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妝(漢語成語)

半面妝(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半面妝,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隋末唐初李大師李延壽編撰《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半面妝意為僅及一半,未得全貌;比喻事物零落,不完整,也形容虛偽。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面妝
  • 拼音:bàn miàn zhuāng
  • 近義詞半零不落
  • 反義詞完整無缺
  • 注音:ㄅㄢˋ ㄇㄧㄢˋ ㄓㄨㄤ
  • 出處:《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 語法功能:作賓語等
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寓意,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隋末唐初李大師、李延壽《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後人從這個典故中剪裁出“半面妝”作為一則成語。

成語故事

徐昭佩,東海郯縣(今山東省剡城北)人,梁朝侍中信武將軍徐緄的女兒,可謂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南朝梁元帝蕭繹的皇妃,有姿色。
南朝梁武帝天監十六年(517年),十六歲的徐昭佩應召入宮,被立為湘東王蕭繹的王妃,生王子蕭方等和女兒益昌公主蕭含貞。承聖元年(552年),蕭繹即位為梁元帝。
徐昭佩本不願入宮,更厭惡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在封建社會,身為女子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她,無力拒絕,只好聽任命運的擺布。
結婚那天,徐昭佩非常不開心,鳳冠霞帔之下是她漠然的臉和更加冷漠的心。她在侍從的擺布下機械地行著大禮。當蕭繹揭開她的紅蓋頭時,徐昭佩內心最後的一絲期許也消逝得不見蹤影一一因為她發現蕭繹只有一隻眼睛。
徐昭佩是怨恨蕭繹的,她無法接受與一個只有一隻眼睛的男人相伴終老的現實,這對她來說太殘酷了。於是,她開始了無言的反抗。
只要是皇帝來,徐昭佩就趕緊梳妝打扮,只在半邊臉上塗抹脂粉,暗諷他一一你只有一隻眼睛,能看到一邊即可。侍女們生怕徐妃這樣做會惹怒蕭繹,招來殺身之禍。但徐昭佩卻平靜地說:“王爺父子講仁義,說道德斷乎不會因這樣的小事焚琴煮鶴,頂多不過是逐出宮去,眼不見心不煩。”時間久了,蕭繹看出她的用意,終於負氣而去,從此夫妻失和。
徐昭佩並沒有因此而獲得她渴望的自由,彼此在冷漠中維持著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其實徐昭佩也並不是天生不會做女人,為了搞好夫妻關係,她也曾努力過:輕描娥眉淡掃臉,換一身素雅衣裙,手捧香茗,一副詩情畫意的模樣。為裝點丈夫臉面,她曾頻頻岀入於與蕭繹交好的文人酒會,與他們談詩論畫。然而蕭繹卻並不以有這樣的妻子為榮,相反他卻時不時地皺眉頭。
年輕的容顏在寂寞中一天天衰老。她不願在孤寂中芳華虛度,開始了自己荒淫無度的生活——從遙感寺的智通和尚到蕭繹的隨從美少年暨季江、美男子賀徽……在眾人口中留下了“徐娘半老,猶尚多情”的艷名。徐昭佩最終被元帝勒令自盡,草葬於金陵江畔瓦宮寺旁。史書記載:“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殺。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屍還徐氏,謂之出妻。葬江陵瓦宮寺。”

成語寓意

半面妝,是一種隨性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徐昭佩化半面妝,充分說明了這位貌美如花孤高倔強的女子,不會因為水的溫度而變硬或者變軟,不卑不亢,真性情,有自我。一個女人,塗脂抹粉只裝扮半邊臉龐,是殘損的。而徐昭佩則藉此宣洩心裡的不滿,羞辱蕭繹。
“半面妝”的故事讓後人為之惋惜。那一方殘損的半面妝的掩蓋下,分明是一抹無言的倔強,一半淡淡的憂傷。或許,徐昭佩的人生就是如此:化一個半面妝,走一條不歸路,盼一份世間情。而今,源於古代的某一獨特人物的妝容,竟然轉化成今天的時尚。半面妝成為時下潮人的模仿經典。這就好像有人常常習慣於聽流行的歌曲,看獲獎的電影,穿流行的衣著,化前衛的妝容,有著年輕人慣有的勇氣,也不在意別人的否定或褒或貶:做自己,就是人生旅程的意義。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半面妝比喻事物零落,不完整,也形容虛偽。作為成語,它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等。
運用示例
唐·李商隱南朝》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宋·宋祁落花》其二:“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宋·歐陽修南鄉子·雨後斜陽》:“雨後斜陽。細細風來細細香。風定波平花映水,休藏。照出輕盈半面妝。”
宋·胡寅人日驚蟄前數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茜茜弄池柳,煌煌然山櫻。了無半面妝,強學六出霙。”
宋·吳文英思佳客·賦半面女髑髏》:“釵燕攏雲睡起時。隔牆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妝如畫,細雨三更花又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