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低碳效應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是2014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低碳效應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 作者:張艷芳
- ISBN:9787030410535
- 頁數:260
- 定價:65.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低碳效應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是2014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芳。
《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低碳效應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是2014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芳。編輯推薦《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低碳效應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可供地理學、資源環境學、土地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土地管理學、...
土地利用變化對碳循環的影響已經成為國內外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年來,國家每年投資1000億元、累計整治土地約5.3億畝,對土地利用及其區域碳循環產生重大影響。開展低碳土地整治技術與套用研究,對於最佳化土地利用布局、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2. 研究目標 在中德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
21世紀大家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經濟,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減少溫室效應的增加量,最重要的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是總的來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一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複雜問題,它涉及到全世界的各個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除了一些科學技術上的問題以外,還涉及到國家的發展等國家利益...
此外,還有高光效作用品種選育,配套技術集成,立體農業深化,循環農業拓展,生態農業提升,這無疑都有利於實現現代農業的低碳化。可以相信,與低碳經濟同步發展的低碳農業,其潛力是巨大的,其套用前景也是十分廣闊的。模式 1、有害投入品減量、替代模式。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的使用,是工業革命成果在農業上的套用,對...
低碳競爭力 早在2007年,我國政府就曾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三低”經濟模式。有別於傳統的區域性挑戰,低碳發展對於中國企業的機遇已經逐漸顯現,低碳發展作為企業拓展全球性廣闊發展空間意義深遠。不過,在中國,“低碳”並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人們習慣的相近...
“中國必須從實際出發發展低碳經濟,”吳曉青說,“比如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先行試點示範;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低碳產品;積極運用政策手段,推進低碳制度創新與法律體系建設,這些都有很大的改進和發展空間,要花大力氣做好。”兩會前低碳熱 ...
第7章低碳城市空間規劃與最佳化 7.1土地利用—交通—環境—體化模型 7.1.1建模原理 7.1.2模型內涵 7.1.3模型分類 7.1.4典型模型介紹 7.2建築能源—氣候耦合模型 7.2.1建模原理 7.2.2模型內涵 7.2.3典型模型介紹 參考文獻 第8章城市碳排放結構與低碳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8.1 京津滬渝4市CO2排放結構與...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中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土地與房地產經濟、中國式現代化與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研究。在《China EconomicReview》、《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經濟學(季刊)》、《中國工業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
到2025年,全省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最佳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達到國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13%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達到國家要求;空氣品質持續...
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發展主線,低碳綠色發展模式是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蘇州作為全國工業大市,正處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走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工業化之路。試點城市工作的開展有利於進一步推動蘇州市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和國際核心競爭力。同時,全面...
低碳技術 我國雄踞太平洋西岸,擁有遼闊的藍色國土,大力發展海洋低碳技術,引領支撐海洋低碳經濟勢在必行。根據海洋科技支撐能力和海洋資源特點,發展我國的海洋低碳技術主要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海洋碳匯漁業技術、海底森林修復技術、濱海濕地整治技術和海水綜合利用技術等五大方面。大力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技術 海洋...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二十四)強化減污降碳經濟政策。加大對綠色低碳投資項目和協同技術套用的財政政策支持,財政部門要做好減污降碳相關經費保障。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用好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減污降碳的支持力度。扎...
第一作者在Energy Procedia、《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地理》《中國土地科學》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其中3篇獲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文章1篇。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成果獎10多項,其中第一作者完成調研報告獲國家民委社科成果獎一等獎。第一作者完成諮詢報告《深入推廣低碳農業模式 助力湖北...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中,充分考慮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注重區域合作和資源整合,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有效模式,推動減污與降碳協同、保護與發展並舉,逐步最佳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投入結構等,培育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加強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先立後破、穩中求進,強化系統觀念和戰略思維,突出科學降碳、精準降碳、依法降碳、安全降碳,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明確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目標任務,加快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
預期研究結論能夠為區域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結題摘要 本項目在釐清碳循環機理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土地非農化碳收支額度測算及驅動機制、土地非農化與低碳發展的統一分析框架、土地非農化碳收支預警系統與適合國情的綜合決策和調控體系,主要研究內容、重要結果如下: 第一,項目基於中國土地非農化不斷加快...
