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皋村

南王皋村

南王皋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辦駐地以南6公里,東經119º,北緯36º,海拔50米,山東半島中部,齊長城以北。

南王皋村村民自古以來在膠濟鐵路以南,汶河西岸繁衍生息。商周時期,人類已在這一帶棲息、勞動,有人散居並無村名。2014年版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道志南王皋篇記載:“元代即有此村。因本村位於杞城以西,汶河北岸近水處的高地上,以前這裡是杞王的土地,取名王皋。”王,淳于國國王和杞國國王。皋,水邊的高地,這裡的水是汶河。王皋,就是淳于國國王和杞國國王管轄的在汶河邊上高地形成的村落。因村北有小王皋,本村逐稱大王皋,居北王皋之南,自北王皋立村後改稱今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王皋村
  • 外文名:Nanwanggao village
  • 別名:大王皋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
  • 地理位置:山東半島中部
  • 面積:2.4 km
  • 下轄地區:8個隊組
  • 政府駐地:村內
  • 電話區號:0536
  • 郵政編碼:262113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溫適中,四季分明
  • 人口數量:2010(2017年)
  • 著名景點:汶河濕地、宣華山、杞國故城遺址、九女冢、娘娘廟遺址、老槐樹
  • 機場:濰坊飛機場
  • 火車站:南流火車站、濰坊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G、魯V
  • 方言:安丘方言
地理位置,村莊由來,歷史沿革,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特產,教育,環境保護,出土文物,現狀,展望未來,詩詞,大事記,

地理位置

南王皋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辦駐地以南6公里,東經119º17',北緯36º32',海拔50米,山東半島中部,齊長城以北。村西2公里以西是丘陵叫宣華山,海拔87米,村東南靠全長110公里的安丘母親河汶河,南王皋村屬於杞國故城(都城在今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杞城村一帶,隔河相望距離1.5公里)一部分,杞國故城遺址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讓世人為之矚目。村東7.5公里是濰河,汶河、濰河呈“人”字形流淌在濰坊市東部,汶河並於濰河向北流入渤海。
有一汶河支流橫貫村東西把村莊分割為南北兩部分,村內人俗稱南莊和北莊,支流北崖有圍牆北莊又俗稱圍子裡,有外村人又俗稱南莊為孫家王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丘陵,中部東部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溫適中,四季分明。
南王皋村
南王皋村
位於安丘市和坊子區兩縣坊安街道、黃旗堡街道、大汶河旅遊開發區三鎮交界處,交通位置重要,安(丘)南(流)路從村東經過,橫跨汶河。這裡系汶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水澆條件好,古有“金朱旺、銀王皋”、“安丘糧倉”之說。

村莊由來

南王皋村村民很早就在在膠濟鐵路以南,汶河西岸繁衍生息。商周時期,人類已在這一帶棲息、勞動,有人散居並無村名。元代即有此村,因本村位於杞城以西,汶河北岸近水處的高地上,以前這裡是淳于國國王和杞國國王的土地,取名王皋。王,淳于國國王和杞國國王。皋,水邊的高地,這裡的水是汶河。王皋,就是淳于國國王和杞國國王管轄的在汶河邊上高地形成的村落。因村北有小王皋,本村逐稱大王皋,1984年4月撤銷南流公社改制南流鎮後根據地理方向大王皋改稱南王皋。
自元代到現在700多年,子孫繁茂,名人輩出,《于氏族譜》載:“于氏始祖北宋以前由郯城縣遷入文登,于氏族麻公於明洪武十七年為避兵焚自山東文登遷居濰縣河灘東莊,明洪武末年遷入大王皋(今南王皋)。”
《周氏族譜》載逄王周氏是明洪武二年弟兄三人從河北棗強縣遷往山東昌樂堯溝,後始祖仲原公移居安丘逄王村,南王皋村周姓為6世祖訪公明隆慶年間從逄王村遷移到杞城後小莊(今周家莊子),雍正二年(1724年)12世祖光胤公從杞城後小莊移居大王皋(今南王皋),生子二, 長子鳳德次子盛德,截止2017年共293年繁衍周姓男子600餘人。
《楊氏族譜》載楊姓老祖楊湘明初由河北棗強縣遷至山東省安丘縣雁過莊(今楊戈莊)。清朝道光年間有王皋嚴宅土地房屋要賣,通過經紀人購買後長子楊統熙、次子楊統照移居大王皋。
村由明朝從河北棗強縣、山西洪洞縣遷移來的移民和原住民組成。皆為漢族。
南王皋村
村志封面

