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磊石村位於海陽市城區西北部,地處東經120°05′,北緯36°50′。東與石劍村為鄰,西與大叢家、閻家莊接壤,南與小叢家村、山後村相連,北與大磊石村交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磊石村
- 主要姓氏:於
- 地理位置:東經120°05′,北緯36°50′
- 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地瓜等
大事記,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大事記
1942年1月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同年11月日軍膠東大掃蕩,入侵本村,村民失蹤1人,傷2人。 1944年9月與大磊石村分設行政村。 1945年5月駐行村的日軍侵擾本村,失蹤1人。 1955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6年村集體投資3.8萬元,建起自來水井。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私立學校2處。1947年,成立南磊石國小。1967年,成立南磊石完小。1970年,國小和完小併入大磊石聯中。為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村每年都為學校投資,購置教學設施。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8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65年,人均糧食180公斤。1980年,人均糧食260公斤。2000年,全村總收入82萬元,人均存款1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40輛,機車50輛,電話86部,彩電80台,電冰櫃15台,洗衣機2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2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拆舊建新。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1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9年起,獨生子女戶,每年村補助120元。1986年,村投資3.8萬元,建起自來水井1座,村民用上了自來水。1995年,投資2.3萬元,建橋2座;投資3.2萬元,挖大口井2眼。1999年,投資4.3萬元,建起大口井1眼。2000年,投資5萬元,新建自來水設施。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6月5日,於德文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成立黨支部,於德臻任黨支部書記,時有黨員14名。之後,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心君、於德柱、於德元、於殿上、於殿南、於殿興。2002年,有黨小組4個,黨員31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4年9月以前,與大磊石村為一個行政村。同年9月,與大磊石分別成為獨立行政村。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芹昌、於德寶、於德省、於德元、於德柱、於殿海、於殿上、於德聯、於殿興。1999年4月,於殿興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9月,於殿星當選為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