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行(劉孝勝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升天:上升至天界。行:樂府古詩的一種體裁。通稱歌行體。行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升天行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劉孝勝       
作品全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堯攀已徒說,湯捫亦妄陳。
欲訪青雲侶,正遇丹丘人(1)。
少翁懼仕漢,韓終苦入秦。
汾陰觀化鼎,瀛洲宴羽人(2)。
廣成參日月,方朔問星辰。
驚祠伐楚樹,射藥戰江神(3)。
閶闔皆曾倚,太一豈難親。
趙簡猶聞樂,周儲固上賓(4)。
秦皇多忌害,元朔少寬仁。
終無良有以,非關德不鄰(5)。

注釋

(1)堯攀:攀附上古賢帝唐堯。徒說:白說;空說。湯捫:攀援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亦yì:也。妄陳:胡亂陳述。瞎說。欲訪:想要造訪或訪問。青雲侶:直上青雲的伴侶。青雲,青色的雲。指天空。比喻志行高遠。比喻隱逸的生活。正遇:正好剛好遇到。丹丘:亦作“丹邱”。煉丹的山丘。晝夜長明的神仙處所。
(2)少翁:李少翁,西漢時期人。方士。據說會召喚鬼神的方術。用召喚鬼神的方術為漢武帝召喚去世的皇妃王夫人。主張祭祀太一神,告訴漢武帝驅趕惡鬼的方法。仕漢:出仕或做官於漢朝。韓終:秦始皇時方士,《史記·秦始皇本紀》:“因使韓終、 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後小說家加以附會,遂與“韓眾”合二為一。苦入秦:苦於進入秦國。汾陰: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萬榮西南寶鼎,因在汾水之南故名。漢武帝在此處的后土廟得到並祭祀寶鼎。觀:觀看。觀禮。化鼎:煉化鐵水造寶鼎。瀛洲:傳說中東海三仙山之一,方壺(方丈)、瀛洲、蓬萊。河北滄州河間縣戰國以前稱作瀛洲。宴:宴請。羽人:有羽翅之人。成仙之人。道人。瀛洲宴羽人,應是指秦王在瀛洲接待道家方士。
(3)廣成:廣成子,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崑崙十二金仙之首。修行於九仙山桃源洞。道教史上赫赫有名,是軒轅黃帝的授業恩師(故被尊稱為人皇帝師)。參:參拜。參悟。方朔:東方朔,漢武帝寵臣。傳說偷王母的仙桃,故仙桃又稱方朔桃。漢武帝壽辰之日,宮殿前一隻黑鳥從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東方朔回答說:“此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王母即將前來為帝祝壽。”果然頃刻間,西王母攜7枚仙桃飄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兩枚仙桃外,餘5枚獻與武帝。帝食後欲留核種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原地薄,種之不生。”又指東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據此,始有東方朔偷桃之說。東方朔並以長命一萬八千歲以上而被奉為壽星。後世帝王壽辰,常用東方朔偷桃圖慶典。問:問詢。占卜問事於。驚祠:應指飛禽驚擾祠堂的清淨。不知出自何典故。莫非出自廣成子?伐:砍伐。楚樹:楚國的樹木。又名椿樹,常見於長江流域,分雌雄兩樹種,雌樹果實紅色,味甘。雄樹有長有成串的種子。鄉人稱之為楚葡萄,可做菜食用。射藥:應指箭射毒藥入江。不知出自何典故。莫非出自東方朔?江神:多指長江之神。宋張唐英《蜀壽杌》云:時大霖雨,禱於奇相之祠。唐英按右史震蒙氏之女竊黃帝玄珠,沈江而死,化為此神,今江瀆廟是也。
(4)閶闔chānghé:亦作「昌盍」。傳說中的天門。宮門的正門。秋風。《說文》閶,天門也。楚人名門曰閶闔。皆曾倚:都曾經倚靠過。太一:即天帝。太陽神。宇宙萬物的本源。亦作「太乙」。星名。在紫微宮中,天一星之南,古代曾以之為北極星。豈難親:豈能難以親近。趙簡:趙簡子,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亦稱趙孟。晉昭公時,趙簡子為大夫,專權國事,為後世魏文侯李悝變法、秦孝公商鞅變法和趙武靈王改革首開先河。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戰國時代趙國基業的開創者。對春秋戰國的歷史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與其子趙無恤(即趙襄子)並稱“簡襄之烈”。猶聞樂:仍然聽聞周朝禮樂。周儲:周朝的儲君。周朝太子。應指被趙簡子打敗的叛亂的周朝王子朝。固:固然。堅持為。執意為。上賓:尊貴的客人,上等賓客。道家稱羽化成仙。
(5)秦皇:秦始皇嬴政。忌害:嫉妒害人。元朔:漢武帝的第三個年號。以紀念衛青打擊朔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龍城。代指漢武帝。寬仁:寬厚仁慈。終無:終於沒有。良:良善。有以:作為因果。有原因,有道理。猶有所作為。以,因果,緣故。非關:不關。沒有關係。德:德行。恩德。不鄰:不鄰近。不臨近。

作者簡介

劉孝勝,南朝梁詩人。彭城(今徐州)人。劉孝綽第五弟。與弟劉孝先並善五言詩,見重於世。歷官邵陵王法曹、湘東王安西主簿記室、尚書左丞,出為信義太守,公事免。復為尚書右丞,兼散騎常侍。聘魏還,為安西武陵王紀長史、蜀郡太守。太清中,侯景陷京師,紀僭號於蜀,以為尚書僕射。承聖中,隨紀東出峽口,兵敗被執,下獄。元帝宥之,起為司徒右長史。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被擄入北而卒。原有集,亂中亡佚。今存詩五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