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戰(辛亥革命時戰役)

南京之戰(辛亥革命時戰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京之戰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11月至12月,江蘇、浙江革命軍聯合攻占南京(時稱江寧)的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南京之戰
  • 地點:南京
  • 時間:1911年11月
  • 參戰方:清軍、聯軍
  • 結果:聯軍慘勝
  • 參戰方兵力:清王朝:近兩萬人
    聯軍:三萬三千餘人
  • 傷亡情況:清王朝:陣亡六千餘人、傷三千餘人
    聯軍:陣亡一萬三千餘人、傷五千餘人
  • 主要指揮官:張勛,鐵良,徐紹楨
戰役過程,相關介紹,

戰役過程

1911年11月,新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率所部進攻南京失敗,遂趕赴上海,與上海都督陳其美及蘇、浙起義將領集會,決定組織蘇浙聯軍,再攻南京,以發展東南各省的革命形勢。聯軍以徐紹楨為總司令,設司令部於鎮江。至11月20日,集中於鎮江一帶的參戰各軍有:朱瑞部浙江軍3000餘人,劉之潔部江蘇軍3000餘人,黎天才部淞軍600人,洪承典部滬軍1000人,林述慶部鎮江軍近2000人,第九鎮新軍7000人。此外還有江陰、淞江等地的巡防營,徐寶山部揚州軍和起義海軍艦艇14艘,總兵力約三萬五千人。時駐守南京的清軍有:江南提督張勛部江防營20營,江寧將軍鐵良部步兵1標、炮兵1營,趙會鵬部巡防軍5營,王有宏部緝私隊10營等,共約2萬人。上述各軍分駐城內外各要點嚴陣以待,並於紫金山雨花台以及各城門配備火炮、機槍,防守嚴密,指揮部設於北極閣。蘇浙聯軍決定兵分三路,先掃清外圍清軍各據點,奪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南京城。24日夜,北路淞軍、浙軍在清軍內應下,首先攻占烏龍山炮台,次日拂曉又占幕府山炮台,炮轟北極閣清軍指揮部。同日,擔任主攻的中路浙軍在東流鎮麒麟門一線發起攻擊,突破清軍4道防線,殲其千餘人,斃緝私隊統領王有宏,占領馬群孝陵衛一帶高地,前鋒直抵紫金山南麓。26日,張勛以3營兵力向幕府山、以5營兵力向孝陵衛實施反擊,聯軍英勇奮戰傷亡數千,才迫使其縮回城中。此時,南路蘇軍已占領上方鎮、高橋門,進逼雨花台,對南京城形成夾擊之勢。28日,中路浙軍向朝陽門發起進攻,因攻城器械不足失利,傷亡頗重。南路蘇軍攻雨花台亦受挫。30日,聯軍決定集中兵力主攻紫金山天保城,另以蘇軍一部佯攻雨花台。天保城為清軍防禦要點,上築炮台,有重炮10餘門、機槍4挺,由江防軍1個營及旗兵400人防守。是日,聯軍第一次進攻遭清軍火力壓制,無法前進,隨後組織敢死隊,從東西兩側同時進攻,遭到清軍與旗兵頑抗,激戰至12月1日黎明才攻占天保城,殲滅清軍700餘人。此後,聯軍一面居高臨下,炮擊富貴山太平門朝陽門等清軍陣地,一面組織敢死隊分攻通濟、朝陽、神策、太平、儀鳳各門。城內清軍頓時動搖,兩江總督張人駿等軍政大員棄城逃循,而殘餘數千清軍與旗兵負隅頑抗,在城內依靠馬刀與手榴彈與聯軍進行白刃戰,致使聯軍傷亡慘重。2日,聯軍進占南京城。
此役,蘇浙聯軍團結一致,統一指揮,密切協同,集中兵力,攻占要點,終於以多圍少,力克堅城南京,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為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相關介紹