歷史沿革

商周時期,人類已在南流這一帶棲息、勞動。
夏商兩朝為斟尋國地。西周淳于國。春秋、戰國初期屬杞國。戰國時屬齊國。秦朝,分屬膠東郡。
公元前148年(漢景帝中元二年),屬北海郡淳于縣。三國時期,魏國地,屬城陽郡。
兩晉、十六國時期,至400年(東晉隆安四年),地歸南燕。北齊並於高密。
隋朝,屬高密郡。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後,淳于併入安丘。
宋、金、元屬密州。明、清為青州府安丘縣所管轄。
中華民國成立後,屬膠東道。1928年撤道直屬山東省安丘縣第二區汶西鎮。1943年,屬魯中行政區沂山專署區,1945年8月,屬魯中行署沂山專署區,1946年春,屬魯中行署第三專署(沂山區),1947年秋屬濰南縣南流區。1948年6月由濰南縣劃歸安丘縣南流區。
1948年南流解放後,根據鬥爭發展形勢成立南流區,下設11個小鄉,包括王皋。1958年9月14日成立了政社合一政權機構--太陽升人民公社,社址在南流,後習慣稱為南流公社。公社以下劃分為八個生產管理區,包括王皋。文革中,南流人民公社駐地仍在南流街,從1971年開始,公社機關與社直部門先後由南流街里搬至南流街南門外。
改革開放後,1984年4月撤銷南流公社改制南流鎮。2003年6月,安丘市南流鎮成建制劃歸濰坊市坊子區。2007年9月,南流鎮撤銷,併入坊安街道,駐地南流。

歷史典故

1、淳于國與杞國。淳于國是中國歷史上西周和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周武王把淳于公分封在山東安丘縣東北部,建立了淳于國(國都在今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杞城村一帶,和南王皋村隔河相望距離1.5公里)。何時興亡歷史沒有記載。周武王在位約公元前1050年—約公元前1045年,到公元前706年被杞國滅,存在約340-345年之間。
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夏代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姓,大禹的直系後裔。《史記·陳杞世家》記載:“杞國微小,其事跡不值得記載。”《大戴禮記·少間篇》記載:“杞在商朝分封於河南杞縣,西周被周王朝遷置山東新泰、寧陽一帶。”《漢書·地理志》記載:“先春秋時徙魯東北”。公元前706年滅淳于國從山東新泰第一次遷都在此,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將國都遷侄緣陵(今山東省昌樂縣境內)。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被迫第二次遷到淳于。公元前445年,杞國被楚國滅亡。
第一次存在時間61年,第二次存在時間100年。合計存在時間161年。加上淳于國存在時間,兩個諸侯國在此處時間約501-506年之間。
2、杞人憂天成語。列子·天瑞》中所說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杞國。該成語雖說往往用來形容庸人自擾的無謂擔憂,但是這和杞國國小多經磨難而造成的國人憂患意識有關。時至今日,該傳說傳承的文化內涵已演化為居安思危,憂國憂民,未雨綢繆,勇於探索的精神,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
南王皋村
杞人憂天
3、九女冢。公元前646年,夷狄犯杞,久攻而城不破。成公三女婿為夷諜,唆使夫人於成公處探得杞城薄弱環節並連夜告敵。翌日城破,杞國被迫遷都緣陵(今昌樂縣境內),史有載焉。後,杞成公恨女外向,遂於城外修一大墓,設計將九個女兒全部誘入,迅閉墓門,封土成冢。據傳每逢雨天,行人常聞得冢內有哀號之聲。
南王皋村
九女冢
九女冢在南王皋村東南汶河南岸,2011年清明節濰坊記者濰水左岸遊覽九女冢寫詩紀念:“九女墳前側耳聽,仿佛冢內有悲鳴。成公活瘞親生骨,為保江山不近情。”
4、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女是杞人的媳婦,哭倒杞國城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家喻戶曉,然而在杞國故城當地卻流傳著另一個說法:孟姜女姓姜,是齊國貴族的大女兒,也是齊莊公的本家妹妹,後來嫁給了杞國人杞梁。這杞梁本是杞君的本家,孔武有力、勇名遠揚,而且事母至孝。由於喜好舞槍弄棒,不懂稼穡,不善經營,家道衰落,在杞國難以為繼,才帶著媳婦、老娘來到商業發達的齊國臨淄謀生。
是年,既公元前550年,齊莊公想重振霸業,出兵伐晉,無功而返,於是想乘機攻打莒國。杞梁因為勇猛無比,經朋友舉薦,作為先鋒參加了這場戰鬥。杞梁屢立戰功,最後不幸戰死。齊莊公大勝凱旋,沒有忘記英雄杞梁,準備把他隆重地安葬在臨淄郊外,並親自前去弔喪。這時杞梁的媳婦孟姜女不幹了:“弔喪有在郊外的嗎?這不符合理法吧?如果杞梁有罪,就不要安葬了。如果沒有罪,就請君主把杞梁還給我,我們回老家安葬他吧,俺家還有婆婆呢。”就這樣孟姜女將杞梁的遺體運回了杞國,在杞國城北的公墓,停棺三日。孟姜女撫棺大哭,這對恩愛夫妻,轉眼間就陰陽兩隔,孟姜女傷心至極,涕淚俱下……也許是那年雨水多?汶河河水大漲,久泡城牆,再加上杞國的城牆都是用泥土築成的,或許就是巧合,這時杞城的北城牆轟然坍塌。
這件事,東漢王充的《論衡》和邯鄲淳的《曹娥碑》都有明確記載,說孟姜女哭倒了杞城的北城牆。到了西晉時期,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記載了此事,只是有所誇大,說孟姜女哭倒了整個杞城。另外,前544年,杞國國君的親戚晉平公,就是當時諸侯的霸主,集結各路諸侯幫助杞國修復城牆,也正是那個時候。看來,杞國城牆坍塌確有此事。當時百姓以為孟姜女哭夫哭塌城牆感天動地,由此而流傳下來。
5、爬王墳。《史記·陳杞世家》:“悼公十二年卒,子隱公乞立。七月,隱公弟遂弒隱公自立,是為釐公。”春秋末年,杞國衰微。杞隱公姒乞即位剛滿七月,其弟姒過遂弒兄篡位。兵戎相見,隱公受傷,狼狽爬出城外流血而死,後人遂戲稱隱公為“爬王”。姒過即位後稱杞僖公,為掩人耳目,又於隱公殞命處厚葬之。故民間又稱杞隱公陵為“爬王墳”。
爬王墳在南王皋村東4公里處,2011年清明節濰坊記者濰水左岸遊覽爬王墳寫詩紀念:“國微民寡苦經營,胞弟操戈起篡爭。傷重越牆城外死,落得身後爬王名。”
南王皋村周文全2012年清明節遊覽杞國遺址、九女冢、爬王墳後寫詩紀念:“清明神遊會隱公,杞國四遷終我鄉。杞人憂天辯證看,千年重地今日強。”
6、孔子游杞國得夏時書。當時是杞釐公(在位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87年)當政時期,本村是必經之路。《論語 八佾》記載:“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禮記 禮運》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又據《史記 夏本紀》記載:“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
7、濰水之戰。《史記》記載,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四年)10月11月,濰水之戰,漢大將韓信率漢軍5萬和項羽派龍且率20萬楚齊聯軍,以少勝多,水淹聯軍最終全軍覆沒,是楚漢時期重要的一場轉折性戰役。戰役以少勝多的智慧。《安丘縣地名志》記載,韓信在營子村安營紮寨十餘里。本村在營子村東南1.5公里。
8、曹操東征淳于。《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秋八月,公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遣樂進、李典擊破之,承走入海島。”《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七》也做了同樣記載。直到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回到鄴城。就是說,曹操在淳于城駐軍達半年之久,看中了汶河、濰河易守難攻的地理特點,此次曹操東征淳于既安定了大後方,又贏得了朝野讚譽,意義端得是非同小可。

