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特色產業是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關於縣域特色產業振興工作部署,更好發揮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加快推進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特色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持之以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三重四創五最佳化”活動為契機,發揮縣域特色產業大規模製造基本盤優勢,推動特色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全面提升特色產業創新能力、上市融資能力、數位化轉型能力、招商引資能力,實現特色產業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縣域特色產業,引領縣域經濟走出一條“一流標準、一流質量、一流品牌、一流信譽體系”的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統籌企業創新、區域創新、協同創新,最佳化整合創新資源,加快創新平台建設,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產業園區聯動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系。
堅持質量引領。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導向,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深化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持續提高特色產業質量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推動特色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堅持設計增值。推進設計與製造深度融合,以工業設計理念滲透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製造等環節,驅動特色產品創新,重構行銷策略,改善服務體驗,提升品牌價值,最佳化供給結構,引領消費升級,打造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的“金名片”。
堅持綠色低碳。強化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一批高水平綠色產業園區,構建高效、清潔、循環的綠色製造體系,推進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促進特色產業集約集聚、綠色低碳發展。
堅持金融賦能。統籌金融產品創新服務與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加大投融資力度,推動企業掛牌上市,以資本力量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強化金融生態對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和促進作用。
(三)發展目標。堅持區分縣域特色產業細分領域不同特點,明確不同主攻方向,分類施策,加快推進。以科技攻關為突破口,突出高性能、多功能、綠色化,加快改造材料延伸產業;以工業設計為重要抓手,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場景化,加快壯大時尚消費產業;以盯緊龍頭、協作配套為主要目標,突出專業化、精益化、融合化,加快做強中場配套產業;以安全便捷為基本要求,突出規模化、融合化、多元化,加快發展民生健康產業;以標準質量為提升舉措,突出高端化、智慧型化、國際化,加快做優先進裝備產業;以龍頭帶動為實施目標,突出生態化、鏈條化、平台化,加快布局數字科技產業。通過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提質升級行動,力爭到2025年,實現“3415”特色產業發展目標,即打造材料延伸、時尚消費、中場配套3個超萬億產業,形成4個超千億特色產業集群,培育15個超百億龍頭企業。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創新驅動能力。
1.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畫,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培育認定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引領,面向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鼓勵集群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爭創一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支持特色產業集群企業積極申報發明專利,聚焦重點市場、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力爭到2025年,縣域特色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突破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數突破2000家。(責任單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以下均需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鼓勵有條件的集群企業對標國內外先進工藝水平,全面梳理產業集群在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工藝設備、標準質量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套用。前瞻性部署建設一批產業鏈重點項目,強化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自主可控裝備研發,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和工藝水平,降低“卡脖子”風險。每年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2項。(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3.增強工業設計滲透性。注重設計與產業的滲透融合,精準組織系列雙向對接和專場推薦活動,組織國內外設計機構深入產業集群考察,推動集群企業與設計機構對接融合。支持特色產業集群通過改進最佳化產品外觀、結構和功能,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品附加值。鼓勵和支持一批設計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龍頭企業建立工業設計中心,提高企業設計創新能力和水平。力爭到2025年,培育工業設計中心100家。(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4.建設各類科技創新平台。推動集群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支持建設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平台。鼓勵以集群龍頭企業為依託,聯合省內外優勢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套用。紮實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創業就業孵化基地以及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建設,打造一批高質量創新創業載體。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和集群在京津等地設立“創新飛地”,推動協同創新,打造“京津研發+河北製造”的發展模式。力爭到2025年,特色產業集群各類科技創新平台突破200家。(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二)提升數位化轉型能力。
