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年率先推行“幼兒發展輔導計畫”(現稱為“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為初生至6歲的弱兒及其家庭提供服務,首兩間幼兒輔導中心在白田邨(深水埗區)及順安邨(觀塘區)提供服務。1982年協康會將英文會名“Heep Hong Club for HandicappedChildren”正式更改為“Heep Hong Society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1983年總辦事處由大口環香港中心遷到醫院道廿一號。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協康會特殊幼兒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數目激增。在公益金贊助下,分別在沙角邨(沙田區)及長青邨(青衣區)開辦兩間幼兒輔導中心,稍後在葵盛邨(葵涌區)開辦第三間特殊幼兒中心。1987年在秦石邨(沙田區)開辦第四間特殊幼兒中心。1989年在屯門良景邨開辦良景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自九十年代初,協康會透過跨境合作計畫及培訓課程,與兩岸三地等地的華人社區同業分享經驗,推出多套實用教材,讓業內人士、家長及學生作參考。在1990年更創辦香港第一所家長資源中心。1992年協康會得到香港賽馬會資助,將“王石崇傑紀念中心”搬遷至佐敦谷彩霞邨,於5月9日由衛奕信勳爵夫人及方心讓醫生主持開幕。1994年香港中心易名為“慶華中心”。直到1999年4月,協康會更由社團註冊轉為有限公司註冊,並將英文名改為“Heep Hong Society”,而中文會名則一直維持不變。1999年6月,協康會首間幼兒中心“康苗幼兒中心”正式投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