民間傳說

1、宣華山棘子精大戰蓬小姐。傳說,很久以前在宣華上聚集了一夥土匪,大當家的兵器是一把開山鉞武功非常厲害,又因長了滿臉疙瘩人送外號棘子精,二當家的是個風流和尚兵器是三股托三叉,因鼻子長的象秤鉤所以外號叫秤鉤和尚,這倆個匪首聚集了百十號人在宣華山附近燒殺擄奪無惡不做。秤鉤和尚好色,知道誰家有結婚的他要先和新娘睡頭一晚上,害的許營等村結婚都是偷偷的也不壓紅磚不貼對聯。不過有倆個村他是不敢去的,一個是南王皋另一個是小朱旺,為何這倆個村他們不敢去來,原來是他們占山初期怕附近有比他們武功高的所以秤鉤和尚下山找人比武,他打聽著小朱旺有個叫高小成的武功高強就去找高小成比武走到小朱旺地界問在地里幹活的農民高小成家在哪裡住,正好高小成正在那邊鋤地,農民說那個鋤地的就是,秤鉤把剛叉往地上一插,雙腿往下一蹲往上一竄跳上叉頂一隻腳踏在叉攥上,手打涼棚高聲叫到我看看那個是高小成,高小成聽到叫聲抬頭一看這陣勢是找他比武的,他也沒說話把鋤往地上一戳一抬腿竄上鋤頂一屁股坐在上面拿出菸袋往鋤把上磕了磕說到是誰找我,秤鉤和尚一看比他自己武功高就沒敢上前比試從叉上跳下來扛著鋼叉就走了,在這裡再介紹一下高小成這個人,他長著一雙飛毛腿,能日行一千,夜走八百,在青島劫過皇槓安丘縣縣令下令緝拿他,衙役告訴縣令說從小朱旺到營子坡里的兔子都讓拿淨了我們抓不住他,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說為何不敢來南王皋,原來是秤鉤和尚聽說南王皋有個姓篷的老頭會武功。有一日他派了個小嘍羅去給篷老頭下戰書,約好第二天在送子娘娘廟老槐樹底下比武。第二天篷老頭如約去槐樹底,到那一看秤鉤和尚早在那兒等著了,倆人說了幾句客套話,秤鉤和尚說咱今天比氣功吧!篷老頭問比氣功怎么比呢,秤鉤和尚說一個人站好另一個人用頭碰他前胸誰受不了誰就輸了,篷老頭說:“好吧,那你先碰我。”秤鉤和尚說行,篷老頭站好馬步把雙拳往腰間一收,把丹田氣提到前胸做好準備,秤鉤和尚往後倒退數步用手摸了摸頭頂把丹田氣運到頭頂把頭一低撞向篷老頭,篷老頭一看來勢兇猛知道不好往旁邊一閃,秤鉤和尚一頭撞在老槐樹上當場就昏了過去,篷老頭知道惹禍了趕緊回家了。篷老頭老伴早就去世了,只有一女兒也就十來多歲,篷老頭告訴女兒自惹禍了讓女兒藏在屋裡有事不要出來。第二天早晨篷老頭找出犁地用的犁子用布裹在胸前敞開大門坐在天井裡等秤鉤和尚來報仇,果然半頭晌秤鉤和尚來了手裡托著一塊大豆腐進門後也不說話,把豆腐照著篷老頭的前胸打去。篷老頭把胸一挺聽到“啪”一聲篷老頭倒退了兩步才站住了,秤鉤和尚一看沒事知武功不低所以也沒再糾纏就回山了,從此後不來南王皋鬧事。
他走後篷老頭解下犁子一看頓時嚇得目瞪口呆:犁子讓和尚用豆腐打碎了!篷老頭知道早晚秤鉤和尚還來尋仇,所以抓緊讓他女兒煉武,他女兒天姿聰明是塊習武的材料,什麼招式一學就會。篷老頭教了她三年,覺得光自己教不行就把女兒送到他去師兄家去學武。一晃幾年過去了,篷老頭年齡也大了,又加上當年讓秤鉤和尚用豆腐打了那下,雖然有鐵犁子隔著也受了點內傷所以一病不起,就找人捎信讓女兒回家。現在篷小姐二十來歲白淨臉櫻桃小嘴長著一對鳳眼很是漂亮,篷小姐回家後沒幾日篷老頭就去世了。秤鉤和尚聽到訊息後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又聽說篷老頭的女兒非常漂亮想這會篷老頭一死搶他女兒當壓寨夫人也不錯,就帶了二十來個嘍囉直奔南王皋而來,進了西門不多遠來到篷小姐家。秤鉤和尚在門外高聲叫道:“姓篷的丫頭!快快出來,隨我上山給我當壓寨夫人吧!”篷小姐一聽就知道是秤鉤和尚來尋仇。從牆上取下虎頭雙鉤,把鏢囊掛入腰間,走到門外說道:“賊和尚找死,”說話間掄起雙鉤和秤鉤和尚打將起來。這時有不少村民聽說山賊來了都從家裡拿著杴、蹶、二叉子趕來幫忙。那些嘍囉一看這么多人也沒有敢靠前幫忙的,有個小頭目看著不占上風偷偷的回山報信去了。