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渡而擊之
- 詞語來源:《史記·淮陰侯列傳》
- 戰例:田穰苴戰燕軍、宋襄公泓水之戰、韓信戰龍且
半渡而擊之,是指(當敵人的軍隊)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再去殲滅它。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孫子·行軍篇》提出“半渡而擊”,是因為敵人有一部分已上岸另一部分部還在渡河,這時候向此時敵方發動攻擊,敵人就會首尾不接,行列...
宋襄公不顧大臣子魚的反對,堅持不半渡而擊,待到楚軍全部渡河後,宋襄公又堅持非要等到楚軍,完成列陣之後開始攻擊,結果宋國慘敗,宋襄公狼狽逃走,後因傷重而去世。泓水之戰後,楚國在中原已無阻力,在其後數年間,其勢力一度...
孫子曰:凡處軍①相敵②,絕山依谷,視生處高③,戰隆無登④,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⑤,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⑥,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⑦,視生處高,無迎水流⑧,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
喪失主帥的楚軍殘部紛紛向西潰逃,吳軍乘勝追擊,到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省安陸市境內溳水)追上楚軍,闔閭欲立即展開攻擊,夫概認為乘其半渡而擊,必獲大勝。楚軍見吳軍追至而未進攻,急於求生,爭相渡河。待其半渡之時,闔閭揮軍攻擊,...
完顏宗望退軍之時,种師道之弟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秦鳳軍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种師道即命他率部尾隨金軍之後,俟其半渡而擊之,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將金國最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後患。李綱也建議用澶淵故事 [13] “護送”...
收緊血網,半渡而擊 劉建緒狀告老同學 蔣介石嚴斥桂軍 聞令而動 悲壯破血網 發布渡江限時令 輜重壓身 三個戰場阻擊合圍之敵 新圩阻擊戰 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持三天至四天 桂軍北返灌陽 八桂子弟對陣 白崇禧督戰迂迴側後 紅十五團...
奧軍半渡而擊 奧軍司令官從高處的陣地上看見法軍行動輕率:皇帝使自己龐大的軍隊從唯一的一座橋上通過湍急的大河,因此各兵種只能依次緩慢地通過狹長的橋,騎兵過河已感困難,炮兵則更加困難了;一旦軍隊被迫退卻,這座橋就未必能夠拯救...
尉遲惇揮軍稍退,欲待孝寬軍半渡而擊之;孝寬卻乘機擂鼓齊進,待全軍渡畢,高熲又下令焚橋,以絕士卒反顧之心。孝寬軍奮力猛攻,大敗尉遲惇軍。惇單騎逃往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孝寬軍乘勝追擊,直趨鄴城。 點評:此戰,韋孝寬避...
竇建德一攻幽州 竇建德一攻幽州,武德元年(618)十二月,竇建德率兵10萬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幽州總管羅藝布老弱之兵於城下以為誘軍,令薛萬均領精兵百人乘竇軍半渡而擊,大敗竇軍,竇未能克城,百餘日後還軍樂壽(今河北獻縣)。
中午時分,第1軍在駐地比爾熱尚未出發,格魯希可過河的橋只有8公里左右,只需略作調整,就可對格魯希形成半渡而擊,而派往主戰場的兵力不少一兵一卒。如果胃口大的話,普軍可調整如下,未趕上參加滑鐵盧主戰場會戰的各旅中,第一...
尉遲惇布陣二十餘里,想等韋孝寬軍半渡而擊之;不料,韋孝寬卻將軍隊略作後退,然後鳴鼓齊進。軍隊一過河,高熲命令焚燒橋,以絕士卒後退之心。因此,士兵作戰時一往無前,尉遲惇大敗,單騎逃亡。韋孝寬乘勝進擊,追至鄴。八月十七...
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另闢瀘定橋為強渡點。之後,又...
第105章 半渡而擊 第106章 終獲賊首 第107章 落雕長史 第108章 返家 第109章 言太平 第110章 信 第111章 父親高升 第112章 亂世來臨 第四卷 天下大亂 蓋射虎振臂一呼,涼州大地,風起雲湧。豪族、豪強、遊俠、小吏、悍卒、...
反渡水的方法有立足於自保的阻水而守,立足於殲敵的半渡而擊,立足於相機進取的越水而擊。本篇首先指出,在同敵人“臨水相拒,敵富而眾,我貧而寡,逾水擊之則不能前,欲久其日則糧食少”,器械不備、補給困難的情況下,應“索便詐...
諸秦將認為阻敵淝水畔比較安全,但苻堅認為半渡而擊可主動對決。當秦軍後移時,晉軍渡水突擊,朱序於後軍大喊秦軍已敗。此時秦軍大亂,謝玄等人乘勝追擊,秦軍全面崩潰,苻融戰死,苻堅中箭,孤身北返,後由慕容垂護送,史稱淝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