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乘縣
- 相關人物:董永
- 位於:山東省北部
- 隸屬:淄博市高青縣
千乘在臨淄郡西北百五十公里,在高苑縣(今山東省高青縣高城鎮)北,縣域跨今博興,高青部分地區。《高青縣誌》載:千乘城(縣址)遺址在今唐坊鎮孫家集東南。...
千乘縣主(?-?),沙陀族,中國古代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從第三女。天福七年( 942年)五月與高平縣主、新平縣主、永慶縣主一併獲封。...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說:“千乘縣,本齊邑,漢置縣,並置千乘郡治焉?《齊記》載:“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餘里,其一城縣治...
千乘在臨淄郡西北百五十公里,在高苑縣(今山東省高青縣高城鎮)北,縣域跨今博興,高青部分地區。《高青縣誌》載:千乘城(縣址)遺址在今唐坊鎮孫家集東南。...
千乘,漢語詞語,形容兵車很多。廣饒縣古稱。...... 千乘,漢語詞語,形容兵車很多。廣饒縣古稱。 [1] 中文名 千乘 拼音 qiān shèng 釋義 形容兵車很多 ...
山東省高青縣唐坊鎮黨委、政府編纂的歷史文化專集《千乘之光》,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該書集千乘文化和唐坊鎮志於一體,是高青縣第二部鎮級地情文獻。 高青縣...
馬千乘(1570-1613)字肖容,官至石柱宣撫使。明朝將軍,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因祖上有功世襲石柱縣土司,妻為秦良玉(著名女將軍、忠貞侯),子馬祥麟(驃騎將軍),孫馬...
千乘故城 即今廣饒縣城址,該城始建無考。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 移千乘於此。...... 千乘故城 即今廣饒縣城址,該城始建無考。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 ...
《送張革從道謁千乘縣田秘丞京》是宋代詩人石介所作詩詞之一。...... 《送張革從道謁千乘縣田秘丞京》是宋代詩人石介所作詩詞之一。作品名稱 送張革從道謁...
千乘路位於高青縣御泉香墅西側,千乘路為南北走向,道路起訖點為北起青城路,南至大悅路。...
千乘故城遺址。但史有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移千乘於此的記載,故始建時間應在此以前。...
樂安郡:漢為千乘郡。東漢時治所在臨濟(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西北),三國時移治高苑(今山東博興西南)。南朝宋始置樂安郡,隋置棣州,唐改樂安郡,故址在今山東...
公元108年,狄縣更名臨濟、千乘縣、臨濟縣、高苑縣等屬樂安郡。時披陽、建信、東鄒已廢,高青大部屬臨濟、千、高苑縣。青城以西為梁鄒縣地,屬濟南國。...
東漢復置狄縣,改高宛縣為高苑縣。三國魏、西晉、十六國時,高青東部為臨濟縣、千乘縣、高苑縣地,西部青城及花溝、黑里寨沿小清河部分屬鄒平縣。隋復置高苑...
企業主要有高青縣清河建工有限公司、淄博高青千乘建工有限公司、高青福瑞陶瓷有限公司、高青冠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苑美斯食品有限公司、高青鑫鑫地毯有限公司、淄博...
高平縣主(?-?),沙陀族,中國古代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從長女。天福七年( 942年)五月與新平縣主、千乘縣主、永慶縣主一併獲封。...
該村歷史可追溯到商周時期,草橋遺址為春秋故城址,西漢為千乘郡治,三國時期為樂安郡千乘縣城址。南北朝屬樂安郡治。隋唐屬千乘縣城址。草橋村地處水陸交通要塞,...
在相位9年,卒於官邸,太初三年(前101年)歸葬千乘縣(即今廣饒)故里。據《漢書.倪寬傳》載:“倪寬,千乘人也,治《尚書》,以郡國選詣博士,後為御史大夫。”...
《齊記》載:“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餘里,其一城縣治,一城太守治。”《商河縣誌》雲:“三國隸魏,復置濕沃縣,屬冀州樂陵郡。...
東漢,東南部屬樂安國千乘縣,西南部屬平原郡厭次縣,西北部仍屬渤海郡陽信縣。三國時期,地屬魏。東部為樂陵國濕沃縣地,西部為厭次、陽信縣地。西晉因魏制,隸屬...
縣境內控黃河,外鎖海運要津,古有“鐵門鎖浪”之稱,今為山東海防前哨。周秦時代,縣境西南部是古陸地,鹽業生產發達,屬齊國千乘縣地。西漢屬於乘郡漯沃縣、蓼...
西漢置濕(《續山東考古錄》、《中國歷史地圖集》等作漯。古濕(濕)、漯相通,詳《說文》。)沃縣,屬千乘郡,縣治所在今市境濱城西。東漢縣廢,地入千乘縣,...
新平縣主(?-?),沙陀族,中國古代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從次女。天福七年( 942年)五月與高平縣主、千乘縣主、永慶縣主一併獲封。...
2.東漢時,置樂安國,屬青州刺史部;樂安國領臨濟、千乘、高菀、樂安、博昌、蓼城、利、益、壽光九縣,有74400戶,424075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