1.夯實數位化轉型基礎。加快布局建設5G網路、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數位化新型基礎設施,夯實特色產業數位化轉型根基;開展數位化思維培養和智慧型製造培訓,培育數位化管理者、工程師和技能人才,形成數位化人才支撐;推動高校、科研院所、數位化服務商等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建數位化轉型“工業診所”,全覆蓋開展特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水平評估診斷;鼓勵有能力、有基礎的省內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及跨產業鏈企業開展數位化賦能。力爭到2025年,對500名企業家和管理人員、1500名工程技術人員展開數位化專項培訓。(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
2.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建設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試點示範項目,支持產業集群數位化龍頭企業搭建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加快企業內部套用系統的綜合集成和雲化改造遷移,支撐企業全流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支持集群龍頭企業與省內外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共建垂直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開發一批數位化工具和智慧型系統,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數位化轉型升級方案;支持集群龍頭企業打造特色產業智慧型製造集成服務平台,循序漸進推動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價值鏈環節“上雲入網”。(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
3.加快數位化改造升級。實施100項數位化改造提升重點項目,推動個性化定製、智慧型化製造、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位化管理等新型製造模式優先在規模以上企業套用。支持集群企業套用經濟適用型數位化(智慧型化)技術、設備和系統,持續開展車間現場任意單元或模組的數位化(智慧型化)微改造、微創新,培育一批智慧型製造集成商和標桿企業。推動一批工業軟體平台化部署,因地制宜、一群一策,引導數位化服務商面向集群企業推出雲製造服務平台,推動企業上雲用雲,加快技術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雲上連線融合。構建移動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型行銷網路,形成電商引流、訂單轉化、線上服務的全鏈條閉環。力爭到2025年,培育15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升5%以上、業務信息系統普及率提升8%以上、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套用率提升10%以上、電子商務覆蓋率提升20%以上產值超百億元的數位化特色產業集群。(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商務廳)
(三)提升上市融資能力。
1.梯度培育上市後備企業。遴選生產經營穩定、市場前景廣、成長空間大、創新能力強、符合“升規入統”條件的小微企業,通過靶向培育、專項提升、綜合服務等,推動“小升規”。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標準領跑者等各類優質企業規範法人治理,成為集群“排頭兵”。以質量、品牌、標準為引領,鼓勵優質企業通過聯合、兼併、股權收購、推進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等方式發展壯大,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快產業鏈關鍵資源整合,提升集群行業競爭力、話語權,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打造集群企業“大航母”。加大食品、乳品、葡萄酒、食用菌等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力度,用足用好鄉村振興政策,提升農業產業集群質量和競爭力。(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
2.推動金融服務全覆蓋。發揮集群規模信用優勢,完善集群企業信用體系,以融資擔保、信用保險等增信配套服務,吸引和選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產業集群落地生根,“來得放心、貸得安心”。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特許經營、政府採購契約、智慧財產權等新型融資方式,“一業一策”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最佳化信貸流程,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服務質效,線上線下宣傳對接,與廣大集群企業共同成長,構建協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鼓勵園區及龍頭企業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促進特色產業發展。(責任部門:河北銀保監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
3.推動企業掛牌上市。將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較強、盈利水平較好、具有發展潛力的集群企業,納入省級掛牌上市後備資源庫。對入庫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育計畫,聯合滬、深、港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石家莊股權交易所等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優質服務機構,通過宣傳輔導、觀摩培訓、項目路演、資本對接等形式,分板塊、分階段、分行業開展精準培育、實地調研、跟蹤指導。充分發揮省企業上市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動協調解決擬上市企業反映的資金、土地、環保、房產等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一步加快上市企業輔導和驗收,支持企業儘快向中國證監會或各級各類交易所提交申報,推動企業上市融資。(責任部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河北證監局、省企業上市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
(四)提升招商引資能力。
1.強化專業招商隊伍。將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抓手,各市縣把能力強、有衝勁的年輕後備幹部納入招商隊伍中。省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加大對招商隊伍的專業培訓力度,圍繞特色產業新動能培育、傳統產業升級等重點招商領域,對招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豐富招商人員在經濟形勢、產業政策、產業布局、產業鏈條打造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提升招商水平。(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創鏈,對照集群產業鏈全景圖和配套服務體系結構圖,全面梳理產業鏈關鍵節點和供應鏈瓶頸,最大程度實現關鍵產品就近就地配套,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依託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和重大承接合作平台,精準承接北京產業鏈梯度轉移和產能拓展轉移,加速北京創新成果來冀孵化轉化和產業化。注重綠色低碳發展,將項目引進與碳達峰、碳中和相結合,強化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3.創新招商引資形式。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通過專業招商、協會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雲招商等方式,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積極探索“龍頭企業”招商、產業集群招商、“飛地”招商等新模式,充分利用重大經貿活動平台,特色產業各類展會,開展招商推介、產業對接、項目洽談等專題招商。(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最佳化產業生態。
