鐘”(贊普之弟),號曰東帝,給金印。 [1] ...
[11] 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 [12] 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冊封閣邏鳳為“贊普鐘(意為贊普之弟)。天寶十三年(754年...
再者有南詔閣羅鳳自唐天寶十一年(752)依附吐蕃,被冊封為贊普鐘南國大詔後,西藏密教也給南詔以影響。《新唐書·南詔傳箋證》:“《張勝溫畫卷》中所有密教諸僧...
今《南詔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記》記太和城:周回十有餘里。城廢於明初。南詔德化碑立於贊普鐘十五年即唐太曆元年(公元766年),是南詔王閣羅風被迫...
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冊封閣邏鳳為“贊普鐘(意為贊普之弟)。天寶十三年(754年),劍南留後李宓(音密mì)率兵七萬擊南詔,進至南詔首都太和城,全軍覆沒。這...
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年)閣羅鳳遂依附吐蕃,吐蕃封閣羅鳳為贊普鐘,號東帝,是年閣羅鳳改年號為贊普鐘元年。贊普鐘成為南詔的第一個年號,也是雲南改元的開始。
天寶戰爭之後,閣羅鳳北臣吐蕃,吐蕃封閣羅鳳為“贊普”,南詔改國號為“贊普鐘蒙國大詔’,閣羅風建元“贊普鐘”。“贊普”為吐蕃語,意為“兄弟”,南詔與吐蕃...
南詔贊普鐘十四年(765年),南詔國在勐谷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今景東縣境屬銀生節度銀生城、開南城。大理天授元年(1096年),大理國廢節度、都督...
公元762年,在歷史上分別指代壬寅年(虎年)、唐寶應元年、南詔贊普鐘十一年。中文名 公元762年 外文名 Ad 762 紀年 壬寅年(虎年) 紀年2 唐寶應元年 紀年3...
《南詔德化碑》刻成大曆元年(七六六),即南詔贊普鐘十五年,南詔群臣歌頌其王閣邏鳳,用漢文刻成此碑,立於太和城(今雲南大理)。相傳碑文為鄭回撰寫,杜光庭書,...
公元756年 紀年1 丙申年(猴年) 紀年2 唐天寶十五年,至德元年 紀年3 南詔贊普鐘五年 紀年4 安祿山聖武元年目錄 1 相關紀年 2 年表 3 大事 公元...
《南詔德化碑》雲:贊普鐘三年(754年),閣羅鳳命擊潰雲南郡都督、侍御使李宓等人時,“伏屍遍毗舍之野”。毗舍即吠舍(Vaisya),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次於婆羅門、...
《南詔徳化碑》《南詔德化碑》,於南詔贊普鐘十五年,即唐大曆年(公元766年)所刻,碑高3.02米,寬2.27米,厚0.58米。青石質,正書,文字剝蝕嚴重。碑陽刻正文...
南詔贊普鐘十一年(762年),南詔國在勐掌(保山盆地)設永昌節度、統轄瀾滄江以西地區;今西盟地屬永昌節度。 大理天授元年(1096年),大理國廢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
拓東節度,唐代南詔行政機構名。為六節度之一。據《南詔德化碑》“(贊普鐘)十四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即765年)春,(閣羅鳳)命長男鳳伽異於昆川置拓東城。”改...
南詔贊普鐘九年史思明順天二年日本天平寶字四年渤海國大興二十三年年表第五琦被貶乾元二年(七五九)九月五日,令絳州(今山西新絳)鑄乾元重寶大錢,加以重輪,一...
南詔贊普鐘九年(760年)設定溫富州,屬河陽郡。溫富州的設定,使玉溪市紅塔區在歷史上開始成為州一級的行政單位。大理國時為河陽郡休制部。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
唐代雲南的烏蠻(即彝 族先民)為主體,包括白蠻(白族先 民)等族建立的聯合地方政權,其王室 曾受唐封南詔國王,一度與吐蕃結盟, 稱“贊普鐘”,又謂御弟或五...
苴咩瞼,唐代南詔地方行政區劃名。為“十瞼”之一。又名“陽瞼”。治所在“陽苴咩城”,又名“紫城”,系南詔神武王閣羅鳳於贊普鐘十三年(唐廣德二年,764)所...
但鮮于仲通不允,大軍直逼大理,南詔求救於吐蕃,大敗唐軍,唐大將王天運戰死,仲通夜逃,唐軍被殲。吐蕃與南詔結為兄弟之邦,封南詔為贊普鐘南國大詔,南詔改元為...
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詔贊普鐘十四年置威遠城,屬銀生節度。乾符六年(879年),南詔政權置威遠瞼,屬銀生節度,後改屬蒙舍鎮統領。
天寶十年(751年),南詔閣羅鳳附吐蕃,受封“贊普鐘”(弟王),吐蕃為了管理麽些蠻等部落,在鐵橋城設神川都督府,神川鐵橋在強化吐蕃統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它...
王朝之間爆發了“天寶戰爭”,南詔君主閣邏風在數度受辱的情況下,拍案而起,興兵反唐,連挫唐王三大將,擊敗唐軍20萬,南詔絕交唐室,受吐蕃之封,為“贊普鐘南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