繼續推進桃浦、吳涇、高橋石化等重點區域整體轉型,加快推進星火開發區環境整治和轉型升級。打造先進高端產業集群。以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為引領,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構建先進制造體系,帶動整體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土地調控體系研究(10ZD&030);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土地利用規劃的碳減排效應與調控研究(200811033);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思路、模式、途徑與政策研究(2010ZDAXM008);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贈款子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為碳達峰與碳中和、低碳經濟與低碳農業、農業資源與環境經濟。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一等資助項目、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湖北省軟科學項目、湖北省政府智力成果採購項目、湖北省思想庫課題等各類課題近30項。累計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以第一...
(13)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基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低碳旅遊發展戰略研究,2010年立項,本人排名第三;(14)江西省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研究重大招標課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地域範圍和功能區劃研究(編號:08ZD101),2008年立項,本人排名第四;(15)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以鄱陽湖區為例...
土地經濟學(碩士生課程-主講)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碩士生課程-主講)人文地理學(博士生課程-專題講座)出版圖書 主要的科研項目 2010-201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0ZD&030):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土地調控體系研究 2009-20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71104):區域農產品市場發展的農戶土地利用變化...
2010年後,社會各界及政府高度重視碳匯相關領域發展及科學知識普及,每年都會有年度的“碳匯十大事件”“雙碳十大事件”等評選發布,代表中國對碳匯相關概念的重視及發展邁上新台階。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中國政府不斷規劃設計低碳發展路徑和戰略,多個重要場合反覆重申、強調,2015年《巴黎協定》後中國政府積極回響並...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族地區經濟成長中的環境壓力與回響機制研究(項目編號:08BMZ030);2、國家民委項目:民族地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研究(GM-2008-005);民族地區低碳經濟發展研究(GM-2010-016);“十一五”時期民族自治縣發展評估(2011-GM-71);沿邊開發開放戰略研究(GM-2012-04)。3、湖北省社科...
[4]土地生態學(專著: 謝俊奇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3]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專項規劃研究(專著: 羅明主編).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15.[2]中國土地利用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專著: 王靜主編).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2.[1]村鎮退化廢棄地恢復與整治研究(專著: 王靜主編). 北京: 地質...
不同職能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特徵分析 基於低碳經濟目標的欠發達地區小城鎮發展戰略——以遵義市為例 農戶土地流轉行為影響因素分析——以重慶市為例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區域土地利用變化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以重慶市40個區縣為例 建國以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回顧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研究進展 ...
方向:城鎮化與碳排放的作用機理及生態環境效應、低碳城市與土地利用、空間最佳化與政策模擬、多尺度區域經濟差異;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12年6月於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獲人文地理碩士學位,2015年6月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導師方創琳研究員)。工作經歷 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
唐海萍. 碳貿易與陸地植被固碳. 大自然, 2010, (1): 24-26 .唐海萍. 低碳經濟、低碳生活與生物質能. 大自然, 2010, (3): 20-23 .唐海萍, 閆玉春, 羅天佑. 北京與香港的國小環境教育政策與實踐比較研究. 教育導刊, 2010, (8): 47-50..袁素芬,唐海萍*. 短命植物生理生態特性對生境的適應性研究進展....
按照規劃,武漢城市圈將重點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四軸”區域發展格局和“一環兩翼”區域保護格局。在構建兩型產業體系、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規劃均提出了明確任務,一大批重點項目將陸續推進,九地居民將陸續收穫一體化紅利。到2020年,第三...
研究固廢污染跨介質遷移轉化與阻斷調控機制,形成多場景跨尺度風險溯源調控技術;突破固廢4D斷層掃描、痕量元素靈敏感知、大尺度區域廢物精準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固廢不同利用處置場景生態環境風險智慧型感知與管控技術;研發綠色低碳循環多目標協同最佳化技術,完善資源、經濟、生態環境效應綜合預測評價方法體系。2. 典型產品生態...
低碳地質:應對氣候變化的地質解決方案——無碳或低碳能源元素礦床地質調查、發現;地熱能的勘探、開發、綜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與地質封存 (CCS)可持續發展與低碳經濟學 資源環境智慧型監測與評價 元素 地球化學與智慧型找礦 大數據與數學地球科學 成果與榮譽 總體概況 入選國家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2000)、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