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坊村始建於宋末。
明代,屬東莞縣歸城鄉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赤龍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虎洲鄉,虎門人民公社金洲生產大隊,虎門區金洲鄉,東莞市虎門鎮金洲管理區,虎門鎮金洲行政村、金洲社區。
行政區劃
南坊村為東莞市虎門鎮
金洲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金洲社區行政區劃代碼441900121021。
地理環境
南坊村位於虎門鎮中心區,距虎門鎮政府約2千米,面積約2.04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東引河由東北自西南從村前流過。東接梁屋村,南連虎門寨、角蘇村,西隔太沙路與竹洲村相對,北與北坊村相連線。
人口
2015年末,南坊村戶籍人口1727人,其中男831人,女896人;80歲以上93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22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12人。
經濟
2000年4月,南坊村引進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南坊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為主,兼種植花生、番薯、木薯、蔬菜及果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耕地1647畝,大部分種植水稻,莞草面積達524畝,年產量達576擔(1擔=50千克)。20世紀60年代初,種植的椰菜花、黃芽白(大白菜)、圓椒(燈籠椒)等蔬菜大量出口香港。90年代,隨工業化發展和農村城市化建設,耕地面積大量減少,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0年,村已沒有耕地。
2015年,南坊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電子、橡膠製品、手機配件、五金、製衣等。是年,村有工業企業25家,其中外資企業22家,民營企業3家,年產值約8483萬元。村集體有廠房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2342平方米,總收入3479萬元,純收入2086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民國三十年(1941年),北坊村興辦“仰農學校”。後與南坊村私塾合併,改設在南坊村譚氏宗祠,簡稱“樹德堂”。2015年末,南坊村內有國小1所,幼稚園1所。
文體事業
2015年末,南坊村有籃球場3個,文化廣場1個,公園1座,文康活動中心1所,老人活動中心1所,農家書屋和電子閱覽室1間(2015年藏書7000冊)。
基礎設施
1959年,南坊村通電話,1973年,通電,1984年,通自來水,1988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1953年,在鎮龍社、上下涌等鹹田之間修建南坊南路,是南坊村有史以來的第一條通汽車的道路。太沙路和連升路穿過村境。
歷史文化
南坊村因族人在金洲靠南的牛山建房而居,故名為南坊村。後有風水先生將此地稱之為“水流金印”,村民遂稱為金洲南坊村。
南坊村記憶體有廣府傳統民居30座。
南坊村世居村民有譚、陳、王等72個姓,以譚姓為主。譚氏先祖於南宋時遷廣東,其分支於宋末由廣東高明遷至東莞縣虎門金洲。
南坊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譚氏十九代孫譚品鑑集修《譚氏譜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南坊村譚氏族人議立《議花紅贍學序》,議定收立租課,對族人參加科舉考試給予獎勵。2011年,金洲制訂《村規民約》。
民俗有“點燈”活動和祭祀習俗。凡新生男孩的家庭,都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日至十六日進行“點燈慶燈、燈公生日、燈婆生日、結燈”活動。凡到祠堂擺“燈酒”的新生男孩,其名字、輩分、尊卑排行及其父親大名(結婚時取的名字)都載入“燈部”。每月農曆初二、十六日,各戶村民輪流到土地廟祭祀,祈求保佑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人畜平安。
明萬曆十年(1582年),北柵人陳益從安南(越南)帶回番薯試種。後在南坊村蘇屋山進行擴種,為中國最早種植番薯的地方。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令沿海居民向內陸遷移五十里,金洲(含南坊村)村民被迫向內遷移。至康熙八年(1669年),才遷回原籍。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南坊村譚烈光在恩科鄉試中第五十六名舉人。民國十七年(1928年),金洲(含南坊村)農民武裝與地主豪紳武裝民團發生衝突。民團勾結駐虎門的國民黨政府軍逮捕農民領袖2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虎門民眾自衛中隊金洲(含南坊村)聯保自衛小隊成立。同年,日軍艦炮擊虎門,沿海居民(包括金洲)向內地、山間疏散。民國三十(1941年),中共金洲(含南坊村)黨小組成立,屬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中共北柵支部領導。1950年,虎洲鄉人民政府成立,在南坊村新廳(“允揚公祠”家廳)辦公。1958年,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率中山大學中文系400餘名師生到虎門蹲點,部分大學生與南坊村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
風景名勝
南坊村記憶體有歐侶公祠和允揚公祠。歐侶公祠,始建於清末,占地面積198.45平方米,為青磚、紅粉石、木等材料建築,布局三進,已閒置。允揚公祠(當地村民稱為新廳),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占地面積72.72平方米,為青磚、紅粉石、木等材料建築。兩邊房、中間廳。作出租屋使用。
地方特產
南坊村傳統節慶食品有油角、煎堆、炒米餅、響丸等。
著名人物
譚烈光(1851年~?),清朝舉人,在村辦私塾,出資興建“允揚公祠”。
譚偉(1917~1943年),烈士,惠東寶(惠陽、東莞、寶安)人民抗日游擊隊戰士。
譚金諾(1923~1943年),烈士,惠東寶人民抗日游擊隊戰士。
榮譽稱號
2008年12月,金洲(含南坊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