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欽

趙榮欽

趙榮欽(1978-),男,河南孟津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博士/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學者。長期從事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在城市系統碳循環及其調控、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碳足跡、區域“水—土—能—碳”耦合等領域開展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等項目8項,在《Science》(letter)、《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農業工程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3部;獲得國土資源科技二等獎等獎勵10餘項,獲得“第十三屆河南省青年科技獎”、“河南省首屆青年地理科技獎”及“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入選“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學名師培育對象”。擔任河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Ecological Indicators》、《Ecological Modelling》等20餘家國內外期刊的審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榮欽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省孟津縣
  • 出生日期:1978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教育及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果,專著或教材,科研項目,主持項目,參與項目,發表論文,獲獎或榮譽,

教育及工作經歷

2011.11-2014: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人文地理學方向)
2008.9-2011.6: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專業,理學博士
2001.9-2004.6: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自然地理學專業,理學碩士
1996.9-2000.6: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土地管理專業,經濟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8.06-今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
2011-2018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副教授
2007-2011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講師
2004-2007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助教

主要學術成果

1、建立了城市系統碳循環研究的理論框架,並以南京市為例開展了實證研究。
(1)從“自然—社會”二元碳循環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系統碳循環機理和理論框架,分析了城市系統碳儲量和碳通量的基本特徵;(2)結合IPCC溫室氣體清單方法和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集成了城市系統碳收支核算及碳循環運行評估方法,並以南京市為例,開展了城市系統碳儲量、碳通量核算的實證分析;(3)探討了城市不同子系統間的碳流通和碳平衡狀況,建立了城市系統碳流通圖;開展了城市系統碳循環效率和壓力評估,並提出城市低碳發展的策略。
2、開展了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碳排放核算及區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初步構建了區域層面碳排放與碳足跡評估的方法。
從國家、省區、城市、縣域、社區等不同層面開展了碳排放的核算研究,初步構建了區域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跡評估的方法。(1)基於IPCC溫室氣體清單及國家省級溫室氣體清單指南,開展了全國、江蘇省及河南省的碳排放核算研究,並對碳排放進行了因素分解分析和情景預測;(2)開展了城市層面碳排放調查研究及碳排放監管系統建設研究。開展了無錫、南京、江陰、桂林等城市的碳排放調研和分析,參與了城市低碳發展規劃方案的編制與溫室氣體清單核算的研究;(3)基於縣域層面,對中原經濟區開展了碳收支的空間分異特徵的研究,基於碳平衡分區結果提出了對主體功能區方案進行最佳化的思路。
3、開展了區域土地利用的碳儲量與碳通量的研究,提出了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最佳化調控的理論和方法。
基於區域土地利用的碳儲量與碳通量的研究,提出了基於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及其調控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1)基於能源消費碳排放的核算,建立了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對應關係,並對全國各省區及江蘇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產業空間)的碳排放強度和碳足跡進行了分析;(2)從土地利用碳儲量和碳通量入手,探討了南京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強度和碳足跡狀況;建立了基於低碳目標的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的方法,提出了區域低碳土地利用的主要模式和基於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的低碳城市管理策略。

專著或教材

趙榮欽.城市系統碳循環及土地調控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高珊,黃賢金,趙榮欽.江蘇低碳發展模式及政策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城市典型產業空間的碳排放強度與碳代謝效率研究(41301633);
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畫項目:河南省農作物虛擬水和隱含碳的匹配關係研究(2017GGJS078)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六批特別資助項目:城市不同功能區碳排放與碳流通模擬及低碳調控研究(2013T60518);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1批面上項目:城市系統碳循環機理研究——以南京市為例(2012M511243);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項目):區域碳補償機制及模式研究(2012-QN-290);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城市系統碳循環及其土地調控機制研究(20116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青年科研基金項目:河南省農田生態系統碳源/匯研究(HSQJ2009014)。

參與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土地調控體系研究(10ZD&030);
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土地利用規劃的碳減排效應與調控研究(200811033);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思路、模式、途徑與政策研究(2010ZDAXM008);
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贈款子項目: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研究與示範(1214073);
江蘇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江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無錫市政府項目:無錫市碳排放監管系統建設研究;
南京市發改委:南京市“十二五”低碳經濟與節約型城市發展問題研究;
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河南省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 SKL-2010-2590) ;
桂林市發改委項目:低碳桂林城市規劃。

