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模式選擇的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

《區域創新模式選擇的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是2016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玄兆輝。

基本介紹

  • 書名:區域創新模式選擇的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
  • 作者:玄兆輝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玄兆輝
編 輯:丁芳宇 李蕊
頁 數:147頁 開 本:16
版 次:1次
日 期:2016年4月 裝 幀:簡裝
ISBN:9787518911301

內容簡介

本書對區域創新模式的研究現狀和相關理論方法進行了梳理,界定了區域創新的內容和基本要素,認為區域創新模式是基於區域資源稟賦,綜合考慮區域創新時空發展特徵,實現創新目標的方式與途徑。從“創新模式及選擇”、“創新模式影響因素”、“主體因素”及“區域創新環境”四個方面構建了區域創新模式分析框架,為區域創新模式研究提供了方法思路和分析基礎。針對區域創新在時間維度的特徵分析,提出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創新強度、區域創新強度增長率來表征區域創新的時間演化特徵。分析表明區域創新強度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呈對數增長,而區域創新強度增速隨區域創新強度的提高呈對數下降。為定量分析區域創新在時間維度的特徵,構建了區域創新時間演化特徵的綜合評價模型。揭示了區域創新空間演化的實質是創新活動的空間狀態轉移,包含區域內部的創新集聚和區域間的創新溢出。利用世界典型國家和區域數據歸納了區域創新空間集聚與區域創新水平的 U形曲線演變特徵以及區域創新空間溢出機制,綜合兩方面內容構建了包括區內集聚與區際溢出的區域創新空間演變綜合測度模型。構建了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區域創新資源要素指數測度模型。在區域創新時間演變和空間演變特徵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基於時間—空間—資源的區域創新模式選擇三維模型。根據創新綜合評價指數,將區域創新分為內生創新模式、內生輸入創新模式、平衡創新模式、輸入內生創新模式和輸入創新模式。根據投入主體在區域創新中的主導關係,將區域創新劃分為三種主導類型,即政府主導、企業主導及政府企業雙主導,構建了二元區域創新模式分類體系。運用三維綜合指數和主導類型判斷方法,對我國各地區的區域創新特徵及模式選擇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 31個地區的區域創新模式分別為:政府主導下的內生創新、平衡創新和輸入創新模式;企業主導下的內生輸入創新、平衡創新和輸入內生創新模式;政府企業雙主導下的輸入內生創新模式。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創新發展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 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
1.4 主要創新點
1.5 小結
第二章 區域創新研究基礎理論
2.1 創新理論
2.2 區域經濟理論
2.3 演化經濟學理論
2.4 系統分析理論與方法
2.5 小結
第三章 區域創新模式系統分析
3.1 區域創新模式的內涵
3.2 區域創新模式分析框架
3.3 區域創新資源分析
3.4 區域創新主體與環境分析
3.5 小結
第四章 基於時間維度的區域創新演變分析
4.1 區域創新時間演進的特徵分析
4.2 區域創新經濟基礎的時間演變
4.3 區域創新強度的時間演化
4.4 區域創新強度的演進速度
4.5 區域創新時間演變綜合評價
4.6 小結
第五章 基於空間集聚與溢出的區域創新特徵分析
5.1 區域創新空間演化狀態轉移分析
5.2 區域創新的空間集聚
5.3 區域創新的空間溢出
5.4 區域創新空間演變綜合評價
5.5 小結
第六章 區域創新模式選擇研究
6.1 創新資源要素指數測度模型
6.2 基於時間—空間—資源的區域創新模式選擇三維模型
6.3 考慮創新投入主體演變的區域創新模式選擇
6.4 小結
第七章 中國區域創新模式選擇實證研究
7.1 區域創新資源維度指數評價
7.2 區域創新時間維度指數評價
7.3 區域創新空間維度指數評價
7.4 區域創新模式選擇與分析
7.5 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結論
8.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 記
圖 2-1 霍爾三維結構體系
圖 2-2 軟系統方法論研究流程圖
圖 3-1 區域創新模式分析框架
圖 4-1 美國愛荷華州區域經濟與創新能力變化示意圖
圖 4-2 區域人均 GDP與創新強度關係
圖 4-3 區域創新進程與創新階段的關係
圖 5-1 23個 OECD國家的創新能力與空間集聚度關係分布
圖 6-1 區域創新模式選擇三維模型示意圖
圖 6-2 1981—2012年美英德法日韓 R&D經費投入的政府占比
表 1-1 我國 6個地區《世界知識競爭力指數》排序情況
表 3-1 世界經濟論壇經濟發展階段界定及地區構成
表 4-1 世界經濟論壇對國家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
表 4-2 各經濟發展階段的創新強度數據分析結果
表 4-3 各創新強度階段的創新強度增長率分析結果
表 4-4 指標權重的專家打分結果
表 5-1 23個 OECD國家的創新投入強度與區域創新首位比
表 5-2 23個 OECD國家的空間集聚評價值
表 5-3 φ1與 φ2專家評價指標權重的專家打分結果
表 6-1 區域創新資源要素指標體系
表 6-2 區域創新資源要素目標層判斷矩陣
表 6-3 區域人力資源要素判斷矩陣
表 6-4 區域財力資源要素判斷矩陣
表 6-5 區域物力資源要素判斷矩陣
表 6-6 區域信息資源要素判斷矩陣
表 6-7 綜合評價分類標準表
表 6-8 區域創新模式分類表
表 7-1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區域創新資源要素基礎指標數據
表 7-2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創新資源要素指標評價值
表 7-3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 2012年區域創新資源要素維度指數
表 7-4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人均 GDP和 R&D/GDP
表 7-5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時間維度各指標評價結果
表 7-6 基礎數據及區域創新首位比計算結果
表 7-7 2012年全國技術市場交易契約金額地區分布
表 7-8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空間維度指數
表 7-9 區域創新綜合指數測算結果
表 7-10 區域創新投入主體結構特徵
表 7-11 我國 31個省級地區創新模式分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