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核心提示
孵化基地是“母體”,其中的社會組織則是雛形初現或初具規模的“幼兒”,在基地平台的支持與呵護下,它們期待破繭而出。
在活躍民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等多方面,社會組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於發展程度、管理水平等的參差不齊,許多社會組織還處於“小打小鬧”的階段,難以適應居民民眾逐漸多元化的要求。而從社會建設的角度來說,社會組織更是居民自治、基層民主的範疇,需要大力推動。基於此等多種原因,經資源整合,南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在蛇口掛牌成立。該基地一建立便被賦予了許多期望,它的服務範圍不局限於蛇口街道轄區,而是將覆蓋整個南頭半島,甚至將為深圳市同類基地的建設提供經驗。南山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鬍錦在視察孵化基地工作時稱,深圳市在孵化
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而在社會建設方面,孵化經驗還是空白,因此南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
現狀
社會組織“各自為政”,普遍“三無”
早在2007年,社會學專業剛畢業的王會娟經應聘,順利成為南山區從全國招募的首批社工之一。初來乍到的她,儘管具備專業知識,但苦於社區居民大多不知“社工”為何物,對其職能更是一問三不知。那時,王會娟要履行起社工的職責來困難重重。
2008年對於王會娟來說,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年頭,她被安排到了海灣社區工作。該社區是一個農城化社區,外來人口眾多,社區里許多家長們因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年幼的子女以及他們的學習教育。為改變這種窘況,在海灣實業股份公司的支持下,海灣社區率先在該社區的文體活動中心2樓成立了“海灣4點半學校”,王會娟便成為該學校的志願者老師之一。每逢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的4點半後,王會娟及其他志願者便開始在4點半學校對前來參加學習的外來工子女進行課外輔導,或帶領他們做遊戲等。經過3年多的發展,該學校“免費輔導、免費服務”的口號,已傳遍了千家萬戶。
從2009年開始,王會娟負責4點半學校的管理。接手時,該項目“一清二白”的家底令她驚訝:經費太緊張了。她告訴記者,想組織孩子們搞活動需要經費時,她只好向街道申請,雖然街道會給予大力支持,但有時仍然會力不從心。為了節省開支,王會娟在一次組織50多名孩子去園博園遊玩時,大家只好集體擠公車前往。舉辦活動時,要給孩子們買一些獎品,也只好挑一些價廉的文具,例如鉛筆等。經費緊張,成了4點半學校成立之初最為突出的問題。
而當時對於海昌社區文化志願者余善霖而言,他在義務教導轄區青少年書畫時,最缺的反倒不是經費——因為花費相對不大,而是隨著學習隊伍的壯大,他自己家有限的空間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剛開始教學時,余善霖家中的陽台、走廊等空間都成了教學的地方。儘管後來海昌社區免費提供辦公室給其用作教室,但因需求日益增多,教室又很快不夠用了。適當的教學空間,就成為余善霖以及其他類似社會組織管理者們夢寐以求的願望了。
記者了解到,南山轄區目前有各類社會組織1725個,其中登記註冊的403個,而蛇口街道轄區就有107個。這些社會組織許多並沒有規範的組織機構,管理意識淡薄,缺乏後續自我發展的動力。除此之外,這些組織還普遍存在著“無專職工作人員”、“無專門辦公場所”、“無開展活動的經費”的“三無”問題。尤其是它們缺乏一個可供溝通交流的共同平台,無法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共享。
思變
打造孵化平台,規範發展實現多贏
如今的南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是在蛇口社會組織管理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立的,後者早在2009年10月便已率先成立。依託這些硬體基礎,如今的孵化基地占地1200餘平方米,其中設定辦公室、培訓室、活動室等功能室,且配套了服務與管理規章制度,已可為轄區社會組織發展提供硬體及軟體支撐。
得益於率先成立的蛇口社會組織管理服務中心的支持,前文所述的海灣4點半學校亦完善了自我管理制度,並充分發揮“社工+義工”的創新聯動模式,使學校得到了蓬勃發展。其學生規模也從最初的3名擴大到400多名,覆蓋了蛇口街道海灣、灣廈、圍仔、漁一、漁二等多個社區,累計服務學生達40000餘人次,義工教師服務達4000餘人次。與此同時,為充分利用資源,發揮優勢互補的作用,該學校還先後與騰訊志願者協會、新安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大學等公益團體進行了合作,這些團體的志願者亦以各種形式充實到了學校的教師隊伍中來。
