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汽車產業開局受挫的嚴峻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危中尋機,共克時艱,奮力拚搏,圓滿完成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堰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地址:十堰市
前言簡介,2009年工作回顧,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前言簡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困難最大的一年,也是發展成效最好的一年。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50億元,同比增長15.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5.8億元,增長3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4億元,增長5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億元,增長20.5%;外貿出口1.72億美元,增長33.6%;實際利用外資5733萬美元,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6元,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3110元,增長9.5%;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累計上漲0.5%,市三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和超額完成。
(一)全力破解發展困局,工業經濟創歷史新高。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一季度工業產值下滑16.5%的嚴峻局面,及時採取了一系列超常規應對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工業經濟反跌復升,創造了月產、季產、年產“三個新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821億元,增幅達25.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8.4個百分點,其中12月產值達到94.6億元、第四季度產值達到266.4億元,均刷新了歷史記錄。汽車工業實現產值589.8億元,增長28.1%。地方工業強勁增長,實現產值433億元,增長39.1%,其中50家“雙億工程”企業實現產值220億元,淨增60億元,增長45.8%;地方工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達到52.7%。我市被授予“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成績顯著地方政府”稱號。開發區發展勢頭迅猛,全市9個開發區工業產值增長35%以上,十堰經濟開發區獲得 “中國最佳汽車產業示範開發區”稱號。新的增長點不斷顯現,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9家,達到771家;100個重點工業項目相繼開工,76個項目投產。東風渝安20萬輛擴能項目即將投產,三環6萬輛和東風實業5萬輛專用汽車擴能項目已開工;雙星東風100萬套全鋼子午胎正式投產;世紀中遠5萬輛微型車擴能項目的生產線、塗裝線建成;西部工業新區實現了“三通”、入駐項目13個。
(二)大力實施“一統三分”戰略,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召開了地市合併以來的首次三級幹部大會,制定和實施了“一統三分”戰略,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了“兩大突破”。全市第一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11.9億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000元農村小康標準線。糧油豐產豐收,分別達到116.2萬噸、10萬噸,增長7.6%和18.6%。農業產業化加速推進,新增蔬菜、茶葉、菸葉、木瓜等特色基地20萬畝、畜禽養殖小區120個、專業村34個、省級龍頭企業7家、市級龍頭企業10家、“三品”品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20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19個;武當道茶被授予省第一文化名茶;房縣黑木耳、丹江翹嘴鮊、武當蜜橘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馬頭山羊標準作為國家標準頒布。扶貧開發深入推進,貧困人口減少7萬人,搬遷扶貧2755戶、1.1萬人。勞務經濟平穩發展,轉移農村勞動力66萬人,實現勞務總收入42.3億元。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改造了11.2萬畝低丘崗地,新修通村水泥路2500公里,建成農村五級站11個、候車亭180個、招呼站300個。完成了2座中型水庫、21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解決了38.8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五縣一市實現生產總值220億元,增長15%。
(三)突破性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第三產業持續繁榮。搶抓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機遇,一批景點和基礎設施項目全力推進,武當山八大項目進展順利,十堰至西安旅遊客運專線開通,武神公路通車,武當山體育館竣工,丹江口庫區和武當山兩個旅遊碼頭正在建設;一批景點創優升級,武當山景區通過5A級旅遊景區評審並被確定為國家地質公園,房縣“野人谷”和“野人洞”、鄖西五龍河旅遊景區晉升為4A級景區。丹江口市通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驗收,我市被評為全國最佳生態旅遊城市和中國十佳休閒城市。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123.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2.3億元,分別增長22%和41.8%,其中武當山接待遊客150.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3億元,分別增長23.1%和48.2%。
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新建和改建農家店300家、農村示範超市106個、農資示範放心店112個,建立家電下鄉銷售網點493家;成功舉辦了2009中國·十堰汽車汽配訂貨會,供銷契約金額達267.6億元。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物價等部門強化市場監管,促進了市場繁榮。在旅遊、商貿的有力帶動下,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0億元,增長13.4%。
(四)充分發揮服務發展職能,財政金融運行穩健。財稅部門積極培植財源,強化稅收征管,加強預算管理,保障重點支出,科學理財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財政總收入55億元,增長22.6%。金融機構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組織開展了“百億基金進十堰”活動,成立了兩家小額貸款公司,政信擔保公司擔保額度達到5.1億元,放大倍數6.4倍,有力地支持了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各項存款餘額695億元,比年初增加1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10億元,比年初增加76億元。
