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京大學是全國最早開展環境科學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1994年環境科學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1996年列入南京大學“211工程”學科群建設計畫,2000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環境科學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同年環境工程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2008年環境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學院共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專職教師80人,包括
中國工程院院士 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
長江學者 3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獲得者3人、國家
千人計畫 4人、國家
萬人計畫 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11人、863領域主題專家1人、水專項主題專家2人、全國優博論文獲得者2人,教育部/科技部/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教授38人,博導31人,副教授32人。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 以本學院為依託的“
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與
同濟大學 共建),2000年通過國家科技部的評估。本學院是教育部環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單位、第二屆和第三屆副主任單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單位,是南京大學“教育部教育振興行動計畫(985工程,下同)重點發展新興學科之一。
目前學院主要涵蓋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其中環境科學學科包括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和環境規劃與管理三個方向。
自2000年以來,環境學院共主持了國家、省部等研究課題千餘項,科研經費近10億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千餘篇,其中
SCI 源刊物論文近500篇,在全國環境類單位中名列前茅。研究成果具有國際和國內學術影響。出版專著十部,參編專著 5部,出版教材5種。獲國家、省部獎 50餘項,鑑定成果 15項。研究成果具有國際和國內學術影響,2000年科技部組織的
國家重點實驗室 評估專家小組對本學科研究工作評價認為:“在有機物定量結構活性相關研究方面取得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如分子結構與光解速率常數之間的定量關係模型、
Lewis酸鹼 判別指數測定方法和有機分子片段致癌機理和人工神經網路的套用,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將環境系統工程套用於江蘇水系污染控制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目前,通過多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形成了多個新的生長點。
學科簡介 目前學院主要涵蓋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其中環境科學學科包括
環境化學 、環境生物學和
環境規劃與管理 三個方向,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環境化學 方向主要開展有機污染化學、重金屬形態及生物有效性、環境分析化學等領域的研究。在有機污染物的結構與其理化性質、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係研究、稀土元素的形態分析、環境行為和生物有效性研究、優先控制有機毒物篩選和微量環境持久污染物監測技術、受損環境修復機理與技術、飲用水中致突變前驅物的形成機理以及光催化氧化等高級氧化技術研究形成特色和優勢。
環境生物學 方向研究特色在於:分子水平上環境污染物的生態效應及其機制研究;生物對環境污染的適應及抗性機制;優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態基準和標準;有毒工業廢水中關鍵毒物的鑑別新技術;降解高濃度有機廢水基因工程菌的構建和跨界融合技術。
環境規劃與管理 方向長期致力於環境學基礎理論、水污染控制戰略、可持續發展規劃、環境管理與環境政策的研究。在環境基本規律及其內涵、環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與規劃、我國水污染控制戰略與實踐、環境經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環境評估的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化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特色。
環境工程 學科及方向擁有與英國Armfield公司共建的水處理工程開放實驗室。研究內容涉及了當今社會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開展廣泛的水、固廢、氣等各方面污染控制和資源化與清潔生產的研究開發工作,特別是長期致力於農藥、染料、醫藥、化工等有毒有機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研究。研究開發出多項污染治理新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對外交流 南京大學 環境學院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日益活躍。2000年以來承擔了歐盟項目“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飲用水源中多氯化有機物的調查與風險評價”、“水體優先污染物對食品品質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其管理對策研究”等10項國際合作項目,舉辦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多次。與十多所國際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有十多位海內外知名學者任兼職教授,每年有十多人次出國進行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學院國際活動頻繁,與美國、歐洲以及港台等地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聯繫,每學期均有海內外學者前來授課或作學術報告。
南京大學基於“國際化”發展戰略需求,統一部署,在“
985工程 ”三期中實施“高水平國際合作推進計畫”,大力推進“高水平國際合作平台”建設,全面提升南京大學的學術交流合作層次與國際知名度。環境學院根據自身平台建設現狀,整合已有資源,按照“重點建設優勢學科、鼓勵多學科交叉、強化國際合作和交流”的發展方針,建立了南京大學“中芬環境研究中心Sino-Finnish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re(SFERC)”。中心自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兩次學術委員會會議,派遣多名研究生去芬蘭訪問,促進雙邊多個研究團隊的合作。在中芬中心基礎上,加強了與美國、加拿大等相關高校的合作,發展成立了“中美環境研究中心”、“中加環境研究中心”,將平台打造成為環境學院對外合作交流的核心平台,加強了我校在環境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2012年5月成立“中美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學院依託該平台與美國多所著名大學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包括:1.邀請美國教授來華訪問或工作;2.與美國高校及公司開展項目合作;3.舉辦暑期學校;4.開設國際視頻課程;5.召開了國際會議;6.派遣學生留學及交流等。
2012年10月與加拿大特倫特大學成立“中加環境研究中心”,中心自成立以來,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等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分別自2009年和2010年起與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和
