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與政策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創新系統的低碳要求;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型研究;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等。
基本介紹
- 外文名:Research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Policies of the Regional Low-Carbon Innovation Syetem
- 書名:區域低碳創新系統/中國書籍文庫
- 作者:陸小成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16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83196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與政策研究》是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陸小成,男,1978年生,湖南耒陽人,中共黨員,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清華大學科技政策博士後,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管理所低碳創新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湖北大學兼職教授、MBA碩士生導師,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產業集群、公共政策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青年課題、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等10項。已出版專著5部,在《科學學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中國科技論壇》、《科技進步與對策》、《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統計與決策》、《科學管理研究》、《系統工程》、《情報雜誌》、《新視野》、《財經理論與實踐》等CSSCI、CSCD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1.3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4 主要創新點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創新系統的低碳要求
2.1 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與條件
2.1.1 全球氣候變暖的歷史背景
2.1.2 全球氣候變暖的基本條件
2.2 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2.2.1 人口生產
2.2.2 工業生產
2.2.3 農業生產
2.3 全球氣候變化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
2.3.1 自然環境層面
2.3.2 經濟建設層面
2.3.3 政治與社會層面
2.3.4 人類健康層面
2.4 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區域經濟的低碳創新要求
2.4.1 低碳經濟模式: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
2.4.2 低碳創新發展: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一功能模型研究
3.1 低碳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概念的新發展
3.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型分析
3.2.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成要素
3.2.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網路結構
3.2.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型構建
3.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運行過程
3.3.1 低碳技術預見
3.3.2 低碳知識創造
3.3.3 低碳技術實現
3.3.4 低碳技術傳播
3.3.5 低碳技術套用與反饋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4.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與意義
4.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4.2.1 科學性與實用性原則
4.2.2 系統性與層次性原則
4.2.3 動態性與穩定性原則
4.2.4 可測性和可比性原則
4.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4.3.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與依據
4.3.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指標體系的設計
4.4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
4.4.1 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4.4.2 指標權重的確定
4.4.3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4.4 層次總排序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實證研究——對中部六省的比較分析
5.1 中部六省低碳創新系統構建及其現狀評價
5.1.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中部六省崛起的重要引擎
5.1.2 中部地區六省加快低碳經濟創新發展步伐
5.2 數據採集及其比較
5.2.1 低碳創新經濟成長水平
5.2.2 低碳創新能源消耗水平
5.2.3 低碳創新資源利用水平
5.2.4 低碳技術創新水平
5.2.5 碳排放及處理水平
5.3 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5.4 計算指標權重
5.5 綜合評價及結果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區域低碳創新系統政策選擇——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為例
6.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與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
6.1.1 低碳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兩型社會建設的突破口
6.1.2 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的轉變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
6.1.3 低碳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保障
6.2 長株潭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構建的機遇和基礎
6.2.1 兩型社會建設賦予難得機遇
6.2.2 品字型結構發揮區位優勢
6.2.3 低碳型能源構築發展動力
6.2.4 產業基礎彰顯低碳願景
6.3 長株潭低碳創新系統構建實證分析
6.3.1 長沙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3.2 株洲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3.3 湘潭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4 長株潭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建設的問題分析
6.4.1 低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學研合作不夠緊密
6.4.2 產業布局不夠合理,資源與環境壓力比較大
6.4.3 低碳政策支持乏力,低碳創新型人才缺乏
6.4.4 資源配置失衡,低碳創新機制不夠完善
6.5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政策選擇: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
6.5.1 加強低碳技術創新,構建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
6.5.2 加強低碳產業布局和試點,完善低碳創新政策體系
6.5.3 加強低碳能源開發與高效利用
6.5.4 倡導低碳城市消費與行銷,構建低碳社會
6.5.5 發展低碳建築與低碳交通,加強城市群生態環境治理
6.5.6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拓展低碳創新道路
6.5.7 建立低碳創新系統評價體系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基本結論
7.2 研究不足與研究展望
附錄一 中國低碳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
附錄二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低碳屋頂發展對策研究
附錄三 國家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1.3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4 主要創新點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創新系統的低碳要求
2.1 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與條件
2.1.1 全球氣候變暖的歷史背景
2.1.2 全球氣候變暖的基本條件
2.2 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2.2.1 人口生產
2.2.2 工業生產
2.2.3 農業生產
2.3 全球氣候變化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
2.3.1 自然環境層面
2.3.2 經濟建設層面
2.3.3 政治與社會層面
2.3.4 人類健康層面
2.4 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區域經濟的低碳創新要求
2.4.1 低碳經濟模式: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
2.4.2 低碳創新發展: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一功能模型研究
3.1 低碳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概念的新發展
3.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型分析
3.2.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成要素
3.2.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網路結構
3.2.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型構建
3.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運行過程
3.3.1 低碳技術預見
3.3.2 低碳知識創造
3.3.3 低碳技術實現
3.3.4 低碳技術傳播
3.3.5 低碳技術套用與反饋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4.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與意義
4.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4.2.1 科學性與實用性原則
4.2.2 系統性與層次性原則
4.2.3 動態性與穩定性原則
4.2.4 可測性和可比性原則
4.3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4.3.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與依據
4.3.2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指標體系的設計
4.4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
4.4.1 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4.4.2 指標權重的確定
4.4.3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4.4 層次總排序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綜合評價實證研究——對中部六省的比較分析
5.1 中部六省低碳創新系統構建及其現狀評價
5.1.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中部六省崛起的重要引擎
5.1.2 中部地區六省加快低碳經濟創新發展步伐
5.2 數據採集及其比較
5.2.1 低碳創新經濟成長水平
5.2.2 低碳創新能源消耗水平
5.2.3 低碳創新資源利用水平
5.2.4 低碳技術創新水平
5.2.5 碳排放及處理水平
5.3 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5.4 計算指標權重
5.5 綜合評價及結果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區域低碳創新系統政策選擇——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為例
6.1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與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
6.1.1 低碳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兩型社會建設的突破口
6.1.2 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的轉變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
6.1.3 低碳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保障
6.2 長株潭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構建的機遇和基礎
6.2.1 兩型社會建設賦予難得機遇
6.2.2 品字型結構發揮區位優勢
6.2.3 低碳型能源構築發展動力
6.2.4 產業基礎彰顯低碳願景
6.3 長株潭低碳創新系統構建實證分析
6.3.1 長沙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3.2 株洲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3.3 湘潭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實踐
6.4 長株潭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建設的問題分析
6.4.1 低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學研合作不夠緊密
6.4.2 產業布局不夠合理,資源與環境壓力比較大
6.4.3 低碳政策支持乏力,低碳創新型人才缺乏
6.4.4 資源配置失衡,低碳創新機制不夠完善
6.5 區域低碳創新系統的政策選擇: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
6.5.1 加強低碳技術創新,構建城市群低碳創新系統
6.5.2 加強低碳產業布局和試點,完善低碳創新政策體系
6.5.3 加強低碳能源開發與高效利用
6.5.4 倡導低碳城市消費與行銷,構建低碳社會
6.5.5 發展低碳建築與低碳交通,加強城市群生態環境治理
6.5.6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拓展低碳創新道路
6.5.7 建立低碳創新系統評價體系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基本結論
7.2 研究不足與研究展望
附錄一 中國低碳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
附錄二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低碳屋頂發展對策研究
附錄三 國家低碳創新系統的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