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戲劇

把屬於一個宮調之若干曲子,聯成一起稱為一套,例如賺詞;而集合許多宮調的一支支曲,再加說白夾敘,說唱故事的形式,則稱為“諸宮調”。諸宮調亦稱“諸般宮調”。大致形成於北宋神宗年間,但也有說法認為是北宋熙豐元佑間澤州人孔三傳所創始。其曲調來自唐宋詞調、唐宋大曲、宋代唱賺的纏令以及宋代當時流行的其他俗曲。例如南宋民間藝人張五牛作的《雙漸蘇卿諸宮調》、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元代南戲《張協狀元》,其戲文開始部分由末色所唱諸宮調一段就是實例之一。諸宮調所用的伴奏樂器,在宋代時期主要為鼓、板、笛;金元以後,開始加入弦樂器和其他打擊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朝戲劇
  • 共用了:14個不同的宮調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基本曲調:150個左右
簡介,出版社,中國戲曲發展,

簡介

諸宮調的曲調既多,遣詞造句,變化也多;有時代言,有時帶敘,有時寫景,有時抒情,所以成為一種史詩的形式。曲調包羅萬象,篇幅形式也十分自由較不受限,可以講唱一些較為曲折動人的長篇故事,所以比起鼓子詞唱賺,有了極大的進步。諸宮調以一人獨唱,並以幾個宮調的一支支曲來唱敘故事的體制,為後來元曲所繼承;但諸宮調是代言說唱,而元曲則是由人來扮演角色而已。
諸宮調在南宋時代曾經極為盛行,到元代前期仍然流行。但爾後隨著戰亂以及新式戲曲的出爐,目前傳世的甚少,以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保存最為完整,此外還有金代《劉知遠諸宮調》(作者佚名,僅殘存四十二頁,五段情節)及元代王伯成作的《天寶遺事》的殘篇和《張協狀元》戲文中的曲詞片斷。

出版社

葉長海張福海,中國戲劇史(插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戲曲發展

西廂記諸宮調》由於曲調非常豐富,共用了14個不同的宮調,150個左右基本曲調。這些曲牌的樂譜約有三分之一還保存在《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中。因此可說是現存諸宮調當中最重要的一部。
有一典籍《宋代歌舞劇曲錄要》將宋代歌舞劇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詞、轉踏、諸宮調、賺詞等七類,並分七個專章進行論述,詳細的敘述宋代戲曲的發展。宋、金時代還流行的賺詞講唱文學,以及同為宋代所流行的“諸宮調”講唱文學正是後來元代雜劇聯套形式的基礎。元代的雜劇同時吸納了這兩種講唱文學的元素內涵而發展出自己的脈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