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

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

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他們殘害殺戮了無以計數的戰敗投降的中國士兵、俘虜以及普通市民。儘管歷史資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證據確鑿的史實,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們固執地為否定“南京事件”而“爭論”至今。《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將嚴謹地追溯、考證“爭論”事件的整個過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論據中的破綻、識破其花招,拷問滋生如此“爭論”的日本人之歷史觀。

基本介紹

  • 書名: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
  • 頁數:316頁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20
ISBN: 9787509722763, 7509722764
條形碼: 9787509722763
尺寸: 22.6 x 14.8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笠原十九司 譯者:羅萃萃 陳慶發 張連紅
笠原十九司,1944年生於群馬縣,東京教育大學大學院碩士課程中途退學。現為都留文科大學教授。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東亞近現代史。關於南京事件的論著有《東亞中的日軍》(大月書店)、《中日全面戰爭與海軍》(青木書店)、《南京事件》(岩波新書)、《南京難民區的百天》(岩波現代文庫)、《南京事件與日本人》(柏書房)、《體驗者講述的南京事件》(高文研)等。此外,作者還著有《笠原十九司歌集·同時代》(本阿彌書店)。
羅萃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日語教師。譯著有《戰敗前夕》、《通向武陵桃園》、《南京大屠殺資料集——日軍官兵日記》等。
張連紅,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長、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中日網總編。兼任南京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中國近現代史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民國史學會副秘書長、中華口述史學會副秘書長。
陳慶發,江西贛州南康人,江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經濟史博士(師從張連紅),吉林大學日本史碩士,江西師大歷史教育學士,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孫中山研究學會理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江西省委員會參政議政委員會與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江西省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指導老師,是民革江西省委上書省領導的《關於推動九江企業上市的調研報告》的主要撰稿人;曾參加民革江西省委和省交通廳組織的“整合資源 形成合力 集中打造世界陶瓷文化休閒旅遊中心”的研討工作、江西省政協和江西省國土廳組織的關於農村宅基地流轉的全程調研工作和江西省政協、統戰部、民革江西省委組織的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前後的系列調研工作。南京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課題《笠原十九司<南京事件論爭史>專著翻譯》(已結題,課題研究時間:2008年9月6日——2009年9月6日)主持人。現任南昌淘智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是淘智網和淘智成長邦的創始人,公司主要從事江西省教育廳的中國小幼稚園教師線上培訓系統開發、過程服務項目和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系統開發、過程服務項目,以及江西省全省中國小幼稚園教師5分鐘“微課”的研修服務工作;“淘智網”(教育界的淘寶網)的研發工作。曾任江西日語專修學院(由江西信息技術專修學院更名)法定代表人、院長;江西信息技術專修學院股東、董事、院長;南昌市廣播電視中專總校校本部(國有民辦)股東、董事、校長;日語導遊;江西省外貿廳江西服裝進出口公司日本部業務員、報關員、日語翻譯。其主要從事企業經營與戰略研究,論著有:日語論文《日中戦爭直前の中國石炭產業の持続可能な発展水準》、《近代中國の國家発展戦略》等,《日語教師“超長句”讀解能力自我提高與訓練研究》(論文,刊於《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與江西師大副教授叢艷華合著)、《日語長句“倒序翻譯”法》(論文,刊於大連外國語學院主辦的國內唯一一本日語普及性綜合月刊日語知識》2007年7月的月刊上,與江西師大副教授叢艷華合著)、《太陽旗下的血光》(史學專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的“近代西方列強侵華史叢書”之一,與江西師大教授汪祖德合著,著名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方誌遠亦參加了該叢書編纂,完成了其中的《西伯利亞寒流》)、《破解企業“融資難”:利大於弊的近代官利制》(論文,刊于吉林省社科院主辦的國家級核心期刊《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3期的中國經濟部分)、《近代中國的企業資本運作與資本收益分析》(論文,刊於《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晚清與民國時期政治生態對企業經營的影響》(論文,刊於《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期)、《漢冶萍體制研究》(論文,2013年12月28日刊於江西省文化廳主管的省級刊物《南方文物》,與江西師大教授李江合著)、《近代萍鄉煤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34萬字)。兩次獲得大連外國語大學組織的全國日語名著翻譯大賽獎,其中,2007年在《日語知識》主辦的名家名篇翻譯大獎賽中獲得優秀獎。正在進行國家課題《淘寶式公益化網路教育平台構建模式、機理與扶持政策研究》的申報與前期研究。
陳慶發陳慶發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世界關注的日本
留學生的震驚
本書的主題與目的
關於《南京事件爭論史》書名的由來
第一章 “爭論”前史
1.政府及軍隊上層早已獲悉南京事件
2.南京事件為何未被記憶?
第二章 東京審判——“爭論”的原點
1.為何南京事件被審判?
2.南京事件是如何審理的?——引自《松井石根獄中日誌》
3.判決認定了什麼?
4.辯護方的主張成了否定論的原點
5.“南京事件”為何未成為“國民的記憶”?
第三章 20世紀70年代——“爭論”的起因
第四章 20世紀80年代——“爭論”正式展開
1.經濟高速發展與國民戰爭理念的變化
2.南京大屠殺“幻影論”登場
3.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的正式成立與研究進展
4.與
5.加害證詞與加害記錄的公布
6.“屠殺少數人論”登場
第五章 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爭論”結束
1.迎接戰後50周年的“清算過去”動向
2.南京事件資料集發行
3.發行歷史書籍
4.在學術上結束“爭論”
第六章 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爭論”蛻變
1.由“反省侵略戰爭並謝罪”蛻變為“追悼並感謝陣亡將士”
2.1997年出現逆流
3.南京大屠殺否定論書籍慣用的伎倆
結束語希望展開真正的學術爭論
後記
附錄
南京事件70年後的日本與世界
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與日本”的認識
面向東亞共同體形成的歷史認識
南京大屠殺與教科書問題
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性暴力的構造
日中戰爭十五年與中國女性
論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殘暴行為
日本學者論南京保衛戰
南京事件相關書目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