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于姓自文登大水泊來此處定居建村。因村北天門山有三塊巨石相壓,形似“磊”字,故名大磊石村。
經濟資料
2002年,全村524戶,1460人,全為于姓,均屬漢族。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75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3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9.45%、60.82%、9.73%,人均純收入2820元。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43年膠東十六團兵工廠遷至本村。兩年間,製造出大量武器供應前線。 1944年9月與南磊石村分設行政村。 1945年5月18日晚盤踞行村的日偽軍突然包圍本村,打死5人,傷3人,抓走13人。 1955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79年冬由縣建設兵團協助,本村修起孫家園水庫,庫容120萬立方米。 1980年冬由鎮統一組織修環山路,長達20公里。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40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66公斤,總產70.5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186公斤,比1978年畝增產2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280公斤,總產72.3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76公斤,總產57.8萬公斤。 1978年起,大力發展花生種植,全村種植面積達到53.3公頃。2000年,全村花生種植面積66.7公頃,畝收入600元,總收入6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421.2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00萬元,畜牧業收入193萬元,林業收入12.8萬元,漁業收入0.7萬元,其它收入14.7萬元。 第二產業1955年,本村只有小手工業,收入甚微。自1983年以來,村先後成立了食品加工廠、翻砂廠、養雞場、純淨水廠等,個體業主15人。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人,總收入869.7萬元,其中工業收入854萬元,建築業收入15.7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村辦起了供銷社代銷店。繼之,先後辦起了油坊、粉坊。改革開放後,在村支部的支持引導下,相繼發展起理髮店、修理部、商店、飯店及個體運輸等,總收入約15萬元,利稅1萬餘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2人,收入139.1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31萬元,服務業收入19.5萬元,商飲業收入88.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51年,建起大磊石國小。1974年,成立大磊石聯中,由聯辦村共同出資10萬元修建校舍,有教職工18人,學生20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1人。大磊石村的大秧歌是海陽大秧歌主要流派之一,遠近聞名,至今不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生活貧困。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30公斤。2000年,全村人均糧食410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750萬元,人均存款2700元。2002年,全村有機動車輛110輛,機車110輛,電話280部,彩電40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里全是草房,街道不整,交通不便。1965年起,修通村中心自南向北的大路,並在中心河上架橋3座。1984年,村規劃出村南1.3公頃地,建立工業區。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3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3年,購買電影機1台。1995年,全村安裝了閉路電視。2000年,全村共安裝電話280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
1942年,於恆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成立黨支部,於恆斌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希儉、於中春、於忠順、於希安、於慶壽、於清吉、於正奎、於清來、於恆仁。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55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希恩、於希當、于波、於恆江、於中春、於希昌、於清吉、於正義、於正全、於恆波、於恆仁。1999年5月,於恆仁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