發表論文

Xiao Liangang , ZhaoRongqin *. China’s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cience,2017,358(6366):1008-1009.(註:本文為letter文章)
Zhao Rongqin,Liu Ying, Tian Mengmeng, Ding Minglei, Cao Lianhai, Zhang Zhanping, Chuai Xiaowei,Xiao Liangang, Yao Lunguang. Impacts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The water-land-energy-carbon nexus. Land UsePolicy, 2018,72:480-492.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Zhong Taiyang, Liu Ying, Chuai Xiaowei. Carbon flow of urban system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case of Nanjing.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33(5):589-601.(SCI收錄,IF=5.627)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Liu Ying, Zhong Taiyang,Ding Minglei, Chuai Xiaowei. Carbon emiss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and its decomposition analysis: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y,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25(2):198-212.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Liu Ying, Zhong Taiyang, Ding Minglei, Chuai Xiaowei. Urban carbon footprint and carbon cycle pressure: the case study of Nanj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24(1): 159-176. (SCI收錄,IF=0.907)
Zhao Rongqin, Huang Xianjin, Zhong Taiyang, Peng Jiawen.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21(2):285-300.(SCI收錄,IF=0.907)
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Lu Qinli, Zhang Mei, Zhao Rongqin, Lu Junyu.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Built-up Land Expans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49(21):13021-13030.
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Wang Wanjing, Zhao Rongqin, Zhang mei, Wu Changyan. Land use, total carbon emission change and low carbon land management in coastal Jiangsu,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103:77-86.
ChuaiXiaowei,HuangXianjin,WangWanjing, Wu Changyan, ZhaoRongqin. Spatial simula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arbon storage in coastal Jiangsu,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2014,4:5667
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Lai Li, Wang Wanjing, Peng Jiawen,Zhao Rongqin. Land u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carbon storage in several region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cross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2013,25:50-61. (SCI收錄,IF=2.978)
Chuai Xiaowei, Lai Li, Huang Xianjin,Zhao Rongqin, Wang Wanjing, Chen Zhigang. Temporospatial changes of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22(1):110-124. (SCI收錄, IF=0.907)
ZhaoRongqin, Chuai Xiaowei, Huang Xianjin, Lai Li, Peng Jiawen. Carbon emission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pa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China(Chapter 8).in: Subramanian Senthilkannan Muthu. Assessment of Carbon Footprint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Volume 1). pp.191-220.(參編著作)
Liu Ying, Zhao Rongqin. Analysis of regional disparity and reduction potential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city.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ivil Engineering (ICETCE),:2011.4790-4793. (EI收錄)
趙榮欽,李志萍,韓宇平,Milind Kandlikar, 張戰平,丁明磊.區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機制分析.地理學報,2016,71(9):1613-1628.
