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畫
- 外文名: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發展歷史,資助方式,
發展歷史
根據聯合國2016年統計,中國和印度共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兩國經濟發展迅速,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國,高等教育規模位居世界第三。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印度開始重視高等教育發展,通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來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印度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
印度有長達兩個世紀的英國殖民歷史,直到1947年才獲得獨立。因此,印度的高等教育有著深深的英國殖民烙印,印度大學的教學語言主要是英語。獨立之前,印度只有20所大學,500所學院,不到21萬名學生。獨立之後,印度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2014-2015年度報告統計顯示,自獨立至今,印度大學和科研機構數量增長了40倍,學院數量增長近82倍,入學人數增長了127倍。印度在其“十一五”高等教育規劃(2007-2012年)中明確提出,要建設14所世界一流大學,後改名為創新型大學,致力於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標準,這標誌著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計畫被正式提上日程。
根據規劃(2007-2012年),印度將即根據世界一流大學標準,政府給予選定大學相應資金和教學科研支持,建設14所創新型大學,增強印度大學全球競爭力,使印度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為促進這一計畫的實施,印度分別開展了“卓越潛力大學資助計畫”(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UPE)、"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畫”(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CPE)、"卓越潛力學科資助計畫”(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CPEPA)等致力於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高等教育發展計畫。
印度根據國家評價委員會資格認定標準,從不同層次選取了符合標準的大學、學院和學科進行重點資金支持建設,以求不斷提升整體科研實力,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資助方式
印度除了對重點大學進行資助建設以外,有相當部分的學院也有著較高的教學科研水平。這些學院通過創新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資源,達到較高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具有達到學術卓越的潛力。國家認定在教學、科研、拓展活動中已達到較高水平並有達到卓越水平潛力的學院,並為“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畫”選定的學院提供發展基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其達到更高的學術標準。
資助建設的學院需建校10年以上;得到《大學撥款委員會法》相關條款承認;由國家評價委員會進行認證,且在申請“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畫”第一期國家評價委員會認證等級至少為“B”;得到認證的學院當中,優先發展自治學院;學院教師在“卓越潛力學院資助計畫”進行期間不得進行調動;校長需定期換屆;農業、醫藥、口腔、護理和製藥類的學院不予考慮。
該計畫的完成目標為:加強學術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與國際標準相當的教學、科研、外延項目發展水平提供保障。基於靈活的模組學分認定系統與國際通用的創新舉措,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提升與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學術項目的質量。提升學院本科教學水平。加強與其他高等教育部門、國家實驗室、中心的聯絡與合作。推廣以技能為導向的項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