(五)全力以赴爭取政策和資金,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以 “項目建設年”為抓手,積極搶抓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著力實施 “重大項目百日攻堅”活動,資金爭取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爭取國家對丹江口庫區生態補償資金3.81億元;爭取中央投資項目673個、資金13億元。新開工項目784個,增加365個。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武當山機場場址選定;武漢至十堰動車組開通,襄渝鐵路二線全線通車,十宜鐵路正在爭取國家立項,十三鐵路完成預工可報告,鄭渝鐵路正在開展設計方案比選;福銀高速十堰至西安段建成通車,十房、十白和谷竹三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鄖十高速公路完成初步設計;武白、鄖十兩條一級路建設快速推進;興界路、鄖漫路等幹線公路改造完成;鄖縣漢江二橋、丹江口習均大橋加快建設,五條嶺、大川和雷峰埡隧道已經貫通;漢江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正在進行。水電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潘口、小漩電站成功截流,孤山、龍背灣電站臨建工程開工,新增水電裝機8.3萬千瓦。天然氣十堰支幹線工程即將動工,熱電聯產項目可研報告通過評審。
(六)深入推進 “三城聯創”,城鎮化建設水平明顯提升。啟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著力打破城市發展空間制約,規劃、城投、國土等部門積極配合、主動服務,平整山地2萬餘畝;加快城市主幹道建設,凱旋大道建成通車,山東路、建設大道一期工程、林蔭大道二線建設正在推進,上海路一期工程、北京路南通道建設有序推進,柳林路、江蘇路改造完成,六堰廣場地下通道貫通,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得到緩解。西部工業新區新建了捷達路、凱迪拉克大街,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
積極推進 “三城聯創”,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生態建設和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城區60條內街小巷道路改造完成,新建3座人行天橋、10座公廁和垃圾中轉站、8座街頭遊園和山體遊園,高速客運站投入運營。賽武當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紅岩背、牛頭山林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植樹造林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3%;新建沼氣4.4萬戶、節柴灶4.6萬座;治理水土流失1196平方公里、小流域96條。西部垃圾場開工建設;10座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使用;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完成了省定目標。我市基本達到國家衛生城市申報條件,被授予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順利通過了全國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市交通局、市審計局、黃龍灘水力發電廠被授予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茶店鎮、湖北口回族鄉、蔣家堰鎮被授予 “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稱號。市僑聯榮獲 “全國僑聯繫統先進基層組織”稱號。
(七)致力創新發展,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各項改革深入推進。企業改制進展順利,武商集團成功收購人民商場,市屬7家企業改制到位,一批久拖未決的疑難問題得到解決。國資監管取得新成效,納入監管的6家企業經營收入增長19.6%。國有企業產權交易不斷規範,交易增值率達到23%。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確權面積和發證面積分別達到92.7%和86.5%。市城投公司體制改革初現成效,淨增資本金12億元,全年融資和償債近8億元,土地儲備近2000畝。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拉開序幕,改革方案已上報審批。人事制度改革進程加快,事業單位契約管理用人機制初步建立,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平穩推進。
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快。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專利申請量增長21.5%,順利通過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驗收。爭取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0項、省級科技進步獎勵項目15項,均居全省前三位;爭取省以上科技經費2138萬元,創歷史記錄。 “胚胎幹細胞”通過省級重點實驗室驗收、 “汽車動力傳動和電子控制”通過評審。我市被國家科技部列為中英兩國可持續發展對話機制示範試點城市。
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成效顯著。成功舉辦了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區——湖北十堰·北京推介會、西安·武當旅遊推介會、武漢·武當生態文化旅遊推介會、十堰·深圳投資說明會,組織經貿考察團對台灣進行了考察交流,邀請了深圳企業投資者聯合會來我市考察,開展了 “百名老闆家鄉行”活動,我市與天津河西區、北京豐臺區、河北省石家莊市、吉林省四平市以及俄羅斯恩格斯市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對口援建四川漢源縣地震災區和新疆博樂市工作進展順利。全市引進項目301個,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6%,利用市外境內資金增長30.4%,外貿出口增長33.6%,外派勞務增長10%。商檢、海關、外事、外辦等部門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在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八)統籌城鄉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國小、國中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消除中國小危房11萬平方米,寄宿制學校基本解決了 “吃菜難、如廁難”,75%寄宿制學校解決了“洗澡難”問題。中職招生3.2萬人,超出年度目標0.9萬人。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繼續達萬人以上。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完成整體搬遷,鄖陽師專一期工程順利完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鄖陽醫學院擴建工程正加緊進行,武當山國際武術學院籌建工作有序推進。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城區在校生全部參加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9%,提高2.9個百分點。新建和改擴建了1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00個村衛生室,為20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急診救護車輛,啟動了市級醫院帶縣 (院)掛鄉 (院)醫療幫扶活動。有效防治甲流感,成功救治了3例重症甲流患者,實現了患者死亡率、院內感染率、醫護人員感染率為零的目標,市衛生局榮獲 “全國衛生應急先進集體”稱號。
