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早在
宋代,遂昌縣石練鄉民在石坑口村立有“蔡王廟”,祭祀五代時避難於此的蔡氏二十四兄弟,形成了
廟會文化。每年農曆七月,石練十六坦的鄉民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俗稱“
石練七月會”,人們抬著信仰之神“蔡王大帝”巡遊各坦,以祈五穀豐登,保村方太平。在巡遊隊伍中,器樂演奏是渲染廟會文化氣氛,娛樂助興的重要形式。
明萬曆年間,湯顯祖任遂昌知縣五年,他下鄉勸農耕作之閒,與諸生講德問字,傳唱崑曲,把崑曲與“石練七月會”上的器樂演奏相互融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崑曲十番”。遂昌崑曲十番形成於明代晚期,源頭直接來自正(蘇州)昆的曲唱譜。
清末和
民國期間,遂昌民間崑腔班、坐唱班、鑼鼓調和十番的表演尤盛。在縣城和大柘、石練、湖山都有十番隊,還有女子大班、小班十番隊。其表演方式主要為迎神廟會和春節燈會時遊行演奏、也在喜慶堂會和節日設座演奏。
20世紀50年代,廟會活動中止,崑曲十番沉寂了幾十年,瀕臨失傳。
1984年,遂昌縣文化館進行民間普查過程中,在湖山鄉奕山村恢復十番隊。後因組織人員諸原因,十番又中止。
2000年冬,遂昌縣文化部門組織人員下鄉調演,在石練鎮石坑口村,偶爾發現了幾個年過古稀的十番藝人,並了解到,他們手中還保存著當年學唱十番的
工尺譜手抄本。於是進行了搶救性保護,重新組建了十番隊。
2001年8月,崑曲十番參加了中國湯顯祖研究會首屆年會匯報演出。
基本特徵
樂器
遂昌崑曲十番使用的樂器包括笙、笛、梅管、
雲鑼、扁鼓、
胡琴、提琴(即提胡,一種蒙蛇皮的板胡式弦樂器)、
雙清、三弦等,
弦樂器(胡琴、提琴)、
吹奏樂器(笙、笛、梅管)、
打擊樂器(雲鑼、扁鼓)和
彈撥樂器(雙清、三弦),彼此配合,相得益彰,顯示出樂隊編配和樂器組合的嚴謹與合理,其中梅管、
提琴、雙清等古樂器具有個性,在其他器樂演奏中較為罕見。
曲牌
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遂昌崑曲十番吸收了許多草昆(金華等地的民間崑曲)的內容,但它演奏的《牡丹亭》曲牌是草昆中所沒有的。已蒐集到的遂昌民間崑曲十番曲譜有民國初年署名有文氏的《響遏行雲》手抄本(抄錄93首曲牌)、民國二十年(1931)署名空我的《崑山遺韻》手抄本、蕭根其保存的民國三十八年(1949)《白雪陽春》手抄本(抄錄22首曲牌),這些手抄傳承的樂譜採用的是工尺譜形式,工尺、板眼記錄均十分規範。
代表作品
遂昌崑曲十番演奏傳統名劇《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長生殿》《浣紗記》等劇目的
崑曲曲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遂昌崑曲十番多在民間廟會巡遊演奏,有時也在喜慶場合堂會演奏,從展示內容到表現形式都顯示出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遂昌崑曲十番不僅與崑曲藝術關係甚密,是崑曲藝術的主要分支,而且與文學家、戲劇家
湯顯祖關係密切,它印證了崑曲藝術和戲劇家湯顯祖的文化影響力,是研究崑曲藝術和湯顯祖戲曲藝術的一塊活化石,對於保護崑曲,紀念湯顯祖,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具有突出的文化價值。
遂昌崑曲十番這種帶有民間鄉土氣息的音樂形式,是屬於勞動人民自己的藝術品種,古老純樸,韻味雋永,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傳承狀況
民俗治動文化內涵逐漸弱化,遂昌崑曲十番已陷入日趨衰微的窘境,急需保護。
遂昌崑曲十番曾經歷了無數次的歷史變遷和戰亂影響,幾度失傳,同時又因其和民間廟會活動緊密相連,故在建國後,隨著廟會活動的中止,崑曲十番的表演也擱置了幾十年。舊時的民間習唱十番,主要是通過祖輩口傳身授的方式進行,師承關係至關重要。時至今日,隨著現存老藝人的日趨減少,且都年過古稀,健康狀況不佳,加上年輕人對學習崑曲十番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學習熱情不高,故其傳承後繼乏人,斷檔嚴重。因此,加強老藝人的保護,及時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及新人的培養已迫在眉睫。遂昌崑曲十番演奏樂器中的梅管、提琴、雙清等特色樂器,因手工製作工序複雜,製作人才匱乏,加上資金供給不足,使得製作工藝面臨失傳,對保護傳承工作造成相當的困難。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從而形成了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同時由於人們對傳統戲劇的漠視,故其保護工作缺乏社會整體力量的支持。新組建的幾個十番隊,平時樂隊成員很難集中,排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系統訓練不夠,在表演方面也存在相當的缺陷,亟待進一步鞏固提高。
