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是2012年10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鴻模、蘇品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
- 作者:王鴻模、蘇品端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 頁數:189 頁
- 定價:2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814112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是2012年10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鴻模、蘇品端。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是2012年10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鴻模、蘇品端。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末期,坐落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動亂之後,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劃時代的偉大轉折。其轉折點,以中國...
《再生中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前後後》是2012年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艷、熊志勇。內容簡介 先聲:鄧小平在1975,驚變:中國1975,徘徊:華國鋒色彩的1977,前奏:討論真理標準的1978,轉折:偉大的里程碑矗立在1978,包...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民經濟進入調整時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在國家統一計畫指導下,因時因地制宜,保障他們的經營自主權,發揮他們的生產積極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發《...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是2012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慶超。內容簡介 1978年,撥亂反正,大力平反冤假錯案。五屆全國人大,葉劍英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闡述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央決定全部...
《新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到十二大》是一部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的有新材料、新觀點並頗具可讀性和感染力的歷史著作。內容簡介 《新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到十二大》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心,用豐富的內容、可靠的史料、...
撥亂反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發生的歷史事件。事件簡介 撥亂反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中國共產黨人糾正“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和錯誤,正本清源,使黨和國家的工作走上正軌的一項工作。撥亂反正實際上是從1975年就開始了。1975...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當代中國的歷史發展》是2009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明。內容簡介 2008年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年在杭州舉辦的第八屆國史學術年會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當代...
胡耀邦(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選舉產生)副主席 葉劍英 鄧小平 李先念 汪東興(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陳 雲(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趙紫陽 華國鋒(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選舉)註:1980年2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
三十多年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擔著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使命,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是吹響了我國改革開放的號角。三中全會,是指中共某屆全國代表大會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召開的第三次全體會議的簡稱。事實上,近30多年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
中國共產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領導和支持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這場討論衝破個人崇拜和“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經當時中央主要負責...
回顧新時期的發展歷程,中國共產黨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大體上可分為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三大,中國共產黨是重新認識中國基本國情,作出了中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並以此為基礎明確概括和全面闡發了“一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了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和工作重點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征程,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
1978年底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史的偉大轉折。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1979年以後,中國走上了更加務實的發展道路。原先被打擊的一大批知識分子、學者恢復了工作。198...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已先後為這些同志平反)九中全會: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於1961年1月14日─18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83人,候補中央委員87人。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首先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實行改革開放,在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
1982年12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通過的現行憲法,標誌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正確路線在國家根本大法中的確立,也標誌著新的國防領導體制的確立。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設定、地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順應人民的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翻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嶄新的一頁。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堅定不移、接力探索,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刻總結建國以來,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和把握,取得了符合中國客觀實際的正確結論。《關於...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作為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繼續堅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鬥目標,並明確提出要“走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從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這樣的基本國情出發,要...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文革”期間被撤銷一切職務,被監禁達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中央為其徹底平反,恢復了名譽。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繼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廣東省副...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而後又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包產到戶、包乾到戶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得到推廣。特定的政治形勢的變化,重新確定了大寨的方位。大寨紅旗到底該不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進行全面撥亂反正,積極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受迫害的教師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激發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各項工作得以迅速發展。1991年,學校在校生達到1043名,教職工120名,總占地面積60畝,總建築面積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