人口計生事業穩步發展。人口出生率下降0.09個千分點,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0.59個百分點,出生嬰兒性別比下降0.72個單位值,丹江口市榮獲 “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稱號。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組織開展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建市40周年慶典活動。 《鄉試》劇目榮獲中國戲劇節劇目獎。史志編纂取得新成果。市藝校晉升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實施了自然村 “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全面啟動了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工作。檔案新館建設已選址。新建和改擴建4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興建了623家農家書屋和105個農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動持續廣泛開展。市文體局榮獲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
(九)構建和諧十堰,民生工程取得新進展。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5萬人,我市被確定為首批省級創建創業型城市。社會保險擴面新增8.5萬人,城市低保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低保新增3萬人,六級以上殘疾軍人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開工建設廉租住房20.4萬平方米、4091套,城區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18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6842戶、因災倒房恢復重建2435戶。
移民安置紮實推進。提前完成了丹江口大壩施工影響區229戶、881人的移民搬遷任務,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91戶、3280人的移民外遷試點和6.4萬人、178個安置點對接工作,完成了潘口水電站6130戶、2.5萬人的移民搬遷任務,確保了原遷移民直補資金100%發放到位。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了嚴打整治、酒後駕車等集中整治行動,確保了全市治安秩序持續平穩,民眾安全感和治安滿意度分別居全省市州第一位、第二位。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全市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4%、10.8%和0.27%。組織開展了 “信訪突擊月”和大接訪、大排查、大化解以及領導幹部 “四訪促和諧”活動,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疑難信訪案件,信訪積案化解率達97%。殘聯、紅十字會、慈善、法律援助等機構熱情服務弱勢群體,水文、氣象、地震等部門積極應災抗災,保密、民族宗教、老齡工作得到加強,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十)加強自身建設,政府執行力不斷提高。自覺堅持接受市委領導,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重大決策徵求民主黨派、黨外人士、人民團體意見,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68件、政協委員提案356件,滿意或基本滿意率分別達到100%和98.3%。紮實開展了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決了4523個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強化政府服務功能,組織開展了 “千名幹部進百企”、 “雙聯雙助”、 “重大項目百日攻堅”、 “百企聯百村”等一系列活動,民主評議了9個市直單位,政府作風和行風得到進一步改進。加強重大投資項目和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促進了廉政建設。強化社會事務管理,新建了城區12個社區服務站和33個便民服務大廳,電力、郵政、電信等部門服務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和 “雙擁”活動,認真做好徵兵、安置、優撫、人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著力解決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市長熱線反饋率100%,政府承諾的 “十件實事”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面對諸多困難和嚴峻挑戰,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畏艱難、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參與、支持、關心十堰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總結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主要是:經濟發展總量還不大,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差距較大;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農業產業化、工業化水平不高;投資率低,生產性重大項目少,發展後勁仍然乏力;經濟外向度低,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還需加大力度;部分低收入群體生活比較困難,移民、環保等任務艱巨、壓力加大;有些部門工作創新不足、落實不力,政府自身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今年是 “十一五”和 “十二五”規劃的承啟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面臨的機遇更多、基礎更好、條件更優、加快發展把握更大:國家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有利於我們繼續爭取項目和資金;國家將啟動實施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省委省政府繼續實施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戰略,有利於我們爭取優惠政策;東風8萬輛商用車、三環6萬輛和東風實業5萬輛專汽、東風渝安20萬輛微型車等一批整車擴能項目啟動和實施,將推動我市汽車工業新一輪大發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高速公路、機場、鐵路、天然氣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將使我市進入新一輪投資高峰期。儘管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結束,影響我市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但我市進入新一輪加快發展機遇期的基本趨勢更加明朗,大發展態勢更加看好。我們要備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創新發展舉措,力爭經濟社會發展好於去年、高於去年、快於去年。
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奮鬥目標,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著力壯大汽車主導產業,著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著力構建立體大交通網路,著力推進 “三城聯創”,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著力提高政府執行力,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利用外資6000萬美元;外貿出口1.2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經過奮力拚搏,確保生產總值過60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過3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過300億元,力爭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400億元。
