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協商和解
- 對象:矛盾雙方
法律依據
步驟
原則
途徑
國外狀況
![協商和解標誌 協商和解標誌](/img/2/44e/cGcq5iZyEWOjVGOhJTZ4IDMlVGOzQ2YlhTOzY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注意問題
![協商和解法律依據 協商和解法律依據](/img/6/354/cGcq5CZygjM5UGMwQmM0ImMxcTNjNGZiNWOmJ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協商和解是指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爭議後,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定,使糾紛得以解決的...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定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
和解,漢語辭彙。拼音:hé jiě指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當事人和解(Reconciliation Of The Litigants) 雙方當事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經自願協商達成協定,解決糾紛,從而終結訴訟程式的活動。當事人和解包括審理過程中的和解與...
當事人自行和解是指在申請仲裁後,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和解協定,解決糾紛,終結仲裁程式的活動。當事人自行和解是在仲裁庭沒有介入的情況下,由當事人自己協商...
在我國,訴訟和解是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爭議的協定,並請求法院結束訴訟程式的一種制度。...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定的,執行員應當將協定內容記人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
法院和解,是指債務人向法院提出和解申請,經許可後在法院主持下進行的和解程式。債務人在出現破產原因後,可向法院申請和解。法院對和解申請審査後,以裁定形式作出...
《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是為規範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行為,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制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
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自願、協商達成調解協定,協定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的,應予批准。調解達成協定,人民法院應當製作...
和解效力,是指和解協定依法生效後具有的法律約束力。和解協定經法院裁定認可成立後,具有以下法律效力:(1)債務人應按和解協定規定清償債務,不得給個別債權人以額外...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願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定、解決糾紛的辦法。...
仲裁和解是指仲裁當事人通過協商,自行解決已提交仲裁的爭議事項的行為。仲裁和解是仲裁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表現。我國仲裁法第4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後,可以自行...
法院調解協定的效力,是指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的調解協定,經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式認可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同時,也涉及到調解協定發生效力的時間...
侵權和解協定是指侵權案件發生後,當事人在訴訟程式以外,基於雙方的協商、合意決定侵權損害賠償問題並進而解決糾紛的協定,其性質屬於民法上的和解。...
訴訟和解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世界各國大多作了詳盡的規定。中國民 訴法亦規定有訴訟和解制度,但其內容設計過於簡單,司法實踐中...
調解協定書是雙方當事人的經過協商,自願處分其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一種文書形式。調解書是人民法院確認雙方當事人調解協定的法律文書。[sup][/sup]...
協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方政治學界興起的一種民主理論。1980年約瑟夫·畢塞特在《協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數原則》一文中首次從學術...
破產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在破產程式終結前,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就延期償還和減免債務問題達成協定,中止破產程式的一種方法。和解是一種特殊的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