1.推動產業提檔升級。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以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標準重新定位本地產業集群發展方向,打破原有路徑依賴,借鑑蘇州經驗,建立“畝均論英雄”“創新論英雄”的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實行用地、用能、主要污染物排放、信貸等方面的差異化政策,開展集群企業達標排放整治,提升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水平,完善治污設施並確保高效運行,倒逼企業提升管理能級,推進產業“騰籠換鳥”,全省縣域特色產業總體實力躍上新台階。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增超50億、超100億的特色產業集群30個和20個左右,分別達150個、80個。(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
2.推動園區能級提升。以各類園區為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提升園區能源、給排水、污水集中處理等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通過資源要素集約利用、污染物和廢棄物集中治理與深度再利用等途徑,減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園區建設多層標準廠房供集群企業入園使用,為入園企業提供零風險、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打造生態園區。鼓勵開發運營“園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推進園區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綠色製造體系建設,開展綠色設計示範、綠色供應鏈示範,力爭到2025年,省級綠色工廠突破150家、省級綠色園區突破20家。(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推動公共服務平台全覆蓋。鼓勵集群企業、行業組織、高校等共同打造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標準推廣、人才培訓、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物流配送、電商平台等多功能公共服務平台。支持行業協會發展,鼓勵特色集群行業協會在內部協作、外出招商、組織會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強化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平台資源共享,形成全價值鏈條公共服務體系。開發和利用手機等新形式、新平台,開展產品行銷公共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實現供需對接、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特色產業的市場影響力。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對縣域中小企業開展主題培訓、精準對接等公益服務,推動企業間、集群間、產業生態間等交流協作。每年在全省範圍內舉辦服務活動100場,服務企業1萬家以上。(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
4.推動對外合作交流。分批次、分行業、分層次組織赴長三角、珠三角等特色產業發達地區對標,學習先進經驗,找到契合本地集群企業生態發展的發力點和突破點,補強弱項短板。鼓勵和支持集群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博覽會和推選評比活動,擴大宣傳範圍,提升品牌價值。更好發揮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等平台作用,爭取更多國際會議、國際高端展會和商展等落地河北。鼓勵優勢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進行海外併購重組,獲取知名品牌、高新技術、行銷渠道、高端人才等資源。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組建對外投資聯合體,“抱團取暖、結伴出海”,增強境外市場競爭力。(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三、支持政策
(一)支持集群企業提升技術研發水平。
1.對企業規模在產業集群內前三(或已掛牌上市、擬輔導上市),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集群龍頭企業,當年購置研發、檢測、試驗等設備投入50萬元以上,按照實際投資額,採取後補助的方式給予20%的補助,單個項目不超過200萬元。(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2.對細分領域產品(技術)行業領先或填補空白,近兩年研發投入強度4%以上,上年度自有資金研發投入200萬元以上的集群“專精特新”企業,按照實際投入額,採取後補助的方式給予20%的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二)支持質量標準提升和品牌打造。
3.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企業分別獎勵200萬元、100萬元,對獲得河北省政府質量獎組織獎和個人獎的,分別獎勵50萬元、3萬元。(責任部門: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
4.對新認定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獎勵50萬元,對新註冊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新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每件獎勵20萬元。對主持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的我省企業或團體,分別資助30萬元、20萬元、10萬元。(責任部門: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
5.對成功發布產業指數,且穩定運行一年以上的指數平台,一次性給予50萬元支持。(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三)支持培育集群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
6.對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中新引進縣域外企業上一年度營業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且帶動5個以上(含5個)本地市場主體(在市場監管部門註冊的企業、個體戶、家庭農場等)協作配套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7.對當年新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的集群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單個企業進入多個榜單的,按不重複原則進行獎勵。(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四)支持集群企業多渠道融資。
