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是2023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
  • 作者: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ISBN:978750397463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收集了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徵集的關於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屆的103篇劇目評論文章,涉及的劇目既有獲得文化大獎的15個劇目,也有參評和參選的劇目,專家分析準確生動、深入淺出,配以各劇目的海報,圖文並茂,藝術節盛況如在眼前。這本評論集既是一個中國舞台精品的回顧和總結,也是未來中國舞台藝術的指導方向。

圖書目錄

“和文化”的舞蹈言說——舞劇《五星出東方》
心手相連的民族情懷史詩——評舞劇《五星出東方》
用生命續寫革命之路 以藝術喚醒紅色基因——評劇《革命家庭》觀後
《革命家庭》——對評劇藝術品格的又一次重塑
青山如畫 生命如歌——評話劇《塞罕長歌》
聚焦綠色發展時代主題 歌頌奉獻無悔人生——話劇《塞罕長歌》觀後
舞劇《騎兵》——接受美學視域下的當代變調
一曲閃耀時代光芒的英雄讚歌——原創舞劇《騎兵》觀後
錫劇《燭光在前》的藝術表達
以情共情 以心通心——評大型原創錫劇《燭光在前》
一樹火紅 萬種“楓”情——賞越劇《楓葉如花》
從《楓葉如花》看“浙派”越劇音樂的繼承和發展
古典魅力與現代表達——也談莆仙戲《踏傘行》
莆仙戲《踏傘行》創作研究——兼論戲曲劇目創作規律
水乳交融 家國情懷——民族歌劇《沂蒙山》賞析
新時期革命歷史題材民族歌劇的發展——評歌劇《沂蒙山》
讓藝術經典發揮新的時代價值——評彩調劇《新劉三姐》
舊瓶新酒出佳釀 老歌今唱續傳奇——看彩調劇《新劉三姐》有感
是渝味 有餘味——評川劇《江姐》
論戲曲經典革命題材的當代重塑——以川劇《江姐》為例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評川劇《草鞋縣令》
踏破草鞋見妙處——從新舊兩版《草鞋縣令》品磨戲之道
從個體陶冶到社會討論——話劇《桂梅老師》的持久性力量
一位鄉村教師的理想主義情懷——評話劇《桂梅老師》
從華麗轉身到完美演繹——談話劇《主角》的舞台呈現
行雲流水的“戲中戲”結構——解析話劇《主角》互動錯綜的敘事角度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音樂劇《花兒與號手》觀後
情濃於血 血融於魂——觀音樂劇《花兒與號手》
以美會友:中華美學在當代舞台上的詮釋與塑造——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為例
清麗舞風入畫箋——評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舞繪〈千里江山圖〉》
《紅色特工》的藝術典型
魯著題材舞台劇的新創穫——曲劇現代戲《魯鎮》漫談
篳路藍縷 血染初征——《忠誠之路》的戲劇事件、戲劇時空、戲劇呈現及其他
通往十三號劇院的大道
被溫暖包圍 將愛傳遞——兒童劇《送不出去的情報》的現實意義
回聲波:文化衝突與人生困境——評《活動變人形》
西藏民族團結的時代縮影——《八廓街北院》觀後
經典文藝作品的現實意義——中國歌劇舞劇院版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觀後
始終把“洋為中用”當作自己的使命——評中央芭蕾舞團的舞劇《沂蒙》
一部史詩般的母親頌歌——評京劇《母親》的重要美學特徵
“一桌二椅”的內涵傳承和創新性呈現——現代京劇《風華正茂》前區舞美設計與表演賞析
“矮子步”也能走出高大上——贛南採茶戲《一個人的長征》觀後感
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華美學精神——當代雜技劇《化•蝶》的藝術呈現
“敦煌女兒”本是上海女兒——評茅善玉在《敦煌女兒》中的表演
白山黑水間 與皮黃共舞——倪茂才深情演繹《楊靖宇》
創新藝術表達 雁翎再飛揚——民族歌劇《雁翎隊》觀後
大歷史觀、大時代觀下的舞劇《張騫》
不同文明在碰撞與交融中共存共生——舞劇《大河之源》解析
試析舞劇《紅旗》中情感表現的策略
作為現實主義創作題材與方法的精神譜系——談芭蕾舞劇《鐵人》的現實主義品性
家是玉麥 國是中國——《天邊格桑花》觀後
風情•風韻•風骨——雜技劇《戰上海》中紅色敘事與審美意蘊的交融建構 關婷元
英雄的交響 精神的頌歌——評原創歌劇《鐵人三重奏》
在不斷下潛中探尋戲劇的力量——淺析話劇《深海》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軍人使命與社會擔當的生動詮釋——觀話劇《兵心》
人間正道是滄桑——話劇《香山之夜》觀後
一代廉吏的舞台形象再塑造——評話劇《于成龍》的藝術特色
“謳歌“六老漢精神”的一部力作——話劇《八步沙》觀後
藝術再現 大膽創新——主旋律題材瓊劇《紅旗不倒》創作賞析
景•境•象——漫談花鼓戲《山那邊人家》的舞台美術
捨本逐末 何謂解憂——觀豫劇《解憂公主》有感
