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新型產業分工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明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新型產業分工論
- 作者:盧明華
- 類別:經濟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
- ISBN:9787030488060
《區域新型產業分工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明華。
《區域新型產業分工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明華。內容簡介本書綜合運用地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系統梳理區域新型產業分工的特徵、機理及區域影響,並立足京津冀城市群,在區域產業分工演進的背...
《新型產業分工》作者李靖,2012-8出版。內容介紹 《新型產業分工:重塑區域發展格局》,本書內容: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這一問題不但源於最初的自然地理差異,更因不同時期的地區發展戰略得以強化。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些區域憑藉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優勢,得到優先發展,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是尋求哪個或哪些區域脫穎而...
《新型分工視角下京津冀區域產業一體化研究》是2016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得新。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析了新型產業分工的類型、特點、形成機制和產生的分工經濟效應,繼而探討了分工深化對城市空間結構以及都市圈空間經濟形成的作用機理,從產業分工到空間分工、從城市產業分工到功能分工的內在邏輯和...
《新型國際分工視角下的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網路優勢論》是2008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春芳。內容簡介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出現了模組化分工,即根據產業價值鏈上完成一定功能的相關環節組成的模組為基礎進行的分工,這是繼產業間垂直型國際分工和產業內水平型國際分工之後的又一種新型國際分工。高新技術...
⑷形成地區的專業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專業性廠商進行配套服務。政府職能與政府干預 政府對產業布局的影響有三種不同方式:1、直接劃定產業布局政策,是一種由國家政府為刺激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以某種激勵或補貼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實施的政策。2、產業布局政策,包括貿易政策與關稅政策、國際政策 3、導出的布局...
《區域發展產業規劃》是一本2018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殿廷,吳昊等。本書論述了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與產業規劃的理論基礎,剖析了產業發展戰略和不同區域產業發展要點。內容簡介 區域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要有產業支撐。《區域發展產業規劃/城市與區域空間結構研究叢書》論述了產業發展...
當前,國際國內產業分工深刻調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不僅有利於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且有利於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在全國範圍內最佳化產業分工格局。為進一步指導中...
2.2 區域國際分工中的協定型國際分工 第3章 跨國公司微觀:公司內部國際分工發展和對當代國際分工新格局形成的影響 3.1 跨國公司內部國際分工的新特點 3.2 跨國公司對當代國際分工新格局形成的影響 中篇 中國產業在新一輪國際分工格局的地位 第4章 中國產業結構演進的國際比較 4.1 產業結構中三次產業產出...
支持發展礦山機械、汽車、農業機械、機車車輛、輸變電設備等裝備製造業以及軟體、光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建設幹線鐵路和公路、內河港口、區域性機場。加強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體系。第四節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最佳化...
當前,國際國內產業分工深刻調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不僅有利於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且有利於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在全國範圍內最佳化產業分工格局。分類 一、行業...
《模組化、產業內分工與經濟成長方式轉變》是2008年10月1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其仔。該書主要講述了模組化對中國產業升級的影響。內容簡介 《模組化產業內分工與經濟成長方式轉變》是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跨區域經濟發展動態仿真模擬技術開發》、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結構的模組化問題研究》課題組...
京滬區域創新系統比較研究 要素稟賦、地理因素與新國際分工:觀察和檢驗 台商投資大陸的區位選擇分析與實證研究 海洋資源開發戰略位理論與開發戰略整合 論中國區域經濟布局新特徵 區域主體、空間自組織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十問區域協調發展的政府行為 對外開放,貿易成本與中國製造業聚集 大都市區新型產業分工與衝突管理——...
5.4 新常態條件下中國流通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137)第六章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創新效率實證分析(143)6.1 高新技術產業界定(143)6.2 高新技術產業特點(146)6.3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149)6.4 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分析:基於面板數據SFA方法(157)6.5 分析結論(170)第七章 中國現行產業體系的區域...
推動成都都市圈產業同城化,聚焦高端能源裝備、智慧型終端、生物醫藥等7大重點產業,編制完善“1+3+4”產業圖譜體系,推動跨區域建圈強鏈。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產業協同、規劃協同、布局協同,加快一體化發展,聯動綿陽、眉山共同發展新型顯示產業;聯動雅安共同發展大數據產業,統籌最佳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圍繞推動成渝地區一軸...
