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朱北李
- 人物:李清照 朱淑真
- 朝代:宋
- 李清照代表作:《如夢令》
- 朱淑真代表作:《黃花》
珠璧合的由來,朱淑真,李清照,
珠璧合的由來
南朱北李,是我國宋代對李清照、朱淑真兩位女詞人的尊稱。
李清照與朱淑真,宋朝兩大女詞人,歷來有“南朱北李”之說。
李清照的生命隱私體驗乃一“瘦”字意象。李清照“瘦”的意境深沉且又含蓄,雖愁苦卓絕,但卻輕靈飄逸。而朱淑貞的生命隱私體驗是“斷腸”。朱詞的“斷腸”詞句頗多,如“斷腸芳草遠”、“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但卻在全部詞作中沒有似李清照般“聚焦”的意象。這是朱詞不若李詞的關鍵所在。就詞的技術而言,朱淑貞較李清照矮了不少。
朱淑真詞確實比不上李清照老成,但朱淑真詞的生命體驗卻較李清照還要深邃。原因是朱淑真的生命追求較李清照大膽得多。所謂大膽,即在於隱私的表露。李清照有“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等隱喻意境,但較之朱淑真的“繾綣臨歧囑付,來年早到梅梢。”卻隱晦得多。
漢語中的"南"與"北"兩個字,似乎總帶有互相排斥、對立及非融合的含意,諸如南轅北轍、南腔北調、南拳北腿、天南地北……,但萬事也有例外。
朱淑真的《黃花》詩乃朱淑真生命藝術的寫真。
《黃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這首詩採用對比的手法,將土花(可能是苔蘚)的善於變化和菊花的始終不變加以對照,表達詩人對菊花品質節操的讚賞,表明自己“寧可抱香枝上老”,也不會改變對理想的追求。正因為如此,她越發要藉助詩詞來大膽地歌詠愛情以此來表達對不和諧婚姻的不滿與抗爭、對婦女傳統生活方式提出質疑。
這種“寧可玉碎,決不瓦全”的革命精神,始終是中國才女生命體驗的高尚境界。朱淑真則用她的整個生命兌現了她那“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崇高志向。朱淑真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她生命追求的錚錚詩詞,朱淑真最後還以投水成仁來完成她才女生命的狂熱旅程。
朱淑真的生命內涵,具有中華才女的元典精神,乃明清藝術才女的原型本質。馮小青、林黛玉、秋謹等諸多才女都有朱淑貞的影子。
朱淑真
朱淑貞,南宋女詞人,“幼警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道出她失戀的傷感之情。她無法敵過頑固的封建勢力的壓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一個市井商人為妻。婚後,她與丈夫沒有共同語言,精神生活十分貧乏,苦悶不堪
宗、孝宗時期。她的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原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
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的生平有很多還不確定的細節,但是根據流傳下來的其作品,能
夠大致勾勒出其輪廓。她生於錢塘,因婚姻不幸破裂,寫下大量傷懷之作。她曾離家寓居汴梁,結交文人雅士,
漸有文名。金兵南侵,她返回故鄉,不能見諒於家人,而在悽苦中老去。作品被後人輯錄為《斷腸集》。
朱淑貞是有名的才女,當時宰相曾布的妻子魏芒正寓居在京城汴梁,也過著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於作詞的
女子,於是甘願折節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貞接進汴梁,吟詩填詞,常常是盛筵歡笑,歌舞助興,她成為了曾布夫人魏芷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貴族夫人,生活過得多彩多姿,但總丟不開那一份失落的情緒,她寫道:
占盡京華第一春,清歌妙舞實超群;只愁到曉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雲。
但汴梁城的活動畢竟拓寬了她的生活視野,在這一時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她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煙帶露的黃梅季節,她來到湖上與戀人相見,一塊遊玩;在朦漾的細雨中,兩人攜手漫步欣賞著湖中的荷花,他們來到了極其僻靜的去處, 坐下來,竊竊私語,相親相愛,她嬌柔嫵媚,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愛情烈火,她不顧一切地倒入戀人的懷抱之中,任他擁著,揉著,在默默不語中如痴如醉地享受著人間美好戀情的幸福。“妖嬌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這時她格外愛惜美好的春光,她希望那樓外千條萬縷的垂楊,系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歸去,留不住的話,也要因風隨春去看看春到底歸到什麼地方去,可是春一定會離去的,待到春深,綠滿山川,在瀟瀟的雨水中,聽那杜鵑的哀鳴,這時把酒問春,春是不會回答了,給人留下的是悽然,茫然,當時朱淑貞沉浸在濃濃 的戀情中,對人生的短促,青春易逝感嘆不己。
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讚。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於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於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於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
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後,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此詩筆勢縱橫地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 前後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雜誌》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陳宏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