傳承人物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家庭住址 | 參加十番學習年份 | 加入十番隊別 | 備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護措施
遂昌縣當地政府重視崑曲十番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建設,並將這項工作列入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成立了“遂昌崑曲十番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和協調全縣崑曲十番保護傳承工作,加大經費投入,保障經費開支,以加快人才培養為重點,努力把崑曲十番打造成為遂昌具有影響力、輻射力和競爭力的特色文化品牌。2000年,縣文化部門著手對遂昌崑曲十番進行了深入調查,在石練鎮石坑口村恢復了原生態崑曲十番隊;2004年,又在湖山鄉奕山村恢復了原生態崑曲十番隊,組織專業人員積極搶救、保護遂昌崑曲十番原始資料的收集、記錄和整理,尤其是抓緊為老藝人錄製音像資料,整理了民間譜抄本、十番演奏的圖片和音像資料,建立系統的遂昌崑曲十番資料庫,加強對崑曲十番的交流和研究,編輯出版研究成果;2006年,遂昌縣政府制定了《崑曲遺產保護傳承規劃》,並公布遂昌崑曲十番為“首批遂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遂昌縣制定了打造崑曲十番文化品牌實施方案,在遂昌縣實驗國小成立了湯顯祖文化傳承學校,在石練鎮中心國小成立了崑曲十番傳承學校,在石練鎮石坑口村建立了崑曲十番傳習基地,發展壯大遂昌崑曲十番隊伍,加強十番人才的培養,做好普及提高工作。截至2009年,已有300多名青少年和80多名民間音樂愛好者參加學習崑曲十番。加大對遂昌民曲十番的宣傳力度,發展崑曲十番的文化旅遊,形成產業文化。在將崑曲十番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充分借鑑商業包裝模式,以現代審美理念和行銷方式精心策劃運作不失時機地把崑曲十番引入重大節慶、招商引資以及旅遊接待等活動,擴大崑曲十番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註冊相關商標的所有權,保護崑曲十番的文化品牌和智慧財產權。
2003年3月,遂昌崑曲十番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扶持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遂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十番音樂(遂昌崑曲十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遂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繼續獲得十番音樂(遂昌崑曲十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84年,遂昌縣文化館在湖山鄉奕山村恢復十番隊,參加建國三十五周年全縣文藝匯演。縣文化館根據傳統十番中《牡丹亭》【步步橋】曲牌改編成器樂合奏曲《鈞天新樂》,參加全省音樂舞蹈會演獲獎。
2001年,中國湯顯祖研究會首屆年會和2006中國·遂昌湯顯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遂昌舉行,與會專家(含韓國、日本、新加坡的學者)看了石練十番的表演。
2019年10月17日,遂昌湖山鄉奕山村鑼鼓樂社受邀參加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民族音樂節暨首屆中國打擊樂藝術節,演出《出漁》和《鬧花台》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遂昌崑曲十番節目。
榮譽表彰
2006年,遂昌縣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崑曲十番)”。
2008年11月,遂昌縣被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崑曲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