趙榮欽,張帥,黃賢金,秦耀辰,劉英,丁明磊,焦士興.中原經濟區縣域碳收支空間分異及碳平衡分區.地理學報,2014,69(10):1425-1437.
趙榮欽,黃賢金,彭補拙.南京城市系統碳循環與碳平衡分析.地理學報,2012,67(6):758-770.
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中國不同產業空間的碳排放強度與碳足跡分析.地理學報,2010,65(9):1048-1057
趙榮欽,陳志剛,黃賢金,鐘太洋,揣小偉,賴力,張墨逸.南京大學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進展.地理科學,2012,32(12):1473- 1480.
趙榮欽,黃賢金.基於能源消費的江蘇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碳足跡.地理研究,2010,29(9):1639-1649.
趙榮欽,劉英,馬林,李宇翔, 侯麗朋,張戰平,丁明磊.基於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縣域空間橫向碳補償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16,31(10):1675-1687.
趙榮欽,黃賢金,徐慧,高珊.城市系統碳循環與碳管理研究進展.自然資源學報,2009,24(10):1847-1859.
趙榮欽,劉英,丁明磊,張戰平,黃賢金,秦耀辰.區域二元碳收支的理論方法研究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 2016,35(5):554-568.
趙榮欽,黃賢金.城市系統碳循環:特徵、機理與理論框架. 生態學報,2013,33(2) :358-366.
趙榮欽,黃賢金,劉英,丁明磊.區域系統碳循環的土地調控機理及政策框架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5):51-56.
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揣小偉.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碳效應評估及低碳最佳化.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7):220-229.
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徐慧.聚類分析在江蘇沿海地區土地利用分區中的套用.農業工程學報,2010,26(6):310-314.
趙榮欽,黃賢金,揣小偉.中國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研究誤區和未來趨向.中國土地科學,2016,30(12):83-92.
趙榮欽,劉英,李宇翔,丁明磊,張戰平,揣小偉,焦士興. 區域碳補償研究綜述:機制、模式及政策建議.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5):116-120.
趙榮欽,黃賢金,高珊,趙志凌.江蘇省碳排放清單測算及減排潛力分析.地域研究與開發.2013,32(2):109-115.
趙榮欽,劉薇,劉英,丁明磊,張戰平,王傑.基於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碳排放峰值預測.水土保持通報, 2016,36(4):78-83.
趙榮欽,黃賢金,鐘太洋,揣小偉.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儲量與碳通量.水土保持學報,2012,26(6):164-170.
趙榮欽,劉英,郝仕龍,丁明磊.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190-194.
趙榮欽,黃愛民,秦明周,楊浩.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評價方法研究.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3,19(4): 267- 270.
趙榮欽,劉英,陳濤,丁明磊,張戰平,焦士興.溫哥華低碳城市建設的政策和與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2):20-24.
趙榮欽,楊文杰,馬林,張帥,張真銘,王梁.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碳足跡核算及減排潛力分析.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3, 34(4):112-116.
趙榮欽,丁明磊,黃賢金.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政策體系研究.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3,30(3):116-122.
趙榮欽,秦明周.中國沿海地區農田生態系統部分碳源/匯時空差異.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07,23(2):1-6,11.
趙榮欽,黃愛民,秦明周,楊浩.中國農田生態系統碳增匯/減排技術研究進展.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 (1):60-65.
趙榮欽,劉英,丁明磊,焦士興.河南省農田生態系統碳源/匯研究.河南農業科學,2010,39(7):40-44.
楊青林,趙榮欽*,丁明磊,滿洲,王帥,余嬌,楊文娟.中國城市碳排放的空間格局及影響機制——基於285個地級市截面數據的分析.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34(9):1243-1249.
余嬌,趙榮欽*,侯麗朋,劉秉濤,張戰平,李宇翔,楊青林.鄭州市典型產業用地效益與碳排放強度的關係研究——基於181家企業的調查.中國土地科學,2018,32(8):78-84.
陳明星,周素紅,何深靜,葉超,汪明峰,孫威,王開泳,劉艷軍,朱晟君,馬海濤,姚華松,馬仁鋒,張華,余建輝,吳康,王豐龍,黃耿志,趙榮欽,郝慶,劉春臘,鄭捷,劉海猛.人文與經濟地理學的傳承與創新:青年學者的責任.地理研究,2018,37(3):449-472.
滿洲,趙榮欽*,袁盈超,馮德顯,楊青林,王帥,楊文娟. 城市居住區周邊土地混合度對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響——以南京市江寧區典型居住區為例.人文地理,2018,33 (1): 70-75.
劉英,趙榮欽*, 張戰平,丁明磊,焦士興.城市開發區工業企業的碳排放效率比較——以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熱帶地理,2018,38(1):103-111.
楊青林,趙榮欽*,邢月,滿洲.中國城市碳排放的空間分布特徵研究. 環境經濟研究, 2017, 2(1): 70-81.