篷小姐和秤鉤和打了有二個時辰,篷小姐想這個打法不行要是棘子精也來幫忙自己打不過他倆個,得想個辦法快點打敗秤鉤和尚,心中想著也就故意放慢了招式,秤鉤和尚看著篷小姐招式慢了,心中高興這丫頭快不行了,就在這時篷小姐虛晃一招回頭就走,把右手鉤遞入左手,右手伸到腰間摸出一隻飛鏢,秤鉤和尚一看要跑舉叉就追,只見篷小姐頭一回右手往後以甩一隻飛鏢直射秤鉤和尚咽喉,秤鉤和尚光想著抓篷小姐當壓寨夫人了一點防備也沒有,等他發現已經晚了,飛鏢正好剌進他的咽喉,秤鉤和尚當場斃命。眾嘍囉一看二當家的死了回頭就往回跑,村民村一看嘍囉要跑在後邊就追,眾嘍囉跑了不多遠就看見棘子精帶著一夥嘍囉從西門那兒過來了,眾嘍囉看到大當家的來了就高聲叫著:大當家的不好了二當家的讓姓篷的丫頭殺死了。棘子精聽到叫聲把手一揚做了個停的動作。這時早來的嘍囉也到近前了,篷小姐和村民一看又來了那么多人也不敢硬追也就停下來了,早來的嘍囉就和棘子精訴說了二當家的被殺的經過,棘子精聽後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這丫頭看來還不好對付,又看村民比他帶來的人還多要打不一定能著便宜,眼珠一轉計上心頭,他對著篷小姐高聲說到丫頭為了不讓無辜的村民受到傷害我們約個時間地點我們單打獨鬥,篷小姐一想也是在村里打鬥肯定傷著老少爺們,就說好,棘子精說今天我先把我兄弟的屍體運回去掩埋了,明天咱在宣華山底下比試高低,有些上了年齡的就說不要上當,篷小姐想不答應他,他是不能善罷甘休的只好答應了,眾嘍囉把秤鉤和尚抬回去安葬不再多說。
第二天吃罷早飯篷小姐帶上雙鉤和飛鏢出了大門一看門外早聚集了有三五十村民都要和她一起去,篷小姐想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啊,鄰居冒著生命危險幫自己自己一定要打敗棘子精為民除害,就這樣篷小姐帶領眾村民奔宣華山而去。快到宣華山底老遠就看見棘子精在山下一塊平地上等著了,眾人到了近前棘子精說到丫頭今天你拿命來吧我要給我兄弟報仇,篷小姐也不答話掄起雙鉤就打,倆人你來我往地打在一塊從早上打到晌午又從晌午打到日頭快要落山也沒分輸贏,村民怕黑了天吃虧就高聲到孩子別打了明天再打吧,篷小姐聽後說到今天先留你狗命明天再戰,棘子子精也累壞了中午倆個又沒吃飯,棘子精說到好吧,就這樣各自回去了。第三天還是那樣見面就打,打到晌午棘子精體力就看出不行來了,因為這幾年都是秤鉤和尚出去和人家打,他是光喝酒玩女人了身體也胖了不少。昨天打完回去又喝酒玩女人今天體力跟不上了,這時候招式一慢讓篷小姐抓住機會左手鉤迎面而來,棘子精拿開山鉞往外一磕,篷小姐的右手鉤照著他左腿就去了,棘子精再想躲來不及了正好鉤到左腿上,篷小姐往回一帶把棘子精帶了個四爪朝天腿上也流出洫來,說時遲那時快篷小姐一個箭步竄上去一腳踢在棘子精的太陽穴上,緊接著又是兩腳就這樣三腳把棘子精踢死了,以後人們就叫這塊地三腳地。這塊三腳地解放後叫成三角地。
2、南王皋“車活”。年輕人光知道開車技術好就說是南王皋車活,可這句話是怎么來得很少有人知道。村五幾年以前是出進一條道,出進有十八個崖頭,路線是怎么走的呢?是出了西門向西南方向有條溝叫廟溝,原來哪地方沒有橋,那個橋是五幾年以後建的。廟溝裡面有十八個崖頭還有九個拐彎,廟溝很窄,只能走一輛車,如有從兩頭來的必需有一輛倒回去,所以每次下溝前趕車的都先大聲吆喝有兩來的嗎?如果沒有回音才敢下溝。去南流是怎么走呢,也是從西門出去走,那條溝直通河灣,再穿過將軍埠去南流,所以說村路道很難走,趕車的技術都很好,以後趕著車出去,別人說路不好走,南王皋村人就說沒事,南王皋車活好就流傳開了。
3、獨角龍“水淹南王皋”。話說南王皋村雖西靠宣華山,東緊靠汶河,但從建村以來從沒被水淹過,就怕從西埠宣華山上下來的水,如果汶河裡水大了就能把西埠水堵的泄不下去,才能淹了村子。