唱響時代“愚公精神” ——黔劇《臘梅迎香》觀後
從女性的視野抒寫革命、愛情、親情的不朽篇章——評新編黃梅戲現代戲《不朽的驕楊》
當代題材京劇《楝樹花》的探索
抱朴守拙以大成——豫劇《大河安瀾》觀後
真實性是戲劇走進觀眾心裡的鑰匙——看新編京劇歷史劇《莊妃》有感
“減法”有方——《瞿秋白》的現代崑劇創作
巧妙的敘事視角 深沉的愛國熱情——評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紀念碑》
逆風攀登——話劇《路遙》的舞台象徵形象
一個夢,從歷史駛向未來——歌劇《紅船》觀後
一部值得稱道的恢宏大氣之作——評北京京劇院的《李大釗》
高情遠致 潤物無聲——話劇《谷文昌》的審美意蘊與藝術價值
粵劇《紅頭巾》的詩劇風格與藝術表達
英雄氣概 樂音致遠——觀原創民族歌劇《半條紅軍被》
保護國鼎 展現家國情懷——觀蘇劇現代戲《國鼎魂》
話劇《柳青》的經典之路
唱功紮實過硬 表演真切感人——評歌劇《道路》主要角色的演繹
從抒情性與敘事性的博弈看中國舞劇敘事意識的覺醒——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例
賞析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音樂創作
“紅船”駛過“山那邊” 一路追尋偉大夢想——觀歌劇《紅船》和花鼓戲《山那邊人家》有感
開啟文化發展成果全民共享之路——由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網路直播說起
藝術與網路的“雙向奔赴”——對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線上演播的觀察與思考
紗幕影像與現實主義舞台藝術
藝術的盛會 人民的節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演出綜觀
聚焦精神成長 彰顯豐饒情韻——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舞台上的革命女性塑造
從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看精品劇目創作生態
英雄形象的新時期變格——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上紅色題材戲劇的突破
當前革命歷史題材戲曲創作的突破與創新——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部分劇目為例
鄉土、現實和詩性——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幾部農村現實題材戲劇觀摩側記
藝術真實的舞台呈現——現實題材話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當代舞蹈作品藝術表現中的文化建構
江蘇戲劇創作這十年——關於舞台藝術創作“江蘇現象”的觀察思考
上海出品:緣“情”亦言“志”——淺論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三部上海參評劇目
以古人之規矩 開自己之生面——評“羅周現象”
在文藝評獎中走向觀眾
從崑曲現代戲“三部曲”談藝術創新的時代責任
為人民而歌 為藝術求索——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話劇劇目簡評
劇種建設的自覺意識——從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看近年戲曲創作的趨勢
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的良好開端
觀眾審美心理的時代變遷
從動機的挖掘談一些遺憾
逐夢新時代 獻禮為人民——淺析我國舞台藝術發展新氣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盛宴——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有感
編後記

作者簡介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評論集》的編選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期刊管理處具體組織實施。按照評論集的內容架構,獲得“第十七屆文華大獎”劇目每部遴選2篇評論文章;參演參評劇目,根據評論文章徵集情況,每部安排1篇評論文章,綜合評論文章,依打分高低,遴選得分最高的24篇進入評論集。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委託,中國藝術研究院組織了評論文章的專家評審工作,組建戲曲、話劇、音樂、舞蹈、綜合五個專家組進行評審,專家來自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評審以公平、公正的原則,採用匿名評審方式,經過兩輪評審,最終遴選103篇評論文章進入評論集。評論集以獲獎劇目、參演參評劇目為序排列,綜合評論文章安排在劇目評論文章之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