而飽受場地之苦的余善霖的書畫培訓班,也已在蛇口社會組織管理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在今年9月“移師”合興大廈2樓,並取名“蛇口嶺南書畫院”。壯大後的書畫院不但可接納更多的書畫愛好者參與培訓與交流,而且將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書畫家會聚到了蛇口,成了傳承及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一支勁旅,該書畫院也因此成了書畫愛好者交流切磋技藝的平台。
據南山區社會建設工作部唐奕部長介紹,新成立的孵化基地將重點扶持公益慈善類以及服務類社會組織,促使它們提供的服務重點覆蓋來深建設者群體以及
社會弱勢群體,實現社會組織發展和兩大群體利益受惠的雙重目標。該孵化基地也將被打造成“六個中心”。即區域規劃中心,轄區社會組織的發展,將得到系統的戰略規劃扶持;雙向服務中心,中心既是為社會組織服務的基地,也是社會組織服務社區的基地;培訓提升的中心,重點為社會組織的能力提升建設提供各種便利;培植髮展中心,以指導社會組織設立和發展中的業務工作,解決其具體困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自治,推動基層民主建設;文化活動中心,中心為社會組織提供文體娛樂的服務場地,以及業務指導,統籌社區文體服務資源及項目;最後是慈善公益中心,中心為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提供幫助。通過這些工程,使得各類社會組織能夠在孵化基地的“母體”中充分吸取營養,並能茁壯成長。
蛇口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韓江表示,為了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孵化基地還設立了一整套考評機制,定期對成立一年以上的社會組織進行分級評估,依次分為1A-5A五個等級。2A級以上的社會組織,可由孵化基地負責引進並提供活動場地;擁有成熟的社會運行項目的5A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將負責落實項目運作場地和社會組織辦公場所。同時,蛇口街道積極協調區有關部門,對一些資金運轉較為困難的社會組織進行扶持,2A級以上的優秀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可獲得專項的扶持經費。評估分級作為社會組織接受政府委託、接受經費扶持等方面的重要依據,不僅確保政府資源得到高效利用,還能促進社會組織高效運作。
孵化基地工作人員謝薺告訴記者,以前一些社會組織搞活動,街道只能給很少的經費,幫不上大忙,小打小鬧也就過去了。成立孵化基地後,經費的支持也激發了社會組織的活力,如今搞一個活動,不僅活動人員增加,內容變得豐富,而且宣傳力度加強,社會組織的影響馬上就大了。
孵化中心的成立和發展,對於指導方的政府部門而言,增添了一支社會建設的有力隊伍,促進了社會和諧;對於居民民眾而言,可享受到更加專業的服務,同時擁有了參與社會建設的平台與機會;而對於社會組織來說,其自身得到了發展壯大,做到了資源共享,實現了多方共贏。
未來
孵化出新的樞紐型社會組織,推動社區自治
記者獲悉,成立之初的南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將首先為社會組織提供便利,充分釋放社會組織服務社會建設的活力。欲進駐接受孵化的社會組織,可到街道民政部門駐孵化基地的辦公點進行登記備案,實現就近備案登記。孵化基地會酌情放寬登記條件,降低準入門檻,簡化登記程式,採取“先發展、後規範,先備案、後登記,部門聯動、分類指導”的辦法,對符合登記條件的社會組織納入登記管理;對達不到登記條件的,根據社區公益事業發展需要,自下而上,經社區工作站初審,街道、區民政部門逐級核准備案。同時,基地內入駐有街道民政部門的專業管理人員和街道專業社工團隊,為入駐社會組織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培訓服務,以專業化的管理帶動社會組織規範有序發展。
而在未來,蛇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副主任彭彩描述稱,基地在兩年內將孵化出一批新的樞紐型社會組織,將各類社會組織納入其管理服務範圍,實現政社分開、管辦分離。計畫到2013年底,建成100個南山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服務站,最終建設成覆蓋全區的社會組織培育網路。同時,將逐步加大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力度和範圍,推動和促進社會組織在社會服務和管理以及社區自治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