圍繞完成預期目標,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帶動農村經濟新發展。
堅持以 “一統三分”戰略總攬 “三農”工作全局,緊緊圍繞農民長效增收這個核心,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確保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新增300元。繼續安排1400萬元獎勵縣 (市)區和鄉鎮爭先進位。
做好 “一統三分”戰略規劃布點工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 “一統三分”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並把規劃具體落實到地域、到產業、到企業、到鄉鎮、到村組。繼續擴大基地規模,確保新增特色基地10萬畝,改造升級15萬畝,新增畜禽養殖小區100個以上,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優質高產創建示範園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搶抓省實施 “四個一批”農業產業化工程建設機遇,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力爭龍王埡茶業集團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茶葉、柑橘、畜牧、菸葉、中藥材等每個重點產業至少有1個省級以上的龍頭企業、5—10家市級龍頭企業,全市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值突破50億元。鼓勵創辦、合辦中介組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60個,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全力打響 “武當道茶”品牌,力爭產值達到13億元,增長30%以上。
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改造中低產田和低丘崗地,切實抓好54座病險水庫加固工程建設,進一步抓好丹江口市脫貧奔小康示範縣、7個省級和1個市級新農村示範鄉鎮建設,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建設任務。紮實推進扶貧開發,減少9萬貧困人口,完成5500人的生態移民。啟動實施新一輪城區農村扶貧規劃。
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工的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和信息服務,引導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積極開拓勞務市場,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認真落實扶持返鄉創業政策,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切實抓好各類培訓項目,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和就業能力,力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3萬人以上。繼續開展 “百企聯百村”、 “雙聯雙助”活動,提高幫建工作水平。認真落實各類獎補政策,建立農民減負長效機制,堅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二)著力壯大汽車主導產業,促進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
堅定工業主導地位不動搖,堅定工業項目建設不放鬆,堅定結構最佳化不鬆懈,堅定服務工業不鬆勁,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力求做大規模、調優結構、創新技術、提升品牌,切實增強工業整體實力,力爭工業增加值突破300億元。
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切實做優汽車產業。一是全面提升整車生產能力。全力推進10大整車、5大改裝車改造工程。繼續支持服務東風公司,為 “863”振興計畫創造最佳實施環境,力爭8萬輛商用車擴能項目儘快開工投產、發動機儘量增產增效,確保東風公司傳動軸公司整體順利搬遷。加快推進東風渝安20萬輛微型車、三環專汽6萬輛和東風實業5萬輛專用車、世紀中遠5萬輛微型車等整車擴能項目,確保整車產量突破50萬輛。二是全面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實施100家骨幹零部件企業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正和6萬輛車身擴能、大洋60萬套車輪、同創120萬套同步器、先鋒大型數控壓力機、雙星東風全鋼子午胎等關鍵零部件重大項目建設,增強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地產配套能力。利用地方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豐富資源,吸引國內外汽車製造商到十堰建立生產基地,拓展零部件市場空間。三是全面提升汽配產品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加快國際汽車會展中心和國家商用車及零部件檢測中心建設,進一步增強中國 (十堰)汽配城品牌形象,力爭汽配城銷售額增長15%以上。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水電產業,抓好潘口、三里坪等在建的28處75萬千瓦水電工程建設,加快孤山、龍背灣等水電站主體工程建設。突破性發展綠色食品工業,推進湖北久康魔芋深加工和功能飲料生產、房縣潤田礦泉水、農夫山泉天然水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著力推進武當醫藥工業園建設,支持天聖清大、康迪和開泰激素等醫藥製造企業開發高端生物醫藥產品;利用與藥都石家莊締結友好城市的機遇,積極引進知名醫藥企業,開發本地優質藥材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抓住國家支持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扶持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把環保、生物質能源等作為新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力爭實現產業、企業、產品的 “三突破”,開發生產節能環保的汽配、照明、機電等產品;著力培育生物質能源產業,壯大丹江口油茶、鄖西油桐基地規模,支持武漢凱迪等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
以工業園區為平台,加快產業集群發展。鼓勵十堰經濟開發區跨域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確保工業產值增長20%以上。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大項目和大企業入駐,儘快形成產業集群,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支持縣市經濟開發區增強產業集聚能力,使之真正成為縣域工業發展的主要載體。