產業合作是區域合作的核心。承接中國大陸特別是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結合東協國家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北部灣可以成為中國-東協科技和工業產業合作的接點。通過推進中國與東協的產業合作,大力發展研發業務,北部灣地區將會發展成為重要的加工製造基地。廣西北部灣地區作為中國-東協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地理優勢,豐富...
第五章 區域發展的空間過程與布局 95 第一節 經濟地域運動論 95 第二節 集聚、擴散與空間相互作用 104 第三節 經濟區劃論 113 第四節 產業布局論 129 複習思考題 140 進一步閱讀文獻 141 第六章 區域分工與合作 142 第一節 區域差異論 142 第二節 區域分工論 151 第三節 區域協調、協同發展論 163 複習...
堅持工程推進。緊密圍繞新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標準化工作的需求,科學確立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階段性的中長期目標,細化任務分工,明確進度安排,加強工程化推進,注重階段性成果評估,確保取得實效。堅持開放合作。深化國際標準化交流與合作,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持續提升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關鍵技術指標的一致性。結合我國...
其致命的缺陷就是,未能包含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髓:勞動分工和經濟組織的思想自此從經濟學的視野消失了。這也就是為何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無法對諸如產業集群這類組織現象做出合理解釋的緣由。在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論分析框架的情形下,要想對“產業集群與工業化”這樣一個重大課題給出一個圓滿的解釋是惘然的。
會議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編制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最佳化區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協調發展格局。世界200多年的工業化歷程,僅使不到10億人口的已開發國家實現了現代化,但資源和原生態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實現現代化...
作者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區域政策應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標,要制定完善企業遷移的政策體系,積極引導沿海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實行“就勞動力轉移資本”的開發戰略。建立面向大都市圈的一體化新型產業分工體系,促進經濟活動和產業有效集聚,推動形成良性互動、合理分工、互利共贏、和諧有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一)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可以產生明顯的外部規模效應,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園區以多種不同的方法建立了非常有益於創新的環境。(二)產業園區有利於大批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產生較強的內部規模效應。(三)產業園區促進了產業區域分工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四)產業園區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產生了...
在最佳化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布局方面,著力支持京津冀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建立集群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聚焦積體電路、網路安全、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方面,協同培育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氫能、工業網際網路、高端工業母...
第四章 區域經濟科學發展理論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簡介 第二節 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第三節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思考題 第五章 區域經濟分析方法 第一節 區域經濟比較和評價方法 第二節 區域發展預測方法 第三節 區域發展規劃方法 思考題 第二篇 區域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 第六章 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機制 第一節 ...
產業聯動,指在一個區域的產業發展中,不同地區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產業的優勢互補,實現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從而達到最佳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目的。定義 在實踐中,產業主體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合作表現為多種形式。在生產要素上,表現為資金、技術、...
的核心觀點認為,未來中國產業集群升級與新型城鎮化協同推進的重心應該在中等城市——以人力資本的空間分布為引導,以中等城市的建設為戰略支點,重構國家產城融合發展思路,重點增加100萬-300萬人口的非省會地級市與少量優勢明顯的縣級市的數量,既更好地發揮城鎮的集聚經濟效應,又更好地實現各個層級城鎮的分工合作。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統籌企業創新、區域創新、協同創新,最佳化整合創新資源,加快創新平台建設,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產業園區聯動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堅持質量引領。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導向,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深化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持續提高...
第四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第五章 新經濟地理學理論 第六章 總部經濟理論 第七章 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八章 區域循環經濟理論 第九章 新型工業化理論 第十章 新型城市化理論 第十一章 國際投資區位理論新進展 第十二章 新產業區理論 第十三章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理論的新進展 第十四章 區域差異理論研究新進展 ...
同時,也意味著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代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等特徵。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重要支撐,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創新型國家建設等國家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是構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推動全面開放...
第四章區域經濟成長 第一節區域經濟成長要素 一、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 二、勞動力資源 三、資本 四、技術條件 五、結構變化與經濟成長 六、制度安排與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第二節區域經注增長理論 一、巨觀經濟成長模型 二、區域經濟成長模型 第三節區域經濟成長工模式 ……第五章區域產業結構 第六章區際分工與聯繫 ...
第1章 區域貿易分工理論 第2章 區域增長理論 第3章 產業相關模型和分析方法 第4章 產業區位理論 第5章 產業集聚布局理論 第6章 產業空間結構理論 第7章 城市更新理論 第8章 特色小鎮理論 中篇 相關案例介紹 第9章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 第10章 中交東海岸新城 第11章 南京科技生態島 第12章 聯東U谷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