武昌起義的成功,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繼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等省紛紛回響武昌起義之後,11月初,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也先後宣布獨立。但江蘇省的南京尚為清朝所控制,並駐有重兵,這對東南地區已獨立的各省是個很大威脅。革命黨人幾次策動守軍起義均未成功。蘇、浙、滬革命黨人為了減輕首義之區武漢的壓力,鞏固東南地區的革命成果,決定聯合攻取南京。
南京據長江天塹,扼鄂、皖、蘇、滬交通,是東南重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京城內原駐有新軍第九領(統制徐紹楨)7000人,另有江防會辦、江南提督張勛的江防軍、趙會鵬統率的江寧巡防軍,王有宏統率的新防軍等舊軍2萬餘人。因武昌起義是由新軍發起的,所以清政府對第九鎮也不放心。兩江總督張人駿和江寧將軍鐵良認為新軍靠不住,因此不予補充彈藥,並派江防營進行監視。10月31,張人駿又命第九鎮限期從市內移駐距城30多公里的秣陵關,由江防營和巡防營負責城內防守,每人補充子彈500發。第九鎮官兵對此憤憤不平,準備起事。第九鎮移駐秣陵關後,張勛等派人監視,觀察動靜,並企圖謀刺徐紹楨。徐紹楨下決心聯絡革命黨人,發動起義。11月8日,第九鎮誓師起義,分三路進攻南京城,但因子彈太少,守軍工事堅固,進攻未能奏效。
11月9日,革命軍彈藥用盡,只得退往鎮江。
第九鎮進攻南京失敗後,徐紹楨赴上海與革命黨洽商。上海都督陳其美與江、浙各省起義將領集會,決定組織江浙聯軍,攻取南京,支援漢口、漢陽保衛戰,發展東南各省的革命形勢。會議推徐紹楨為總司令,設司令部於鎮江,設總兵站於上海。下轄:寧軍司令柏文蔚、鎮軍司令林述慶、蘇軍司令劉之潔、滬軍司令洪承典、浙軍司令朱瑞、淞軍司令黎天才、滬軍先鋒隊司令丁懷瑾等。11月15日至20日,各處革命軍陸續集中於鎮江及其西南地區,總兵力3.2萬餘人。聯軍的作戰方案是先驅逐南京城外清軍,奪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體部署是以淞軍為右翼,攻烏龍山幕府山炮台;浙軍為中路,由麒麟門進占紫金山,向朝陽門太平門進攻;江蘇軍為左翼,經淳化鎮雨花台進攻;鎮江軍為預備隊,隨中路前進,攻天堡城;滬軍擔任警戒;海軍配合陸軍進攻,掩護、運載陸軍登岸;鎮江軍一部與揚州軍進攻浦口,斷敵退路。
聯軍奪占外圍各據點的戰鬥於1911年11月24日打響。
當日夜,右路淞軍和一營浙江軍,乘兵艦直趨位於城北的烏龍山麓,在守台官兵內應下,很快攻占炮台。25日晨,又攻占幕府山炮台,並從幕府山炮台發炮向清軍北極閣司令部及獅子山炮台猛烈轟擊。同一天,中路浙江軍進至馬群,擊斃清軍統領王有宏,攻占孝陵衛,前鋒抵達紫金山一線。26日,清軍反攻幕府山孝陵衛,被聯軍擊退。此時,左路江蘇軍也進展順利,在占領上方鎮、高橋門之後,進逼雨花台。至此,南京城外製高點大多為聯軍攻取。
11月27日,聯軍進行攻城準備。28日,中路浙江軍向朝陽門發起攻擊,左路江蘇軍進攻雨花台。清軍在天堡城發炮轟擊攻城革命軍,頑強抵抗。進攻沒有取得進展,第一次攻城遂告失敗。為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聯軍司令部決定集中鎮江軍、浙軍、滬軍近兩萬人,合力進攻天堡城。另以江蘇軍一部進攻雨花台,作為牽制。天堡城位於紫金山半山腰,地勢險要,上築要塞炮台,有重炮10餘門,機關槍4挺,由江防兵一營和旗兵400人防守。11月30日,聯軍向天堡城發起攻擊,清軍據險頑抗。在敵火炮和機關槍封鎖下,聯軍傷亡較大,難以前進。聯軍隨即組織敢死隊,以一路從正面進攻,另一路從側背進攻。第二次攻擊開始後,敢死隊衝鋒,各軍相繼跟進。清軍不支,遂佯作投降。聯軍信以為真,放鬆警惕。清軍遂以槍炮猛烈還擊,聯軍死傷千餘人。革命軍憤怒,冒死前進。經一夜激戰,將天堡城守敵半數殲滅。聯軍控制了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點後,即於次日凌晨用繳獲的大炮向朝陽門富貴山、太平門等處轟擊,連連命中目標。此時,雨花台也被江蘇軍攻占。南京城處在聯軍火力威脅之下,城內清軍軍心動搖。張人駿、鐵良當夜乘隙逃出,張勛也率部由漢西門逃出,經浦口逃往徐州,城內殘存清軍、旗兵仍不投降,以冷兵器和手榴彈向革命軍展開自殺式進攻。12月2日,聯軍進入南京城。南京光復。
南京之戰是清末最後一個重要戰役。在此次戰役中,江浙聯軍在數量上占一定優勢,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克復防守嚴密的戰略重鎮南京,取得重大勝利,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由於來自不同地區的各支部隊能夠團結一致,在聯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一致對敵;二是指揮得當,注意集中兵力各個攻占制高點,特別是主攻方向正確,全力攻克天堡城,迫使清軍喪失守城的決心,從而比較順利地奪取了南京城。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對清政府和袁世凱是一個沉重打擊,大大減弱了幾天前北洋軍攻陷漢口、漢陽的意義,對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個很大的鼓舞,開始扭轉了革命軍株守武昌的不利形勢。從此,南京成為一個新的革命中心,為中華民國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