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十番音樂(佛山十番),廣東省佛山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據老藝人口傳,佛山十番約於二百年前由安徽、江浙一帶傳入當地。十番音樂又稱“十班”“五對”等,因用絲、竹、革、木、金製作的10件樂器演奏而得名。這種音樂輕鬆活潑,節奏感強,音律和諧,悅耳動聽。佛山十番是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器樂演奏形式。

2008年6月7日,廣東省佛山市申報的十番音樂(佛山十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編號:Ⅱ-4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廣東省佛山市
  • 遺產編號:Ⅱ-44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佛山十番是民間器樂曲種,屬鑼鼓音樂,主要分布於佛山市舊城區(佛山古鎮)及其周邊地區。據老藝人口傳,佛山十番約於200年前由安徽、江浙一帶傳入。原有鑼鼓合奏的“素十番”和絲竹鑼鼓合奏的“混十番”兩種形式,現僅存“素十番”,與蘇南十番鑼鼓關係密切。蘇南十番鑼鼓保留有元代南北曲曲牌,故就歷史淵源來說,佛山十番已有六七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佛山十番吸收了流傳線路上的飛鈸演奏方式和本地八音鑼鼓的常用樂器,並與民俗活動相融合,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器樂。
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佛山十番

基本特徵

特點
十番音樂又稱“十班”“五對”等,因用絲、竹、革、木、金製作的10件樂器演奏而得名。這種音樂輕鬆活潑,節奏感強,音律和諧,悅耳動聽。十番曲調大多來源於民間小調和嘩牌(嗩吶曲),同時也從戲曲、曲藝及歌曲曲調中吸取了不少養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時一般由掌板者充當指揮。佛山十番是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佛山十番作為喜慶鑼鼓樂,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間節日,以及神誕、“出秋色”(又叫秋景)時表演,民間更有“無十番不算秋色”之說。
樂器
佛山十番的樂器有常規和特殊兩類。大鈸、高邊鑼、翹心鑼、沙鼓、群鼓、響螺等屬常規樂器,十番鼓、飛鈸、二鑼等是特殊樂器,不同番會個別樂器略有不同。
曲牌
佛山十番有完整錄音和記譜的曲牌有兩套:一是大基尾村的“明星影映”的《掛牌》《長鑼》《碎錦》,一是茶基村何廣義堂的《耍金錢》《合鼓引》《套鼓起》(又名《掛牌》)、《長鑼》。行進演奏時隊伍的排列與曲牌相適應。
演奏方式
佛山十番的特色,是輕薄小鈸不按常規碰擊,而是一手執鈸冠,一手甩動穿上繩子的另一鈸擦擊,一、二十人同時表演“陽鈸”“陰鈸”“單飛”“雙飛”“反手飛”“頭上飛”等各種花式,故名“飛鈸”。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佛山十番自成一格,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民俗學研究價值,同時還可以為蘇南十番鑼鼓的流變研究提供重要材料。以茶基村為代表的十番會至今仍沿用傳統的“狀聲念譜法”,作為心傳口授的依據,是民間鑼鼓曲傳承方法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套用功效和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佛山十番最為興盛時,有二、三十個番會。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佛山,各十番會均停止了活動。抗戰勝利後,只有茶基村、慶雲村和夏教村恢復。此後的幾十年,雖然大基尾村的“明星影映”有傳人,但無固定組織;慶雲村已後繼無人;夏教村“蘇鑔鑼鼓”的老藝人相繼辭世,能傳承這一傳統技藝的繼承者為數不多,現在的演奏者僅憑記憶一邊演奏一邊摸索,很不完整。唯一堅持至今,有一批老藝人健在並先後培養傳承人的是茶基村“何廣義堂”,但遠未恢復原有水準,急需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何漢沛,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獲得十番音樂(佛山十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0年12月,佛山十番傳承基地在佛山市第六國小揭牌,通過傳統文化課堂培育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推動非遺文化在校園中開花結果。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9年11月,在祖廟街道城市基層黨建競投大賽敦厚片區成果展活動上,佛山市第六國小十番隊上台表演。
十番音樂(佛山十番)
佛山市第六國小十番隊上台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