以創優環境為保障,繼續加大服務企業力度。推廣 “千名幹部進百企”經驗,探索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全面落實 《關於支持十堰城區工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市級財政籌集1億元用於財源建設。繼續推進山地整理,加大已開發儲備建設用地出讓供應力度,按照投資強度、投入產出率、科技含量等控制指標供應土地。建立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幹部互派交流機制,增進政銀溝通交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入力度,確保新增存貸款雙超百億元;引進2-3家埠外金融機構在十堰設點,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範圍,增強政信擔保公司實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票據;助推3-5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儘快實現上市。大力推進企業成長工程,鼓勵全民創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激勵 “雙億工程”企業做大做強,確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 “雙億工程”企業10家。支持企業爭創精品名牌,爭取1家以上企業獲得長江質量獎、10個產品獲得湖北名牌。繼續安排1500萬元對 “雙億工程”和企業創優工作實行獎勵。
(三)著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實現三產發展新突破。
以擴大內需為目標,以生態文化旅遊業為突破口,不斷拓寬三產發展的領域和空間,努力提升服務業檔次和水平。
打造國際知名生態文化旅遊區。充分發揮武當山龍頭引領作用,加快旅遊項目建設,儘快形成以 “三區”、 “三線”為重點的旅遊精品線路,力爭遊客人數、旅遊收入均增長20%以上。
一是在完善旅遊規劃上求 “高”。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儘快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加快編制特色板塊景區控制性詳規,努力形成客源互送、線路互推、信息互通、交通互暢的區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二是在旅遊重點項目建設上求 “快”。加快建設太極湖新區和武當山、丹江口旅遊碼頭、鄖陽港,啟動市遊客集散中心、武當山索道改造、南神道綜合開發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旅遊業大發展。
三是在旅遊景區創A上求 “多”。加強各類景區創A工作指導,支持賽武當、牛頭山、青龍山地質公園等創建4A級景區,鼓勵房縣創建國家級旅遊強縣,加速推進旅遊業提檔升級。
四是在旅遊商品開發上求 “精”。培育和引進一批旅遊商品開發企業,積極發掘綠松石、米黃玉、銀製品、根雕工藝品、汽車車模、武術及宗教用品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提高旅遊消費購物水平。
五是在旅遊宣傳促銷上求 “新”。抓住舉辦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的機遇,精心策劃行銷方案,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媒體和旅行社合作,全方位、高層次、多角度加強宣傳推介,進一步提升旅遊業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同時,依託城郊旅遊資源,辦好特色節會,培植城郊旅遊消費熱點。
加快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建設。做好物流產業發展規劃,著力推進火車站商貿經濟圈、汽車汽配物流園、漢江物流園三個百億物流園和九州通醫藥物流項目建設,提升現代物流業水平。按照規模最大、業態最佳的要求,把人民商場建成一流的區域性商貿中心;做好新建主幹道流通網點布局規劃,打造精品商貿區,提升商貿流通業規模和層次。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倉儲式超市、現代物流配送等新興業態發展,大力發展農村連鎖超市,推進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 “家電下鄉”工程,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完善城鄉一體的商貿流通體系,促進市場繁榮。
(四)著力構建立體大交通網路,開創統籌發展新局面。
加快交通建設步伐。把構建內暢外聯的現代化立體大交通網路作為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務,全力推進武當山機場立項進程;力爭十宜鐵路、十三鐵路儘快開工;加速推進十房、十白和谷竹三條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鄖十高速公路;確保武白、鄖十一級路 (鄖縣段)建成通車,加快鄖十一級路 (城區段)建設,開工建設丹江口市城區至土關埡、316國道張灣西部複線(即風神大道)一級公路。
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建設大道一期、上海路、北京路南通道、浙江路二期、車站路和十房路口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東環路、林蔭大道二號線和發展大道,完成48條內街小巷和香港步行街改造,逐步改善城區通行環境。加快推進天然氣十堰支幹線和城網建設,確保120萬千瓦熱電聯供項目開工建設,啟動百二河有水工程,推進上海路北片區綜合開發,著手體育公園建設,完善市政環衛基礎設施。鼓勵和支持縣市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五)著力推進 “三城聯創”,掀起達標創建新高潮。
確保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達標。嚴格對照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深入開展城市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實施大樹進城、裸露山體治理工程,打造迎賓大道,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城市環境,確保順利實現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目標。
力爭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進入申報程式。認真實施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工程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17平方公里。繼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天然林保護和長防林、生態公益林建設,完成人工造林30萬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2萬戶。推進神定河和泗河流域污水管網建設,完成犟河污水處理廠、西部垃圾處理場建設,啟動東部垃圾處理場建設,確保庫區水質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狠抓重點流域、飲用水源、尾礦庫、涉危企業等污染整治,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創建全國綠色學校7所和環境優美鄉鎮、生態示範村、綠色社區各2個以上。
夯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基礎。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提升志願服務工作水平。創新文明創建活動內容及載體形式,積極爭創國家級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確保 “省級文明城市”六連冠和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三連冠。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做好人民防空和民兵預備役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確保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 “六連冠”。
全力辦好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精心組織,認真謀劃,切實做好籌備工作,力爭規模和水平超過上屆,努力把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再次辦成一流國際性盛會。