8.對省級重點支持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製造業企業首貸、新增的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實施貸款貼息,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最佳化貸款流程,擴大信貸規模。(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9.鼓勵企業加強與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對獲得股權投資機構(包括天使投資、股權投資的特色產業項目),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融資獎勵,每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於初創企業成立兩年內獲得投資的,可將獎勵提升至1000萬元。(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10.對進入輔導期後向河北證監局提供申報材料的企業,按上市掛牌過程中委託專業服務機構進行財務規範和股份制改造等所發生服務費的40%給予補助。(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11.對符合條件的掛牌上市企業,按照相關政策給予省級財政獎勵。(責任部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
(五)強化土地和人才要素保障。
12.對符合規劃和安全要求,不改變工業土地用途,通過廠房加層、利用地下空間、翻建等途徑實施“零增地”技術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責任部門:省自然資源廳)
13.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發展國家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的,享受5年內不改變用地主體和規劃條件的過渡期支持政策,過渡期滿,依法按新用途辦理用地手續。(責任部門: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
14.對帶項目、帶成果到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中創辦企業的專業人才,根據人才層次、科技成果水平、轉化階段等,符合條件的擇優給予資金支持。(責任部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六)實施差異化環保政策。
15.對項目建成投運前建設內容不屬於重大變動的,直接納入排污許可證及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對未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項目免於環評審批或登記備案。位於已編制規劃環評的園區內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依法依規取得環評手續。(責任部門:省生態環境廳)
16.篩選保障產業鏈穩定、綠色工廠、專精特新、製造業單項冠軍、科技領軍企業、標準領跑者、高新技術等企業和項目,在調研核查評估基礎上,對符合正面清單管理要求的集群企業,優先納入正面清單管理,“不停產、不限產、少檢查、少打擾”,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優先保障。(責任部門: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為牽總部門,統籌協調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振興發展工作,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建立問題會商解決機制和定期通報機制,協調產業發展重要事項。省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加強指導。省市場監管局要聚焦質量、標準、專利、品牌、認證、檢驗檢測等,服務與監管並重,提升集群產品整體質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要根據領導包聯集群融資需求,組織金融機構對接,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省科技廳要在產業鏈技術攻關、創新平台建設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集群高效發展。
(二)壓實市縣責任。市縣政府是推動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將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作為壯大縣域經濟、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扛起責任,聚集資源,抓好落實。市級政府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體,要加強對縣級的指導督促,通過召開片區現場會、成效擂台賽等形式,引導示範和鞭策推動各縣比學趕超、增比進位。縣級政府要強化屬地責任擔當,對標先進找差距,聚焦集群短板,全力攻關突破,加快提升縣域特色產業競爭力。
(三)強化領導包聯。深入落實省市縣三級政府領導包聯特色產業機制,實現縣域特色產業、重點龍頭企業包聯全覆蓋。各級領導要深入調研包聯產業,了解企業發展情況,組織專業機構把脈問診、跟進幫扶,回應企業訴求,給予針對性強、可操作、有前瞻性的指導。要對市縣政府領導班子調整後的包聯責任落實進行“回頭看”,確保包聯工作接續發力、持續推進。挖掘一批先進典型,推廣一批經驗做法,選樹一批發展標桿,激發各級領導爭先創優的積極性。
(四)落實督導推進。堅持“月調度、季通報、半年總結、年終考核”的調度推進機制,實施“警示、約談、通報、報告、問責”五步工作法,行業條塊結合,加強業務指導,全力推進目標任務落實。根據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年度考核結果,動態調整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對列入省級重點集群數量靠前的市,在年度考核時可給予加分。
(五)營造發展氛圍。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宣傳特色產業、先進集群和優質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大對“區域+企業+產品”品牌的宣傳和推介力度,在各大電商平台開闢品牌專欄推介活動。鼓勵特色產業集群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展示、推選評比活動,擴大宣傳範圍,提升品牌價值,逐步形成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塑強品牌的良性循環,擴大品牌影響力。
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關於縣域特色產業振興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8月9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提質升級方案》)。
一、《提質升級方案》的出台背景
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善於抓最具特色的產業、最具活力的企業,以特色產業培育優質企業,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提升”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動縣域特色產業振興發展。2020年,在疫情衝擊、外部環境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逆勢發展,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總量突破2.3萬億元,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雖然我省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的積極成效,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效果還未充分體現。為更好發揮特色產業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實現縣域特色產業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引領縣域經濟走出一條“一流標準、一流質量、一流品牌、一流信譽體系”的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按照河北省政府領導批示要求,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河北省直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提質升級方案》,在廣泛徵集省直部門、各市人民政府、縣級工信部門、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管委會,以及部分集群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河北省政府審定,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
