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戲曲史》是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徐宏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宋戲曲史
- 作者:徐宏圖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頁數:449 頁
- ISBN:9787532551187, 7532551180
- 定價:7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南宋史研究叢書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532551187
- 尺寸:23.8x16.4x3.8cm
- 重量:699g
《南宋戲曲史》是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徐宏圖。
《南宋戲曲史》是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徐宏圖。作者簡介徐宏圖,1945年生,浙江平陽人。先後任浙江省藝術研究所、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研究員,中國古代戲曲學會理事。現任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研究員。曾...
木偶戲(泰順提線木偶戲),浙江省泰順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泰順木偶戲始於南宋,保存至今的除提線木偶戲外,尚有藥發木偶、布袋木偶戲。提線木偶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不斷吸收浙北及泉州兩大木偶派系的藝術因素,在...
歷史淵源 唐時,越州即有參軍戲。皆當時文士所作,其詞為五、六、七言。今尚存《羅口貢曲》6首。南宋,主要演出諸宮調及雜劇,曲藝則數鼓詞。洪邁《夷堅志》載有越地演唱諸宮調的內容。雜劇流行於越州民間,或為祭神而演。王十朋《...
諸宮調在南宋時代曾經極為盛行,到元代前期仍然流行。但爾後隨著戰亂以及新式戲曲的出爐,目前傳世的甚少,以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保存最為完整,此外還有金代《劉知遠諸宮調》(作者佚名,僅殘存四十二頁,五段情節)及元代王伯成作的...
宋雜劇,是宋代各種歌舞、雜戲的統稱。宋代是我國戲曲的成熟期。金元時稱為院本。演出時先演一節由五個角色出場的小歌舞,稱為“艷段”;再演“正雜劇”,內容或是一段滑稽戲,或是以大曲曲調演唱故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載有“...
《琵琶記》是南戲發展的頂峰,由溫州瑞安人高則誠於元朝至正年間,依南宋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戲文編撰而成。《琵琶記》在中國戲劇史上被稱為“詞曲之祖”,是南戲時代與傳奇時代間的橋樑,對明代戲曲創作的影響非常深遠。 其餘有完整...
《宋金戲劇史稿》內容簡介:自公元十一世紀,北宋及其後兩個對峙的封建王朝南宋與金國是中國戲劇的形成時期。宋代戲劇的代表樣式有雜劇與南曲戲文;金代戲劇的代表樣式有院本與北曲雜劇。宋金戲劇同屬於封建社會生成的藝術,具有封建社會浸潤...
南宋戲文《張協狀元》學術演出基本上再現了南宋戲文的演出風貌。劇中演員的表演、服飾、化妝、道具、樂器及演奏體制,無不根據歷史文字和圖片資料考證得來。中國著名戲曲音樂家傅雪漪先生是當代中國在世的古劇音樂學者,他權威性的參與,為...
歷史記載 《中國戲曲史概論》述:南宋時期,宋金對峙,分治南北,北宋雜劇一分為二,形成南戲和北曲兩個藝術體系。北曲就是北方所謂的諸宮調。《都城紀勝》載:“諸宮調本京師(汴京——開封)孔三傳編撰,傳奇靈怪、入曲說唱。”徐渭《...
元代南戲,元代中國南曲戲文的簡稱。北宋末、南宋初產生於浙江溫州。據祝允明《猥談》、徐渭《南詞敘錄》載,宋時,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鶻伶聲嗽”等。發展歷史 南戲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戲曲形式。它熔歌唱、舞蹈、念白...
《辭源》云:“海鹽腔,戲曲腔調名。一說起於南宋張鎡,一說起於元楊梓、貫雲石(酸齋),以後流行為固定格調。參閱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三,清王士稹《香祖筆記》一”。《辭海》云:“海鹽腔,戲曲聲腔劇種,因形成於浙江海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