瑞士西北高等專業學院 (FHNW)建立了國際合作平台,雙方互派了16名研究生前往對方院校學習,聯合申請了5個由SSSTC和FP7資助的研究項目。2012年6月和2013年4月分別在南京和瑞士
巴塞爾 舉行了兩次中瑞學術研究與教育合作會議。
精品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 環境學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中“面向21世紀環境科學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對環境學課程發展歷史沿革作了系統闡述(參見《
環境科學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報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中國的環境教育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高等學校中一批教師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研究與實踐工作,隨後又在國家教委、原環保總局、各部委環保部門的支持下,逐步在若干文、理、工、農、醫等類高校中建立了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多年來這些專業培養了大量環境專業人才,在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和環境科學學科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這些專業受其各自傳統“母”學科的制約較重,普遍存在基礎不廣、培養口徑過窄的問題,難以在培養規格設定和課程內容安排上體現環境科學的綜合性和可持續發展思想,而綜合性正是環境科學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其源頭是引發環境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環境問題所需採取的社會、經濟、技術手段幾乎涉及了人類及自然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多數方面和眾多層次,沒有綜合就沒有環境科學。
在原國家教委的領導下,1987年和1998年兩次全國高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中,環境科學類本科專業實行以綜合性整體化為主,加強基礎,拓寬口徑,淡化專業方向,最終在1998年形成了包括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和環境規劃管理等方向的環境科學專業。1999年本項研究在對部屬11所重點高校環境科學類本科生專業設定的調查中,發現不少學校原屬理科性質的環境科學專業已向工科“延伸”,或增設“
環境工程 ”本科專業;另外也發現通過理工人文社科相結合的途徑來培養環境科學複合型人才這一觀點已被廣泛接納。近年來,雖然新修訂的教學計畫中人文和社會科學類課程有所增加,但是“
環境經濟學 ”、“
環境倫理學 ”等的教材建設仍然滯後,課程體系較為零散。這一方面表明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還遠未根除,有待更為深入的教學改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環境科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興綜合性學科,其學科體系還不夠成熟,用以指導環境科學建設和專業教學實踐改革的理論基礎尚未建立。
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環境科學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環境科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自1990年成立伊始就十分關注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的建設,期望出版一本系統闡述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的教科書,並將之定名為《
環境學 》,環境學課程也同步確定為環境科學類專業基礎課程。十年來環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其後於1995年成立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項目研究組始終關注這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視環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基礎理論體系及專業課程體系整體最佳化的研究,組織和支持專業基礎課“環境學”教材的編寫,特別是對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的探索性研究,作為全國第一本具有創新體系的《環境學》(
左玉輝 著)已於2002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作者長期從事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環境學》是作者歷時十餘年的一本力作,曾先後入選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國家級重點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等國家級出版計畫,2002年再次入選“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江蘇省精品課程 環境微生物學 在1984年由原來的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和環境規劃與管理為主體成立了環境科學系,環境微生物學從生物系微生物方向分離出來,該課程即作為環境科學系專業核心課程,由馬文漪老師講課,面向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和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大三學生開設,已有20多年的歷史,1993年以後,由馬文漪老師和楊柳燕老師輪流授課。1999年環境學院成立以後,共有環境生物、環境化學、環境規劃與管理和環境工程四個專業(方向),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培養高素質人才,2002年起,經過課程調整,該課程成為環境學院全院的專業核心課,對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和環境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設,由楊柳燕老師和肖琳老師等輪流授課,
楊柳燕 老師和蔣麗娟老師擔任實驗指導老師 。
在本課程的開設中,先後編寫出版2本教材和1本實驗教材。該課程在開設之初,選用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的《
微生物學 》和王家玲先生的《
環境微生物學 》兩本教材進行授課,1998年,為了適應環境微生物學面向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背景學生的授課需要,馬文漪、楊柳燕編寫的《環境微生物工程》於1998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使用至今,仍然受到好評。
2002年,楊柳燕、肖琳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擴充了大量近年來在環境微生物學研究的進展,編寫的《環境微生物技術》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又在南京大學“985工程”一期的資助下,編寫並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技術》作為配套的實驗教材,同時,對於基礎微生物學部分採用“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9TH”(Prentice Hall,1999)為參考教材。2007年《環境微生物學》課程被評為南京大學精品課程。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該課程已在教學體系和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配套實驗教學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形成了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和教學梯隊。形成本校具有特色的課程結構、知識點和授課系統。經過數年的實踐教學和改進,該課程新的框架基本成熟,已經編撰出版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環境微生物技術》教材及配套的實驗教材《環境微生物實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