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學科建設
在老一輩學科帶頭人
范緒箕、張阿舟、
戴昌暉、
王適存、楊岞生教授和
陶寶祺院士等著名力學家、飛機和直升機設計專家的帶領下,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人勵精圖治,奠定了以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為主體,以
固體力學與流體力學為兩翼的優勢學科專業群;並以雄厚的力學學科為基礎,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土木工程學科專業。
學術資源
2005年,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被評為全國優秀
博士後流動站。1999年新建的
土木工程專業也已獲得
道路與鐵道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我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682名, 其中本科生1830名,碩士生607名,博士生245名。同時,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國家級獎58人次,部省級獎131人次。在直升機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
結構動力學與控制、
納米力學等方向上有4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9篇獲“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6篇獲“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同時,承擔國家、部省級教改項目1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5項,建設了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11門。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5項,江蘇省科學大會獎10項;1979年以來,獲國家科技成果獎2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16項。學院已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科學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在直升機技術、飛機設計技術、振動工程、飛行器結構強度、智慧型材料與結構、
飛行器環境工程、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優勢,自主研製了7種型號飛行器,大量科研成果廣泛套用於國家幾十個重點型號工程,參與國家幾十個重點型號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共和國的
科技史上創下了多個第一,如: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大型
無人駕駛飛機、第一架自行設計直升機、第一架鴨式布局全複合材料輕型飛機、第一架
微型飛行器、第一台實際運行的
超聲電機等。
專業和一級學科匹配一覽表
本科專業名稱 | 碩 士 點 | 博 士 點 |
|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力學、交通運輸工程 | 力學、交通運輸工程 |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 人機與環境工程 |
教師所獲得的各項榮譽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 |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 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國防科技先進工作者 | 部省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 | 部省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科技工作者等 | 部級二、三等功獲得者 | 部級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 | 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 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稱號 | 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 光華科技基金獎 |
2 | 3 | 6 | 4 | 27 | 49 | 6 | 41 | 2 | 2 | 14 |
進入國家、部省級各類優秀人才情況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 | 教育部—人才計畫 | 科工委、部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科工委511人才工程 | | 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優秀學科帶頭人 |
長江學者 | 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 | |
2 | 3 | 3 | 4 | 5 | 5 | 6 | 5 | 25/16 | 5/3 |
專業設定
師資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187人,其中院士2人,
雙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4人,校內
特聘教授1人,“
錢偉長”
講座教授2人,教授86人(含
博士生導師62人),副教授67人,講師34人。其中84.7%擁有博士學位,48%具有境外三個月以上的留學或工作經歷。幾年來,我院共有157人次先後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等國家級和省部級榮譽稱號;一批年輕的學術骨幹快速成長,69人次入選國家、
教育部、
國防科工委、江蘇省的新世紀人才培養計畫。
辦學成就
學院早在1962年就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首批獲得飛機設計、
固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在學科專業建設、學術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產生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重要成果,已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基地之一, 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1987年飛機設計、空氣動力學被評為
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飛機設計是該學科中全國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
飛行器設計學科又以總分第一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工程力學則以總分第二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這兩個學科分別於1998年、1999年設立教育部“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飛行器設計、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和微型飛行器設計與製造等4個學科則為國防重點學科,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則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之一。
科研實力
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實驗平台
如今已擁有
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飛行器結構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慧型材料與結構
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江蘇省
超聲電機工程研究中心、振動工程部門開放實驗室、空氣動力學部門開放實驗室等8個國家、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教學基地。還建有飛行器綜合設計實驗室、微型飛行器技術實驗室、結構強度實驗室、人機環境工程實驗室、土木工程綜合實驗室、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實驗室以及航空航天科技館等7個具有一流設施的專業實驗室。特設有材料力學教學開放實驗室,流體力學教學開放實驗室,大學生飛機創新設計實驗室,振動工程開放實驗室、混凝土結構開放實驗室等一批本科教學創新實驗室。實驗室面積約3.5萬多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約1.5億元。
重視基礎,創建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與江蘇省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依託一流的學科專業、科研實驗平台,“基礎力學”經過多年的建設,於2003年申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備案),獲教育部批准。2004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教育部驗收,使該校成為江蘇省唯一具有兩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的院校。
2004年申報江蘇省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5年通過專家驗收。
堅持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效果好,人才培養質量高
該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803名,其中本科生1899名,碩士生641名,博士生263名。
如今,承擔國家、部省級教改項目10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3項,建設了省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9門。
歷年來,我院曾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如今,我院學生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國家級獎22人次,部省級獎106人次。在直升機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
結構動力學與控制等方向上有3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還有9篇獲“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9篇獲“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科研成就
2000年以來,承擔科研項目526項,科研經費達4.9億元;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73項;在國內外重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630篇,其中SCI收錄328篇,EI收錄478篇;在
Springer,Prentice Hall,
科學出版社,
國防工業出版社等國內外著名出版社出版。
系所中心
力學教學實驗中心
2003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同意該校作為“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備案)”自行管理。在校、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在教務處、實驗室建設處、人事處、財務處等職能部門的充分關心和支持下,力學基地全體教師遵照教育部提出的“應以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作為基地建設的巨觀背景,以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作為基地建設的先導”的指示,勇於開拓、敢於實踐,以建設一流的國家力學教學基地為目標,以超常速度開展了全方位的建設。一年多來,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學校又投入670萬元資金,努力探索適應21世紀工科人才培養需要的基礎力學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改革,基礎力學師資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保證和提高人才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直升機技術研究所
自實驗室成立以來,實驗室承擔了大量直升機技術方面的研究項目,在科研方面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實驗室共獲得67項省部級以上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29項。18項專利獲得國家授權或受理。發表科技論文、專著及規範982篇,其中包括17部專著,國外期刊及國際會議論文113篇,國核心心期刊402篇,撰寫GF報告110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1篇,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1篇。
實驗室一直注重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近幾年,成功主辦第二屆和第三屆旋翼飛行器基礎國際學術會議。國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著名專家近60多人來講學,同時,派遣本實驗室人員出國講學和國內講學40多人次。提高了實驗室的學術水平,擴大了實驗室在國內外的影響。
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的良好局面
1981年以來,學院先後派至國外攻讀學位、進修訪問、學術交流、合作研究、講學的人員1000多人次,其中有7人獲德國洪堡獎學金,100多人次擔任國際會議主席、分會場主席。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和合作;每年定期邀請國際知名教授、專家來校講學和合作交流30多人次;接受了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半年以上的訪問教授和來自日本的博士研究生,2005年招收了航空工程本科專業國際留學生;在相關領域組織了20餘次國際會議。同時,每年定期邀請國內著名大學、研究機構的院士、專家學者、總設計師等來校作學術報告50多場,院內開展多層次的、形式多樣的學術講座100多場。濃郁的學術氛圍,促進了學科交叉與團隊建設,廣大師生開闊了視野,培養了
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