話說這年六月天老爺爺不知道咋的了,連續給下了有半月雨,汶河裡水漲了,西埠水也往下泄。因村有圍牆先從西門那兒往裡進水了,村民從家裡扛出秫秸擋在西門那兒再培上土,先把水堵住,可是水還在漲眼看就要堵不住了。有村民就說快到東圍子牆上看看河裡的水能泄下去嗎?有幾個村民就到東圍子牆上向東一看,河裡水並不是太大,原來是一條獨角蛟龍在河裡翹著個尾巴,耍著水不讓水往下泄—就在現在汶河王皋大橋所在的那個地方。有個大膽的村民回家拿了條鳥槍,照著獨角蛟龍的屁股就是一槍,也不知是打著了,還是嚇的獨角蛟龍,帶著一根水柱直著向東下去了。蛟龍發瘋,一頭插在了杞城街上,把杞城街上拱上一個灣。杞東和杞西中間那個東西灣就是那會讓獨角蛟龍拱上的。獨角蛟龍沒有水它走不了了,在杞城把這條壞龍暴曬了三天后才找了個地方把它埋了。
南王皋村
汶河和王皋橋
蛟龍跑了,南王皋村這邊的水也泄下去了。人們扒開西門出去向西一看,啊?怎么看著從西埠上宣華山有牽著牛的、有扛著犁的下來了很多人?上前一問,原來是石坑、小尚莊等村在西埠宣華山上看著這幾天南王皋村這兒一片水,他們以為讓水衝去了,看著沒有水了下來搶南王皋村的地,到了近前才知道我們村完好無損,他們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4、村北月牙石。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宣華山下住著一戶窮人家,家中有個聰明忠厚的孩子。他聽老人說宣華山中臥著一頭老黃牛,就打算到山裡去把那頭牛牽回來耕田用。
進入宣華山中,看到那頭老黃牛臥在一塊月牙形的大石上,精心照顧了三十天,老牛病好了,老牛說當初被貶到人間只時,一氣之下把盤古開天劈地時磨斧頭用的磨石讓我一腳踢了下來了,就是他在上邊臥著的這塊石頭,這可是塊神石。就把這石頭拖到該村村北。也不知過了多少年,青年也去世了,老牛也刑滿回天庭了。月牙石在人間待到一九四幾年,忽然有一天不見了,有人說是天庭發現少了那塊盤古磨斧頭的磨石,被收回去了,也有人說是為了改造良田埋在地下了,現在已無法考證,但是村北月牙石原先是確實有的。
5、龍王廟的來歷。很久以前,斜山上住著倆個神仙,一個是鐵拐李大家都知道。斜山就是是現在的峽山,以前咱們這塊,看著那個山向北斜所以叫斜山。以前有句諺語說鐵拐李不離斜山,傳說斜山水庫里的鯉魚有四個鼻孔,別的地方沒有,這個品種是鐵拐李從天上帶回來的。鐵拐李住在山北面的山洞裡,山南邊住著王母娘娘有王母娘娘廟。在這裡多說幾句,很多人以為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倆口子,其實不是,王母娘娘要比玉皇大帝早著幾百年,所以他們倆個不是倆口子。
以前農民都是靠天吃飯,有時年景旱附近的信徒就把王母娘娘的塑像,用木頭做的象個轎的東西,他們叫鸞駕,抬著王母娘娘塑像到處收香火錢,他們叫游鸞,到哪個村就按人口收錢,走到那個村吃住都得管,不下雨他們不回去,南王皋村他們也來。
有一年天大旱他們又要游鸞,有個村有戶人家,兒媳婦很厲害,也不孝順,年景不好家裡又窮點,聽說又要游鸞收錢,就罵她公公婆婆,老不死的還不快死還得給你們交錢,我倒要看看老天長不長眼,說著話找出兩個小罐子,裝上灰炸藥,讓她公婆跪在天井中間,把兩個罐子放在她公婆頭上,插上香把香點燃說到看看老天長沒長眼,如果長眼就下雨,如果不長眼就把你倆炸死。說來也怪就在香快燃盡的時候,從西北方飄來一塊黑雲打了一個雷,嘩下了一陣雨把香淹滅了,這老倆口沒被炸死。可從此後再怎么游鸞也不下雨了,是因為王母娘娘看著這地方人不善良,不讓龍王下雨,一旱就是三年。
這三年里南王皋村的地界卻是風調雨順,是因為南王皋村村民善良,她不忍心讓村里人受苦,每到旱時她就派一條龍來給降雨。村民發現每次降雨前,有條龍在村東北角那個灣里吸水。以後為了感恩這條龍給降雨,也為了警示後人別做惡,就在它吸水的灣北邊,建了座龍王廟。龍王廟面南背北,東西三間,前邊用木頭椽子出著廈檐,用兩根摟抱粗的柱子頂著。廟外全部塗著紅色,柱子上畫著兩條金龍,東邊柱子上那條抓著個人頭,西邊柱子上那條抓著個人身體,血淋淋的很是恐怖。門垛上貼著一幅對聯,上聯,為人莫做虧心事,下聯,報應來是後悔遲,橫匾上寫著,龍王廟,正殿塑著龍王坐在中間兩邊站著蝦兵蟹將。那兩間牆上畫著,小鬼推著磨把一個女人放在磨眼裡磨,有下油鍋的用鋸鋸的,各種刑罰都有,專門懲罰那些不善之人。以後龍吸水的那個灣叫龍王廟灣。