劉薇,丁明磊,趙榮欽*, 李宇翔, 侯麗朋,張戰平.基於碳排放視角的工業行業全要素生產率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2017,33(3):322-326.
李凱,趙榮欽*,張俊華,曹連海,張斌,滿洲.河南省水、土、能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與碳排放強度的關係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1):87-92.
侯麗朋,唐軍,趙榮欽*,劉秉濤,丁明磊,張戰平.鄭州市不同產業的碳排放特徵及減排潛力分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3): 82-88.
侯麗朋,趙榮欽*,劉英,劉秉濤,丁明磊,張戰平.基於碳收支核算的鄭州市碳排放壓力分析及預測.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 207-212.
張海朋,劉英,趙榮欽*,張戰平,丁明磊.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原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的影響.河南科學,2015,33(8):1459-1463.
張璐,趙榮欽,丁明磊,李志萍.專業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高等農業教育,2015,15(2):88-92.
劉英,趙榮欽*,陳濤,張晉科,焦士興.中國農業生產的碳收支核算及減排對策研究.天津農業科學,2012,18(4):85-90.
焦士興,王臘春,楊順喜,李彥東,張艷玲,趙榮欽,尹義星,李靜,袁換歡.基於三角模糊函式的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價——以河南省安陽市為例.自然資源學報,2012,27(7):1112-1123.
劉英,湯振興,趙榮欽,任君.居住區景觀設計對策研究.住宅科技,2012,32(5):14-17.
劉英,趙榮欽*,熊亞蘭,焦士興.河南省能源消費碳排放的時空變化分析.資源開發與市場,2012,28(4):349-351.
王婉晶,趙榮欽,揣小偉.高珊.綠色南京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2012,31(2):62-66.
劉英,趙榮欽,李珊珊,丁明磊,焦士興.基於聚類分析的河南省區域發展綜合分區研究.河南科學,2012,30 (2):253-256.
焦士興,王臘春,尹義星,趙榮欽,李靜,楊順喜,李彥東. 基於集對分析原理和熵權理論的水資源安全評價——以河南省安陽市為例.安全與環境學報,2011,(6):92-97.
焦士興,王臘春,趙榮欽,李靜,尹義星.基於熵權和模糊優選模型的安陽市農村飲水安全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12):72-75.
焦士興,王臘春,李靜,楊順喜,李彥東,趙榮欽,尹義星.基於生態位及其熵值模型的用水結構研究——以河南省安陽市為例.資源科學,2011,33(12):2248-2254.
譚夢,黃賢金,鐘太洋,趙榮欽,顧留其,徐澤基,蔣超俊,黃金碧.土地整理對農田土壤碳含量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2011,27(8):324-329.
趙志凌,黃賢金,趙榮欽,賴力.江蘇低碳經濟發展策略.經濟研究參考,2011(21):68-76.
黃賢金,高珊.趙榮欽.趙志凌.江蘇省發展低碳經濟的總體思路與策略.民眾,2011(4):26-27.
徐慧,黃賢金,趙榮欽,高珊.江蘇省沿海地區耕地生態經濟系統能值分析及其高效持續利用評價.自然資源學報,2011,26(2):247-257.
趙志凌,黃賢金,趙榮欽.江蘇低碳經濟發展策略.唯實,2011(1):66-68.
高珊,黃賢金,趙榮欽.徐慧.基於主體功能區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30(1):15-18.
劉英,趙榮欽*,焦士興.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源/匯及其變化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154-157.
孫建衛,趙榮欽,黃賢金,陳志剛.1995-2005年中國碳排放核算及其因素分解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10,25(8): 1284-1295.
趙志凌,黃賢金,趙榮欽,賴力.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究進展.生態學報,2010,30(16):4493-4502.
徐慧,黃賢金,趙榮欽,高珊,李穎.基於建設用地增長邊際效應的土地利用規劃可持續性評價——以江蘇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例.資源科學,2010,32(7):1393-1399.
孫建衛,陳志剛,趙榮欽,黃賢金,賴力.基於投入產出分析的中國碳排放足跡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 20(5):28-34.
徐慧,黃賢金,姚麗,揣小偉,趙榮欽,高珊.江陰市電力行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中國土地科學,2010,24(1):43-49.
焦士興,王臘春,李靜,趙榮欽.區域用水水平評價中的集對分析方法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09,24(4):729-736.
劉英,趙榮欽,許明坡.鄭州市空間結構演變分析.現代城市研究,2008,23(3):61-66.

獲獎或榮譽

河南省第四屆自然科學著作獎一等獎:區域碳收支核算的理論與實證研究,2017(第一);
河南省第二屆自然科學著作獎一等獎:城市系統碳循環及土地調控研究,2013(獨著);
南京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南京城市系統碳循環與碳平衡分析,2013(第一);
河南省第二屆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三等獎: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儲量與碳通量,2013(第一);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彈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模式研究——以江蘇省通州市為例,2010(參與);
第十三屆河南省青年科技獎;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
2017年度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學名師培育計畫人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