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張家口戰役

南口張家口戰役

南口張家口戰役是1937年8月,中國軍隊在河北南口(今屬北京)、察哈爾張家口(今屬河北)地區抗擊日軍進攻的作戰。此役歷時半月,中國軍隊傷亡26736人,日軍傷亡據日方公布為26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口張家口戰役
  • 外文名:Nankou-Zhangjiakou Campaign
  • 時間:1937年8月
  • 中國軍隊傷亡:26736人
簡介,起因,經過,總結,

簡介

英文: Nankou-Zhangjiakou Campaign

起因

日軍侵占北平(今北京)、天津後,為奪取整個華北,參謀本部令中國駐屯軍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率所部和獨立混成第11旅為主攻,關東軍派遣兵團司令官東條英機率所部獨立混成第1、混成第2、第15旅,堤、大泉支隊和第2飛行集團為助攻,總計4萬餘人及偽軍一部,攻占察哈爾(今併入河北、山西)。中國軍隊為牽制日軍南下,確保平綏鐵路(北京—包頭)及晉察綏地區,以第13軍軍長湯恩伯為南口地區前敵總指揮,轄第13、第17軍,布防於南口、赤城、龍關一線;第68軍軍長劉汝明為張家口地區前敵總指揮,率第143師及獨立第27旅、察哈爾保全第1、第2旅、獨立騎兵第13旅防守張家口地區,組成環形防禦體系;另以第35軍、騎兵第1軍集結於綏遠(今併入內蒙古)集寧、興和地區,擔任戰役機動。總兵力約8萬人。

經過

南口地區作戰8月11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1旅由北平沿平綏鐵路向南口、居庸關發起進攻。12~15日,中日兩軍在南口、居庸關一帶展開激戰,南口鎮幾次易手。第13軍第89師在反覆爭奪龍虎台陣地中,給日軍以重創。13日,第14軍由石家莊馳援南口,進至宛平門頭溝(今屬北京)被日軍所阻。16日起日軍增派第5師主力向中國軍隊南口、居庸關前線陣地右翼鎮邊城迂迴。湯恩伯急調第4師增援。17日,傅作義率第72師、第200、第211旅和獨立第7旅由山西大同馳援南口,先抵察哈爾懷來(今屬河北)之第72師增援昌平鎮邊城(今屬懷來),獨立第7旅守懷來;後續之2個旅進至宣化下花園(今屬張家口)、懷來土木堡時,張家口告急,遂奉命於20日回援。至23日,日軍第5師主力突破鎮邊城西面的長城線,向懷來突進。南口守軍待援無望,右翼被突破,奉命於25日放棄南口,向洋河以西、桑乾河以南撤退。至27日,日軍占領居庸關八達嶺、延慶、懷來等地。
張家口地區作戰集結於張北之日軍混成第2旅、堤支隊、大泉支隊及偽蒙軍1個師於20日向張家口發起攻擊,突破長城防線,占領神威台、漢諾壩等地。22日,守軍第143師在萬全城頑強抵抗後,次日退守張家口西南15公里處孔家莊一線高地,在此激戰三晝夜,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由於延慶、懷來相繼陷落,27日劉汝明奉命率第143師撤出戰鬥,向宣化、涿鹿轉移。張家口於當日被日軍占領。至此,戰役結束。

總結

南口作戰雖然失敗了,但中國守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值得稱頌的,其影響也是大的。9月6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發表短評說:“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夜光榮的戰史,將永遠與長城各口抗戰、凇滬抗戰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在南口前線中日兩軍激烈戰鬥之時,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趁勢向張家口方向發動攻擊。8月20日夜,日軍混成第2旅從張北的二台出發,突破中國守軍的長城防禦,占領了神威台。至29日,進攻平綏路東段的兩支日軍回合。與此同時,日軍獨立混成第1旅占領了張家口以西的柴溝堡。中國第2戰區防守平西的部隊受到日軍南北夾擊的威脅,遂分頭向天鎮、蔚縣方向撤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