6、老頭戲庸才。很久以前,杞國因國小人少,有才人更少,經常受鄰國的欺負,國王決定招賢納士,讓手下人到處貼告示,招收有才之人。很多讀書人聽說後紛紛去杞國,想謀個一官半職。
有一天,有一個南王皋村老頭在汶河邊上背著個糞筐子,拿著把糞鏟子拾糞,聽到有人在河邊嚎啕大哭,老頭順著哭聲過去,看到有一年輕人坐在地上哭。老頭上前問到,年輕人為何在這裡哭,年輕人答,我這么有才國王不重用我,我不想活了,我要跳河。老頭就說,你那么有才,你作首詩我聽聽你作的怎么樣,如果作的好咱回去找國王。那人聽後擦乾淚說好。一抬頭正好看見杞國城牆,就說到,遠看城牆像鋸齒,近看城牆也鋸齒,不看不鋸齒,越看越鋸齒。老頭聽後把糞鏟一扔,也嚎啕大哭起來,那年輕人就問,我哭是我有才沒被重用,你哭什麼啊?老頭答到,我哭我糞鏟子柄太短,挖不出你肚子裡那些屎來,老頭說完一腳把那人踢到汶河裡去了。
7、“不死草”的故事。很久以前,南王皋村北門兩邊的圍牆上,長著一種草,葉片半圓形厚厚的,灰青色,四季長青,南王皋村人叫它不死草,為何叫不死草呢,無論是天旱天澇它都不死,還有個用處下邊再說。從北門進來不多遠有口井,村民叫它懶水井,它有多么懶呢?早晨九點後才有水,下午四點水就沒了,都說這個井龍王懶。別看它懶,它的用處可不小,用它的水,和不死草燒水喝能治百病。
1942年冬,也不知道怎么傳到駐紮在坊子的日本鬼子耳朵里,鬼子聽成吃了不死草就不死了。到了臘月廿三,一個鬼子官帶著一隊人馬,來南王皋搶不死草,南王皋向北就是一條道,就是從河灣村那邊來。南王皋村北門外面有一片墳墓,鬼子來後藏在那片老墳里。其實早有村民發現鬼子朝著南王皋來了,村民回家拿出銅鑼,邊敲邊喊鬼子來了,村民聽說鬼子來了,也不知道來幹啥,都想別是鬼子是來屠村的吧,今年這個年不用過了。有幾個大膽的村民,就從家裡拿出槍來,到北圍子牆那兒,向北老墳那兒打槍,鬼子看藏不住了就朝著村里打槍,為了迷惑鬼子,村民就用秫秸挑著帽子,在圍牆裡邊,這裡舉一下,那兒打一槍,鬼子的槍法真不賴,只要是帽子一露出去,就一槍打下來,嚇的村民也不敢太多露頭。鬼子也不知道村裡有多少人,也不敢強攻。鬼子官讓報話員發報給鬼子,讓炮兵支援,鬼子官為了快結束戰鬥,站在墳頭上舉著指揮刀,叫喊著,村民也聽不懂喊的啥,大概是說攻擊之類的話,就在這時也不知是誰一槍把那個鬼子官打死了,鬼子兵一看當官的死了,也就沒有戰鬥力了,抬著鬼子官的屍體撤退,撤到將軍埠下,正好迎上鬼子炮兵正朝這兒來,聽到指揮官已死也就撤回去了。
是怎么知道炮拉到將軍埠往回撤退的呢?是兩天后,有村民從那兒走,看到有炮輪子從坊子到將軍埠壓過的痕跡。有的村民擔心鬼子接著回來報復,躲到別村去了,可是一直到臘月二十九也沒啥動靜,到了大年三十村民們陸續回家,村民想過個安穩年吧,誰知大年三十夜,鬼子派少數鬼子,來到北門外偷了不死草,把剩下的不死草,澆上汽油點上火,把不死草燒了個一乾二淨。從此後不死草讓火燒的再也不發芽了,沒有了不死草,懶水井也就失去了用途以後就填了。
8、娘娘廟。明朝萬曆年間孫氏娘娘廟,萬曆皇帝口諭蓋廟,“金梁玉柱琉璃瓦”,後被太監貪污銀子弄成了“木樑石柱草坯屋”,後皇帝知道太監貪污把太監胳膊砍一隻警示後人不要貪污並在廟裡塑了一隻胳膊的太監跪著。廟裡載一棵槐樹。
到了清朝初期,王皋村民怕村里供著個明朝娘娘受到牽連,所以又找人把娘娘廟改成送子娘娘廟,把娘娘前胸掛上了個碗口大的護心鏡,把倆邊太監宮女改成送子童子,那個斷臂太監沒動。又在廟門外東南角蓋了一小間關帝廟,在西南角蓋了一小間土地廟,在院內西南角載了棵槐樹。
以後傳說女人不生孩子就到廟內燒香磕頭,然後從童男雞雞上掐點土,回家泡水喝,就能生男孩,不幾年就把童男的雞雞掐沒了,有好事者活塊大泥塑個大雞雞泥挺不住就塑上倆個小鬼抗著,壓的小鬼呲牙咧嘴很是生動。可惜解放後1955年拆了廟蓋了學校,後因原廟西南角清朝載的那棵槐樹礙事割掉了。1982年學校遷移到村西邊,這裡成了村委辦公的地方。歷經風雨明朝載的老槐樹因被火燒也枯萎了,廟沒有了,現在只剩下一棵老槐樹樁子和幾棵小藤蘿,但不準貪污受賄的精神卻流傳了下來。
南王皋村
娘娘廟遺址
南王皋村
娘娘廟遺址