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儘快完善城鄉一體的規劃體系,重點加快新建工業園區和新修主幹道沿線建設詳規,完善配套設施,為工業經濟和城鎮發展奠定基礎。按照 “東連北接西最佳化”的思路,逐步提升中部組團,重點發展東西部組團,加快市縣對接進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立足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定位,加強區域性中心鎮、邊貿口子鎮和特色專業鎮建設,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
(六)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
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克難攻堅,重點突破,繼續抓好應改未改企業的改制重組工作。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原則,全力做好市直機關所屬企業和經濟實體脫鉤改制工作,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體系。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現代林業產權制度。推廣 “三村”試點村經驗,推進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搶抓林權、土地流轉、集體資產產權等一系列改革機遇,健全完善產權交易市場。繼續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放大城投公司資本金效應。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創新達標,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申報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保持全省前三名。積極申報 “汽車零部件科技創新示範區”、第三批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畫、國家火炬計畫和湖北省重大科技計畫項目。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聯盟,提高科技成果的轉換率。支持高新技術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企業提高研發水平,堅持資金回收滾存制,確保研發經費持續增長。
切實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開發、篩選、論證和包裝,保證項目庫及入庫項目數據的實效性和準確性,進一步完善項目庫。繼續創新方式方法,重點採取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代理招商和小分隊招商等方式,選聘一批市外知名商會、行業協會的主要負責人為政府招商引資顧問。實行分行業、分區域分工負責制,精心組織10大重點招商活動,加大工業新區、汽車產業、生態旅遊、農產品加工、鄖十高速等重點項目的推介力度,力爭以好項目、大項目招好商、招大商。加強督辦服務,切實提高契約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建立全員招商責任體系,提高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建立考核獎勵機制,重獎招商有功單位和人員,充分調動各方面招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抓住國家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政策機遇,重點支持整車、輪胎和農產品等特色商品出口。支持市屬企業參加國際食品展、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汽車展、廣交會、世博會、東博會等展會,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七)著力推進民生工程,營造安定和諧新環境。
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著力解決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人民民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全面建設安定和諧新十堰。
積極拓展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破解 “就業難”。認真開展各類促就業專項活動,積極引導和幫助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再就業,著力援助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的困難人員就業,盡力消除 “城鎮零就業家庭”和 “農村零轉移家庭”,確保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6萬人。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幫助2500名城鄉勞動者實現創業,帶動1萬人就業。
繼續推進擴面提標,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重點推進農民工、非公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確保擴面新增6萬人。推進農業小三場職工、被辭退民辦教師參加養老保險,做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新增農村低保人口8萬人,基本實現應保盡保。進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新增廉租住房補貼10480戶,新建廉租住房2000套;力爭城區三個經濟適用房小區一期工程竣工並交付使用;改造農村危房2.5萬戶,解決城鄉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和住危房問題。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力度,增強中低收入家庭購房能力。改擴建20所農村中心福利院,加快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確保市兒童福利院、第二福利院、光榮院和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切實保護殘疾人權益,提升殘疾人事業發展水平。著力做好老齡工作,加快推進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廣泛開展慈善活動。
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繼續解決 “上學難”。堅持落實基礎教育以縣 (市)區為主的管理體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紮實抓好 “校安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危房改造步伐,繼續改善辦學條件,全部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 “吃菜難、如廁難、洗澡難”問題。加快北京路中學建設,緩解城區義務教育資源緊缺矛盾。加快城區職教資源整合,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質量,打造品牌院校。加快鄖陽師專、湖北汽院、市委黨校遷擴建工程建設步伐,發展高等教育和幹部培訓教育。
強化基本醫療保障,努力解決 “看病難”和 “看病貴”。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提高籌資標準和住院報銷比例,確保參合率保持在92%以上;切實落實新醫保政策,提高待遇水平;初步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做好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送工作,全面實行基本藥品零差價銷售;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繼續抓好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城市醫院“掛縣帶鄉連村”幫扶活動,培訓500名基層醫生,增強基層醫療救治能力。開工建設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中心,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全面完成人口和計生省定任務,爭創1-2個全國優質服務先進縣,努力提高人口素質。
