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是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
- 隸屬院校: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是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
南方科技大學空天動力研究院是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航空發動機是國家重大需求,代表著現代裝備製造業的最高技術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儘快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南方科技大學積極回響國家號召,於2017年成立了...
2021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廣東共有7名“大牛”入選,其中中山大學2人,分別是王雪華和鄧少芝;南方科技大學夏克青、華南理工大學馬於光、南方醫科大學陳武凡,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何宏平、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 [1] 中文...
(16) 2021年10月18日,訪問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並做《先進聲學陣列測量技術》的學術報告;(17) 2021年10月25日,應吉林化工學院航空學院邀請做《氣動聲學信號處理》的學術報告;(18) 2022年01月8日,流體力學青年學術沙龍學術報告《氣動聲學信號處理》(19) 2022年01月14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發展...
武夷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王康友: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黨委書記 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 劉兵: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主任 吳岩:南方科技大學教授 張國林:西南政法大學原黨委書記 張衛國:西南大學校長,重慶市科協副主席 周澤揚:重慶師範大學校長 胡寧...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終身州校董榮譽退休教授。崔偉宏 聯合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地球信息科學家;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原秘書長,地球信息科學部副主任。劉科 聯合國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院士;能源專家;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
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是廣東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主要開展納米製造與感測器技術、增強現實衍射波導納米技術、納米生物醫藥技術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與銷售、成果轉化等合作交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將聚焦空天領域相關基礎科學與關鍵技術核心問題,發展先進動力、寬域飛行、太空先進...
中法航空大學(籌)、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台州研究院、北航金華北斗套用研究院等大院名校建設穩步推進。萬豐航空輕型通用飛機、五洲新春航空滾動軸承、寶旌碳纖維產業化等工程研究中心創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我省已培育、集聚及正在推進建設的各類航空航天關聯創新機構有近百家。服務套用有序拓展。杭州市獲批國家...
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是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的一項獎項,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組織開展評選。2024年3月23日至4月2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會議初評。6月24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授予“積體電路化學機械拋光關鍵技術與裝備”等8項科技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
普通會員:從事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與學會業務有關的科研、教育、管理、企業人員等,及熱心中國空間科學事業、並為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及學會工作提供經費支持的人員。學生會員:高等院校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在校生,以及有關科研院所的在讀碩士生和博士生。外籍會員:凡在學術上有較高成績,...
節目邀請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德培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薛其坤,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
2020年8月9日,“青少年科幻創作公開課”系列直播第二場,南方科技大學訪問研究員、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首席研究員三豐開講《如何構建科幻的想像世界》,共吸引3.4萬人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等平台線上看,微博相關話題關注量47萬人次。本次“青少年科幻創作公開課”系列直播由中國科幻研究院、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業委員...
2022年7月,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重慶市選拔賽在重慶舉辦,全市近100所中國小校、137支代表隊的1000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該選拔賽的“月球探測創新賽”、“火星家園主題賽”、“太空之旅機器人競技賽”、“星球資源運輸挑戰賽”四大賽項。2022年7月,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深圳賽區)決賽開幕式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在前沿交叉領域,浙江大學研究員馮建東出生於1992年,他瞄準的單分子蛋白測序方向被稱為“世界性難題”。在醫學科學領域,北京大學曹雲龍出生於1991年,計畫探索應對快速突變病毒的廣譜多價疫苗通用設計。他們的入選,也反映出創新生態的不斷最佳化,青年科技人才正在基礎科研第一線“挑大樑”“當主角”,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