特產

馬扎是傳統的工藝品之一,它以紅木、棗木、槐木為原料,經藝人精心加工而成,馬扎品牌繁多達十幾種,根據木質的自然紋理、彩色因材施藝,雕刻成各種品調的工藝品。
馬扎自古以來對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品類日漸增多,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廣大民眾的喜愛。幾代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充分利用了人們的欣賞和需求習慣,精心製作出精品和普通馬扎兩大類,是饋贈親朋好友,滿足人民民眾生活不可缺少的工藝品。為此,人們稱讚道:“傳統工藝,選料精良,誠孝長老,饋贈親朋,納涼談古,弈棋會友,垂釣品茗,把玩馬扎,其樂無窮。”

教育

1969年3月,以原完小為基礎,南王皋設立國中班,1976年至1978年設立高中班,1983年取消國中班,只保留國小。1982年,設立幼稚園。1998北王皋國小撤銷並於南王皋國小,2011年9月南王皋國小撤銷並於曹村國小。

環境保護

2017年6月,回響黨的號召,坊安街辦、汶河社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提高經濟效益與改善環境質量放在同等地位一起抓,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保護雙促進、同發展。為了對汶河二級水源的保護由片長及城管,和各村書記和村長組成的工作組對汶河內房屋,拉圾進行清理,把汶河整理的水清草綠。
南王皋村
美麗汶河

出土文物

2007年在村西南汶河邊,挖地下電纜溝,挖出漢朝的漢半兩青銅幣。用一個泥罐裝著,全是同一型號。
青銅幣的出土,見證了村莊漢代時期商品交換的載體,反映了漢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狀況。
南王皋村
出土文物

