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漢語名詞)

北門(漢語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詞目】北門

【拼音】běi mén

【釋義】

1.北向的門。

2.喻指北部邊防要地。

3.學士院的代稱。

4.指翰林學士。

5.指唐代禁軍的北衙。

6.《詩經·邶風》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七句。為先秦時代邶地漢族民歌。

7.複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門
  • 外文名:North Gate
  • 拼音:běi mén
  • 出處:《東周列國志》
1.北向的門。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次早有人傳說,昨日北門有個婦人,違禁造賣桑弓箕袋,拿到即時決了,方知妻子已死。”
2.喻指北部邊防要地。
自秦漢以來,通常指長城以北。
3.學士院的代稱
唐宋學士院在禁中北門,因以為學士院的代稱。
4.指翰林學士。
官名。學士始設於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學士起草詔令而無名號。至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批答表疏,應和文章,隨時宣召撰擬文字。
5.指唐代禁軍的北衙。
北衙禁軍指的是屯駐於宮城以北,以保衛皇帝和皇家為主要職責的皇帝私兵。有關唐前期北衙禁軍的狀況,以前學者囿於材料的限制而較少措意。本文在大量掌握新史料的基礎上,以時間為基本線索,勾勒北衙禁軍發展的幾個階段,並具體研究每個階段禁軍的特點和職能。
6.《詩·邶風》篇名。
序謂"《北門》,刺士不得志也"。後因用以喻之不遇。
7.複姓。
左傳》有北門駟﹐《尸子》有北門子﹐《莊子》有北門成。見《通志·氏族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