二、《提質升級方案》的總體考慮
一是堅持做好銜接。《提質升級方案》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注重與《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振興工作方案》《省政府領導包聯縣域特色產業工作方案》以及《河北省特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緊密結合,做到任務銜接、目標一致、重點突出,力求形成鮮明政策導向,打造精品政策方案。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根據省政府領導包聯調研、相關座談會徵求意見以及平時推動工作掌握的情況,《提質升級方案》聚焦當前發展階段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普遍面臨的創新主體技術平台不足、融資渠道窄上市直接融資少、數位化轉型動力不足難落地、缺乏真正帶動產業發展的大企業、地方區域發展產業生態不優等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明確了實施“四提升一最佳化”的17項重點任務,著力提升縣域特色產業的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上市融資、招商引資等能力,最佳化集群產業生態,加快補齊提質升級短板,激發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促進質量效益快速提升。
三是創新支持政策。根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和經濟技術開發園區等基層單位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反映的意見建議,《提質升級方案》堅持把政策穿透作為第一推動力,集成最佳化了發改、科技、財政、市場監管、金融監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人力資源等部門的相關政策,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打造產業生態等方面,提出了16項含金量高的創新性支持政策。
三、《提質升級方案》的總體要求
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特色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持之以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三重四創五最佳化”活動為契機,發揮縣域特色產業大規模製造基本盤優勢,推動特色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全面提升縣域特色產業創新能力、上市融資能力、數位化轉型能力、招商引資能力,實現特色產業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縣域特色產業,引領縣域經濟走出一條“一流標準、一流質量、一流品牌、一流信譽體系”的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堅實支撐。同時,強調堅持創新驅動、質量引領、設計增值、綠色低碳、金融賦能的“二十字”基本原則。
四、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的主要目標
《提質升級方案》明確,堅持區分縣域特色產業細分領域不同特點,明確不同主攻方向,分類施策,加快推進。以科技攻關為突破口,突出高性能、多功能、綠色化,加快改造材料延伸產業;以工業設計為重要抓手,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場景化,加快壯大時尚消費產業;以盯緊龍頭、協作配套為主要目標,突出專業化、精益化、融合化,加快做強中場配套產業;以安全便捷為基本要求,突出規模化、融合化、多元化,加快發展民生健康產業;以標準質量為提升舉措,突出高端化、智慧型化、國際化,加快做優先進裝備產業;以龍頭帶動為實施目標,突出生態化、鏈條化、平台化,加快布局數字科技產業。通過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提質升級行動,力爭到2025年,實現“3415”特色產業發展目標,即打造材料延伸、時尚消費、中場配套3個超萬億產業,形成4個超千億特色產業集群,培育15個超百億龍頭企業。
五、《提質升級方案》部署的主要任務
《提質升級方案》部署了五方面主要任務,重點推動“四提升一最佳化”,即提升創新能力、提升數位化轉型能力、提升上市融資能力、提升招商引資能力、最佳化產業生態等。其中,提升創新能力包括培育壯大創新主體、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增強工業設計滲透性、建設各類科技創新平台等;提升數位化轉型能力包括夯實數位化轉型基礎、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加快數位化改造升級等;提升融資上市能力包括推動上市企業梯度培育、推動金融服務全覆蓋、推動企業掛牌上市等;提升招商引資能力包括強化專業招商隊伍、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創新招商引資形式等;最佳化產業生態包括推動產業提檔升級、推動園區能級提升、推動公共服務平台全覆蓋、推動對外合作交流等。
六、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的支持政策
圍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當前存在的問題,制定了6個方面16項支持政策。其中,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出支持集群企業提升技術研發水平、支持質量標準提升和品牌打造等2個方面5項支持政策;圍繞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提出支持培育集群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支持集群企業多渠道融資等2個方面6項支持政策;圍繞打造產業生態,提出強化土地和人才要素保障、實施差異化環保政策等2個方面5項支持政策。這些政策含金量高、創新性強,對支撐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將會起到重要意義。
七、如何抓好《提質升級方案》的貫徹落實
縣域特色產業提質升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關鍵在抓好落實。為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提質升級方案》對部署的17項重點任務逐項明確了責任部門,並強調市縣政府是推動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扛起責任,聚集資源,抓好落實。市級政府要加強對縣級的指導督促,縣級政府要強化屬地責任擔當,對標先進找差距,聚焦集群短板,全力攻關突破。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充分發揮牽總作用,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指導、配合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切實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落地。堅持省市縣三級政府包聯特色產業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建立問題會商解決機制和定期通報機制,協調產業發展重要事項。堅持“月調度、季通報、半年總結、年終考核”,進一步壓緊壓實部門和地方責任,全力推進目標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