現狀

村莊占地800畝,耕地面積2400畝,現有613戶,2010口人,2017年人均收入14800元。現有周、、於、、蘇、馬、、徐、15個姓和諧相處,互幫互助。
近年來,以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糧食單產不斷提高,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現種植大姜,大蔥,蘆筍等經濟作物。村里百業興隆,有志青年在村裡的做馬扎加工,從而形成了割樹、馬扎加工、削片廠、板廠、木器加工廠以木頭為主要原材料的一條龍產業,做餐飲,開超市,搞養殖,生意紅紅火火。有志青年在外的遍布全國各地,在各行各業奮鬥著,為祖國建設,為祖國發展做出了貢獻,不論到天涯還是海角,根始終在南王皋,魂始終在南王皋。

展望未來

勤勞而樸實的先民們在汶河旁耕耘,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創造著人類文明。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中共十九大的勝利召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繼續奮鬥!
村西邊有宣華山,東南有汶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淳于國、杞國存在500餘年的故地,孔子周遊列國時經過、濰水之戰發生過的這一方熱土,曹操東征駐紮過半年的地方,在書記、村長帶領下,南王皋村一定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人更美。
2017.12 周文全、楊永勝

詩詞

美麗富饒汶河旁,杞國高地我家鄉。
山清水秀王皋村,沃野千里翻金浪。
兩千鄰里情和睦,圓夢路上建小康。
天涯海角走萬里,難忘故土情思長。

大事記

商周時期,人類已在這一帶棲息、勞動,有人散居並無村名。
元代有村名大王皋村。
明洪武末年于氏族麻公由濰縣河灘東莊遷入王皋村。
1724年(雍正二年)逄王周氏12世祖光胤公從杞城後小莊(今周家莊子)移居大王皋(今南王皋)。
清朝道光年間楊姓世祖長子楊統熙、次子楊統照由楊戈莊移居大王皋。
1771年5月,汶水泛濫成災,兩岸村莊房屋倒塌無數。
1861年,捻軍攻克南流境域。
1900年8月,德國人進駐南流,抓丁拉夫,建營房,修建濰河大橋,迫令膠濟鐵路兩側30里以內拆毀房屋、交出武器。
1914年9月,大雨連下八天九夜,汶、濰等大小河流泛濫成災。
1937年12月,日寇武裝入侵南流大地。
1943年冬,於效功被日寇抓去日本做勞工,南流境內共有136人,有的去歐洲。
1948年4月,境內解放。
1950年,韓戰爆發,郇如三從部隊入朝作戰。1951年2月,南流公社首批志願兵參加抗美援朝,南王皋村先後去的有周汝良、王琦、王元明、楊樹德、楊永征、楊永芳、於效先、於效奇、陳來昌。
1953年2月,進行人口普查。
1957年8月,汶河兩岸遭受遭受特大洪水災害。
1964年4月,進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是年,修建幸福橋。
1973年8月,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災。
1979年7月19日16點,遭受冰雹襲擊。
1980年,跨越汶河王皋公路橋建成,橋長390米,寬7.5米,高1.2米,主河槽設橋洞10孔,孔跨10米,系鋼筋混凝土漫水橋。
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乾到戶。
1983年12月,取消布票和糧票(1955-1983年)。
1984年4月,大隊改為村委會。是年,於顯亮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
1985年,國小慶祝第一個教師節。
1988年10月19日,開展敬老愛老活動,慶祝山東省第一個“老人節”。是年,南王皋村黨支部獲安丘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1989年12月-1990年11月,開展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1年,恢復文明村稱號。南王皋村黨員活動室獲縣級先進黨員活動室。
1993年12月,國家宣布糧油購銷政策全面放開,村內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
1994年,南王皋村調委會獲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南王皋國小獲縣級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1995年8月,農村財務實行“雙代管”,即村賬鎮記、村資金鎮代管。
1996年,南王皋村黨支部獲縣級先進黨支部。
1998年12月,宣華山修路。
1999年12月,開始執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1年9月,南流鎮投資50萬元,在南王皋村建設服裝加工廠一處。是年,南流鎮獲山東省最佳休閒鄉鎮。
2003年6月2日,南流鎮整建制劃歸坊子區。
2004年3月,執行糧食直補政策。
2005年1月,境域內提前全部取消農業稅。3月-7月,整修安南路。是年,修建新幸福橋。
2006年7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07年5月,投資286萬元的王皋大橋改造工程開工,2008年3月竣工。9月1日,撤銷南流鎮,併入坊安街道。是年,對安南路等實施村村通柏油路。
2009年1月9日,南王皋村被評為山東省2008年度綠化示範村。
2011年3月26日,實施山區開發綠化工程,開發建設宣華山、營子山生態林場。是年,實施河灣-南王皋線等三條飲水安全工程。是年,規劃改造中低產田8000畝,東至汶河壩、西至宣華山,涉及南王皋在內的5個村。9月南王皋 國小撤銷並於曹村國小。
2012年,坊安街道獲山東省旅遊強鄉鎮。
2013年4月,捐款修建村中十字型主幹道為水泥路。7月22日,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開始,2014年1月結束。
2014年,原南王皋國小後院改為村幸福院。
2017年10月,學習十九大,開闢新未來。11月,開始編纂《南王皋村志》,2018年2月編纂完畢。
詞條圖冊地圖位置
南王皋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