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長征路上,紅軍某衛生隊隊長祝霞和馬大壯、湘妹子三位女紅軍,在寒冬的雨夜被瑤寨的秀嫂邀請住進了自己家。部隊開拔時,祝霞看到秀嫂家嚴冬只蓋蓑衣取暖,毅然決定把部隊出發時愛人、先遣營營長鄭秋收送給自己懷孕的身體禦寒的軍被給秀嫂留下。秀嫂執意不收,祝霞就把紅軍被剪下了一半留給秀嫂。感動的秀嫂丈夫天剩消除了對紅軍的誤解,主動要求當嚮導與挑夫,跟著紅軍踏上了長征路。
紅軍走後,瑤寨遭到了白軍保全團的再次洗劫,秀嫂也因為收留女紅軍而受到拷問,半條紅軍被也被搜出後燒毀。秀嫂不屈而奮勇抗爭:你們就是把紅軍被燒成灰,秀嫂我心中的那片紅你燒不掉。
長征路上翻越雪山,病中的女戰士馬大壯因把留下的半條紅軍被讓給老鄉挑夫天剩,自己卻凍死長眠在凜冽的雪山。
過草地,飢餓的小戰士湘妹子為找裹腹充飢的黃花草,身陷沼澤失去了弱小的生命。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她答應過秀嫂,革命成功後,不要忘了給房東秀嫂送一條新的棉被。
經歷了長征路上一場場血戰的鄭秋收,與愛人祝霞幾度情感交集,在長征勝利即將到來的前夕,終於意外相逢。未料突遭敵人包圍,為掩護解救鄉親們突圍,他們點燃了珍愛的紅軍被,把敵人吸引過來,把死亡留給了自己。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共同澆灌了堅定的信仰和堅貞的愛情。
演職員表
演員表
以上資料參考
幕後製作
創作過程
《半條紅軍被》是以發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故事為原型進行創作的。該劇於2019年7月完成劇本創作,期間長沙市多次組織劇本研討會,多次赴汝城沙洲村進行實地考察採風,反覆打磨完善劇本,並於2020年12月4日在北京舉行劇本論證會。2021年5月20日,該劇正式啟動排練。
音樂元素
曲作者杜鳴表示,湖南的音樂對他的薰陶是來自骨子裡的。因此在為《半條紅軍被》作曲時,用了一些過山瑤的音樂元素來體現秀嫂和天剩的人物特質。紅軍隊伍還走過了湖南很多地方,杜鳴也用了湘中、湘東、湘南的很多音樂元素,比如湖南花鼓戲,目的就是為了該劇的音樂具備湖南的音樂特色。
杜鳴認為《半條紅軍被》作為歌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聲種,如女主人公祝霞是女高音,男主人公鄭秋收是男高音,秀嫂是女中音,天剩是男中音,還有馬大壯是女中音。根據聲種的特點,主創團隊給人物進行音樂上的塑造,讓演員在聲種基礎上能夠將人物表達得更加貼切,符合人物的特徵。
比如祝霞是女主人公,一般的民族歌劇都會採用女高音,因為比較亮麗。而秀嫂作為農村婦女,比較溫婉,使用的是女中音。劇中最具有英雄性的是男主人公鄭秋收,使用的是男高音。至於天剩,他是一位很怕老婆的大叔,他有喜感和幽默感,也有他的堅定感,包括他的年齡滄桑感,所以用男中音比較合適。
舞美設計
舞台上利用高科技手段製作出槍炮連連、硝煙瀰漫、雷鳴電閃、風雪漫天、星光熠熠、紅日冉冉等特效,與台下交響樂團、合唱團配合演出。音響分散在整個劇場當中,利用人耳對聲音方向的辨別性,構建出一個超出鏡框舞台的立體劇場。如飛機的聲音在空中作響,敵人攻打的聲音從觀眾背後傳來,鄭秋收騎馬的馬蹄聲從觀眾席一路響到舞台。
獲獎記錄
演出信息
演出場次
網路展播
2022年9月,《半條紅軍被》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進行展演錄製;9月18日19時30分,該劇在文旅中國、北京發布、一通文化、北京日報客戶端京直播頻道、都視頻原創視頻號、北京日報都視頻微博、北京日報抖音號、北京日報快手號等35家網路平台展播。
作品評價
《半條紅軍被》以鮮活生動的文藝作品替代枯燥無味的說教,對觀眾的心靈來了一次大洗禮,是一次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朱敏評)
《半條紅軍被》劇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都是通過生活化的語言、意象化的場景展現出來,真實而素樸地表現著思想高度,而沒有藉助太多的豪言壯語。劇目在現實主義表現形式中,穿插著浪漫主義色彩,如湘妹子深陷沼澤中化作戰地黃花,如鄭秋收、祝霞引燃手中的半條被子霞光萬丈,都深深感染著觀眾。(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師、文史學者向敬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