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源流,迄今尚無確實史料可查。
據傳說,早在唐宋年間的客家先民南遷,便有人把中原古樂帶到了閩西定居地。至今尚有許多十番音樂曲牌名稱與中原古樂曲牌名稱相同,如《小小魚兒》《打牙牌》《泗州調》《狀元遊街》《南進宮》《北進宮》《小楊州》《琵琶詞》《昭君怨》《鳳陽花鼓》等,即為一證據。但傳入閩西客家地區的中原古樂,又與當時當地土著畲瑤民間音樂相互借鑑、吸收、融匯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使許多客家十番音樂與中原古樂雖曲牌名相同,但曲調卻不完全相同。
有據可查的,在明末清初,十番音樂已經在閩西各縣十分流行。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後又傳入龍巖、漳平地區,因其節奏悠揚、舒緩、清雅而被改名為“靜板音樂”。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閩西領導的土地革命鬥爭中,一批革命文藝工作者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把一些閩西人民喜聞樂聽的十番樂曲,填上革命的新詞,用以宣傳革命道理、鼓舞民眾鬥志,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為中國民族民間傳統文藝與民族革命鬥爭緊密結合的成功範例。
基本特徵
奏法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在演奏中,有“平腔”與“花腔”兩種奏法。“花腔”就是通過“加花”的手法,將曲調進行變奏;而沒有經過“加花”的曲調,就稱為“平腔”。初學者要先會拉“平腔”,熟練後才拉花腔。
曲調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由於流傳年代的久遠,在流傳期間不斷的吸收融匯了當地畲瑤古樂、南詞說唱及漢劇、祈劇、潮劇、採茶戲、木偶戲音樂甚至宗教音樂等,因而形成深厚的藝術積澱和各種不同風格的豐富多彩的曲調。據稱曲調總數曾多達1000餘首,但許多已失傳。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譜”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蒐集、記譜、油印流傳下來的,不到300首;而如今尚在民間流傳演奏的,更不到百首。
曲牌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曲牌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曲或大牌,如《小桃紅》《南、北詞》《梅花三弄》等,是傳統的十番樂曲;第二類是小調,如《紅繡鞋》《上灘》《下灘》《漁家樂》《八板頭》《三十六哭》《送金簪》《雨打海棠》《進蘭房》《一枝花》等,是為打船燈、竹馬燈等伴奏的民間小調;第三類是戲曲弦串,如《南進宮》《北進宮》《琵琶詞》《一點金》《小揚州》《春串》《夏串》《柳葉金》等等,是吸收的閩西漢劇、潮劇、採茶戲、饒平戲等過場音樂或唱腔。
板式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板式有單板、雙板、雙雙板三種。單板又叫頭板、慢板,節奏較慢,如:《有緣千里》《山下樂》《狀元遊街》《帶理帶》《粉紅蓮》《鷓鴣引》等;雙板又叫二板、中板,節奏中等,如:《倒掛》《金錢花》《雨滴蓮》《天下樂》《清板》等;雙雙板又叫三板、快板,節奏較快,如:《高山流水》《將軍令》《大八板》《倒灘》等。在演奏時,經常是先從慢板起,然後接中板,最後快板。連線中常以笛子或吊規帶頭。大部分是器樂曲,也有少數有唱詞可供演唱。
程式
演奏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程式為:開頭必定拉《八板頭》,這一方面作為“前奏”,一方面還起對弦、調音作用。《八板頭》之後,可以接奏任何大曲、小曲或演唱。最後拉的是《散桌酒》《清板》或《下灘》,作整個演奏的尾聲。
樂器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最基本的樂器有曲笛、蘆管、琵琶、三弦、二胡、小胖壺、大胖壺、夾板等,笛子為其領奏樂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對研究客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豐富和完善閩西客家音樂史和福建音樂史有積極推進作用。
傳承狀況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以工尺譜記錄與口頭傳授相結合的方式代代相傳。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在閩西城鄉廣泛流傳並深得民眾喜愛。不論城鎮和鄉村,幾乎都有演奏十番音樂的班社。演奏者大多是商人、手工業者和當地知識分子,也有少數普通民眾。但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處於後繼乏人的境地,急需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李貞煜,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0日,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Ⅱ—44。
2017年初,連城縣成立“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連城縣的十番音樂愛好者自發組成的十番樂隊有20餘支。上杭、武平、永定城鄉的十番樂隊均不下20支。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項目保護單位福建省龍巖市藝術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 世紀50年代初期,“上杭縣民間音樂小組”演奏的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音樂名曲《高山流水》被福建省選赴北京參加會演,得到高度評價並獲獎,成為“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歷史上的首次晉京。
2018年12月,由龍巖市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委宣傳部指導、龍巖市文廣新局承辦的,2018“文化龍巖”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十番呈現”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大賽在龍巖市藝術館舉行,來自龍巖各縣(市、區)的13支代表隊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