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般指本詞條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實驗室在黃昆院士的倡導下於1988年3月開始籌建,1990年對外開放,1991年11月通過國家計委的驗收。現任實驗室主任吳曉光博士,學術委員會主任鄭厚植院士。依託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實驗室有凝聚態物理博士點和碩士點,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每年能培養12-16名碩士生,8-10名博士生,接納3-5名博士後,現有在讀博士生、碩士生2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 所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籌建時間:1988年3月
  • 倡導者:黃昆院士
  • 對外開放時間:1990年
  • 通過驗收時間:1991年11月
研究領域,項目成果,學術陣容,交流合作,

研究領域

實驗室在繼續保持低維量子體系、量子工程研究優勢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調整了實驗室研究方向和目標,向與量子信息學交叉的方向開拓,將實驗室研究方向定為:以低維半導體結構的物理研究為基礎,以低維量子體系中的新現象、新效應為主要研究內容,探索低維量子體系在新一代固態電子、光電子器件和量子信息技術中的潛在套用前景;不斷開拓低維量子體系在信息工程、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中的套用方案,推動21世紀信息科學技術的跨躍式發展。實驗室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量子結構、量子器件中的物理過程,基於量子結構的新型光電子、光子器件,半導體中的自旋過程和自旋量子器件,SPM技術和分子、團簇器件的原理探索,固態量子電路的基礎研究,新材料體系在量子結構、量子器件中的套用。

項目成果

幾年來,實驗室主持了國家八五、九五攀登計畫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基金委優秀實驗室特別支持項目,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院長基金項目,科技部863組長基金項目,科學院百人計畫項目,以及科技部的973項目等。黃昆院士對固體物理學做出許多開拓性的貢獻。他提出並系統發展了以晶格馳豫為基礎的多聲子輻射和無輻射躍遷的理論。他提出以他的名字著稱的處理光學振動的唯象方程組,並據此導出聲子和光子的耦合振動模,這是發現各種準粒子與光子耦合模的首例。黃昆對固溶體的理論研究預言了稀固溶體對X光的漫散射。他和Mr.Born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成為該學科領域的權威著作。黃昆和合作者對半導體超晶格的電子態和聲子模開展了系統的富有成效的研究。黃昆院士對高等學校中普通物理、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的教學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黃昆院士和鄭厚植院士主持的八五攀登計畫項目“半導體超晶格物理及材料、器件探索”在1995年國家基金委組織的終期檢查中被評為優秀項目。九五期間,鄭厚植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九五攀登預選項目“半導體超晶格、低維量子結構物理、材料和器件探索”、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固體微腔物理” 和基金委重點項目“非導體/超導體物理及器件套用探索”。其中院重大項目“固體微腔物理” 在1999年科學院主持的中期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封松林研究員主持的院重點項目“自組織生長量子點雷射器材料和器件研究”1999年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組織的驗收,並得到了863計畫的後續支持。夏建白院士主持了基金委重大項目子課題“原子團簇的化學與物理”。實驗室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黃昆院士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陳嘉庚獎。朱邦芬研究員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夏建白院士和朱邦芬研究員的專著“半導體超晶格物理”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國家圖書提名獎(二等獎)。客座人員何宇亮教授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學術陣容

實驗室現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位,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位,科學院百人計畫5位。擔任973項目專家組成員有2位。室領導班子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均在45歲以下。10多位青年科研骨幹全部具有博士學位,他們均在國內外獲博士學位或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承擔了實驗室的重要研究任務和管理工作,正成為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 實驗室非常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通過組織和執行攀登計畫項目、院重大科研項目和基金委重點項目聯合了國內四個研究所和四所重點大學,通過開放課題的形式涵蓋了國內14所大學和研究所。實驗室獨立舉辦了多次國際、國內會議,成功合辦了三屆中韓半導體物理和套用雙邊學術研討會。

交流合作

實驗室積極開拓國際雙邊合作研究,同國外許多一流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合作單位有:德國斯圖加特馬普固體研究所,柏林大學保爾-德魯特研究所,德國魏茨菠戈大學物理系,法國國家脈衝強磁場中心,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物理系,伊利諾州立大學物理系,日本NEC基礎研究所,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納米結構中心,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義大利理論物理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香港大學物理系,香港城市大學等。幾年間,實驗室同上述單位進行了數十次人員互訪和合作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