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豐富人民民眾生活。改造3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支持創作文藝精品,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體活動,做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迎檢工作,推進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全面完成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全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力爭在省十三屆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繼續推進文體設施進社區,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切實保護移民合法權益。把移民安置作為全市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頭號工程來抓,堅持在穩定中移民、在移民中保穩定。確保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6.4萬移民外遷安置和地方水電站1.1萬餘人的搬遷安置任務。做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規劃和扶持工作,確保丹江口、黃龍灘水庫六年規劃實施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再落實潘口電站8288人移民的後期扶持。
深入推進平安十堰建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和嚴密防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和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繼續開展領導幹部 “四訪促和諧”活動,暢通民情民意訴求渠道,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注重從源頭疏導民怨、化解矛盾。
各位代表,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匯聚民力,為人民民眾辦實事是政府應盡的職責。這裡,我代表市政府鄭重承諾,今年將為全市人民民眾繼續辦好十件實事:一是繼續實施扶貧搬遷工程,完成扶貧搬遷11000人。二是新建通村水泥路1000公里,基本實現全市村村通水泥路目標。三是支持20個鄉鎮建設醫療急救站,提升農村醫療機構應急救治能力。四是擴建市郊9所農村中心福利院,實現郊區農村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家庭全部集中供養。五是改擴建市區3所中國小校,緩解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六是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新建山體遊園兩個、街頭遊園兩個,建設一條景觀示範大道。七是市區新建停車場3個,規範恢復停車泊位5000個,新建公廁10座,緩解市民停車難、如廁難問題。八是繼續推進飲水安全工程,解決農村16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九是新建 “農家書屋”400家、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0個;市區建設全民健身路徑8條、戶外公共閱報欄100個。十是加強農村服務體系建設,新建農村村級綜合服務社300個。
(八)著力提高執行力,樹立政府新形象。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認真執行重大事項專家論證、公開聽證制度,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民主。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加強與政協的聯繫,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充分發揮市長熱線、政府部門網站等媒介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成 “五五”普法任務,提高全民法制素質。嚴格執行執法責任制、執法違法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切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公、執法擾民等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強化問責監督,建設責任政府。全面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職能,理順職責關係,最佳化組織結構。嚴格落實行政問責制,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違法受追究。加強行政監察,堅決查處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堅持依法統計,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提高行政執行力,建設效能政府。加強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和部門服務視窗建設,實施網上審批、監察,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辦事效率。繼續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活動,進一步改進行風。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和目標考評機制,實行重點工作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抓到底,確保抓出實效。
秉承從嚴治政,建設廉潔政府。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狠抓源頭治腐,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嚴肅財經紀律,加強預算管理,規範公務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重點項目的審計監督力度,防止暗箱操作、滋生腐敗,樹立廉潔政府的好形象。
今年,我們還要做好 “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這是事關十堰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全市人民普遍關注的一件大事。我們將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問策納言,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規劃編制任務,為十堰未來發展繪製既切實可行又鼓舞人心的宏偉藍圖。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政府工作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將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充分調動和發揮全市人民的智慧與力量,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創新實幹,為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加快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